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挑戰者-2主戰坦克

鎖定
挑戰者-2主戰坦克(英文:Challenger 2 Main Battle Tank [2]  )是英國維克斯防務系統集團在挑戰者-1主戰坦克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一代主戰坦克。
挑戰者-2主戰坦克在挑戰者坦克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炮塔,引進隱身技術,取消了炮塔外部雜物箱等裝備;換裝一門L-30A1型120毫米55倍徑線膛炮;大幅度改良火控,加裝一具法國SAGEM VS-580-10車長全方位獨立觀瞄儀,加裝一具TOGS-2熱成像儀與釹-釔石榴石(Nd-YAG) 激光測距儀;升級數據鏈系統等,是全世界第一種具備”獵殲-獵殲”(Killer-Killer) 能力的主戰坦克。
挑戰者-2主戰坦克在1993年開始生產,而第一輛坦克則於1994年3月下線。該型坦克在1998年進入英國陸軍服役,而皇家蘇格蘭龍騎兵衞隊是第一支接收的部隊 [4]  。挑戰者-2坦克造價860萬美元 [5] 
中文名
挑戰者-2主戰坦克
外文名
Challenger 2 Main Battle Tank [2] 
前型/級
挑戰者-1主戰坦克
研製單位
維克斯防務系統集團
動力系統
“歐洲動力模塊”
所屬國家
英國
研製國家
英國

挑戰者-2主戰坦克發展沿革

挑戰者-2主戰坦克歷史背景

挑戰者-1主戰坦克 挑戰者-1主戰坦克
英國戰後坦克的發展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從百夫長開始,到酋長;再到酋長-900(伊朗獅);接下來是挑戰者-1和挑戰者-2。可以説,挑戰者-2和酋長的差別,比起豹-2A6和豹-1的差別要小得多。
鑑於挑戰者-1的火控系統與動力系統表現欠佳,維克斯公司遂於1986年11月起自行展開挑戰者-1的性能提升計劃,此即為日後的挑戰者-2型。首輛挑戰者-2的原型車於1987年推出,在1988年開始製造八座新坦克炮塔,並於1989年取得英國陸軍的發展合約生產9輛挑戰者-2原型車。接着,挑戰者-2經過三階段發展驗證工作的仔細改進,分別於1989年9月、1990年3月以及1990年9月逐段進行,並吸取1991年波灣戰爭的經驗。就在發展挑戰者-2的同時,英國陸軍也於80年代末期提出新一代坦克的採購案來替換酋長式坦克,除了挑戰者-2外還有美國M1、德國豹2以及法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參與競標,最後由挑戰者-2雀屏中選。 [2] 

挑戰者-2主戰坦克研製進程

英國陸軍在1991年6月訂購首批127輛挑戰者-2型坦克與13輛配套的訓練用車,從1994年起運交,生產作業持續至1998年。1994年,英軍簽約採購第二批259輛挑戰者-2與9輛駕駛訓練用車,並於2002年交貨完畢。挑戰者-2在1995年率先配發英國駐德裝甲師,不過服役初期問題不少,直到1997年才達到驗收標準。 [8]  就整體構型而言,挑戰者-2與挑戰者-1的差別並不大,只能從炮塔的外型與觀測裝置加以區別;不過實際上挑戰者-2的細部設計改進極大,全部的改良項目高達156項,其中光是動力系統就佔了近50項。 [4] 
從1983年3月第一輛挑戰者-1主戰坦克裝備英國陸軍以來,外界對挑戰者-1批評集中在火控和機動上,由於挑戰者-1的火控系統由酋長式主戰坦克改進而來,精密程度以及綜合性能均不如M1/豹-II,在歷年北約坦克射擊競賽中表現都不理想,首發命中率也不算高。在1987年舉行的加拿大“陸軍杯”(也稱為“銀盃獎”)坦克炮射擊大賽上,挑戰者-1和M1、豹-2同台比武。較量的結果,M1坦克炮的命中率達到94%,豹-2為92%,而挑戰者-1僅為75%;每發彈的平均射擊時間,M1為9.1秒,豹-2為9.6秒,而挑戰者-1則長達12.61秒。兩項成績的比較,挑戰者-1坦克差距明顯。這使專門訓練了數月、打了6585發炮彈的英國皇家輕騎兵團的坦克兵們倍感恥辱。挑戰者-1的動力系統可靠性也有問題,加上它過人的戰鬥全重,機動性不用説自然是比M1和豹-2低了不少。 [3] 

挑戰者-2主戰坦克技術特點

挑戰者-2主戰坦克總體佈置

挑戰者-2主戰坦克是挑戰者-1坦克的最重要的改進型。與挑戰者-1相比,挑戰者-2坦克有16項重大改進,包括:炮塔、二代“喬巴姆”裝甲、改進型120毫米口徑線膛炮、新型變速箱、穩像式人控系統、新型履帶等幾個方面,儘管兩者在外形上大同小異,但是,如仔細區分,還是可以在炮塔外形、車長瞄準鏡、腰帶板等方面看出二者的不同。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戰鬥全重為62.5噸,乘員4人,全長11.55米,全寬3.52米,全高(至炮塔頂)2.49米,車底距地高500毫米。 [4] 

挑戰者-2主戰坦克裝甲防護

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炮塔和車身,採用了新的設計包括採用第二代喬巴姆複合裝甲,大大增強了防破甲彈和防動能彈的能力。炮塔的頂部防護進一步加強,但整個炮塔外形和挑戰者-1大同小異。炮塔內乘員的位置也和挑戰者-1型克相同,同時炮塔的防盾寬度足夠大,具有安裝140毫米口徑坦克炮的潛力。 [4] 
挑戰者-2主戰坦克四向視圖 挑戰者-2主戰坦克四向視圖 [4]

挑戰者-2主戰坦克武器系統

火炮特寫 火炮特寫
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主炮為L30A1型120毫米線膛炮,身管長為55倍口徑。儘管它和挑戰者-1坦克上的L11型火炮口徑相同,身管長也相差不多,但是,L30A1型有許多重大的改進,包括:炮管採用電渣重熔鋼、自緊工藝和身管內壁鍍鉻工藝,提高了身管的壽命。這是英圍的坦克炮第一次採用鍍鉻工藝,炮閂採用帶彈性塞墊的分離式滑動炮閂結構。通過加大藥室容積和對彈藥的改進,火炮威力得到大大加強。火炮的方向射界為30度,高低射界為-10~十20度。 [7] 
坦克炮所用的炮彈有尾翼穩定脱殼穿甲彈碎甲彈煙幕彈等。挑戰者-2的主炮還能發射一種CHARM3型貧鈾彈,其具有更大的長徑比和更高的穿甲威力,但英國軍方規定:CHARM3型貧鈾彈只能在戰時使用。炮彈的彈藥基數為50發。無疑,線膛炮和碎甲彈,仍是挑戰者-2坦克武器系統的最大特色。
該坦克的輔助武器仍為2挺7.62毫米機槍,1艇為L04A1型並列機槍,1挺為L37A2型高射機槍,而目高射機槍由指揮塔處移至裝填手頂部,甚至可以乾脆取消使車長能集中精力指揮全車。機槍彈藥基數為4000發。 [4] 
挑戰者-2正面 挑戰者-2正面

挑戰者-2主戰坦克火控系統

挑戰者-2主戰坦克在火控系統方面有重大改進,由非擾動式改為穩像式,信號的傳輸採用1553數據總線。該種火控系統可以説是博採眾長、多國合作的產物:火控計算機是加拿大計算機公司生產的新一代數字計算機,是美國M1A1坦克上的火控計算機的改進型;車長有具法國造的SFIM型穩像式瞄準鏡,同“勒克萊爾”主戰坦克上的瞄準鏡類似,不需要轉動鏡頭就能進行360度觀察,倍率為3.2°和10.5°,相互可切換;另配有1具摻銣釔鋁石榴石激光測距儀,倍率為4°和11.5°的熱像能夠投射到車長瞄準鏡裏,在其左側有一個獨立的熱像監視器:炮長的TOGS-2型頂置式穩定瞄準鏡(由皮爾金頓公司研製、法國薩基姆公司為主要分承包商)可以左石各傳動7度,它包括晝間瞄準鏡、熱像儀和摻銣釔鋁石榴石激光測距儀,同模式時的倍率為3°和10°;瞄準鏡左側有1個獨立的熱像監視器。
炮控裝置為全電式的,帶雙向穩定器,由英國馬可尼雷達與防務系統公司生產;MIL-STD-553數據總線是第一次安裝到英國坦克上的。總之,挑戰者-2坦克上的炮長瞄準鏡和車長瞄準鏡都是帶熱像儀的、穩像式三合一瞄準鏡,該點比起豹2坦克和M1坦克的人控系統還姆要強些。挑戰者-2坦克與目標交戰的典型方式是:車長用其瞄準鏡發現井瞄準目標,按下校準開關,將火炮對準目標;然後,車長將目標交給炮長,下達標準的射擊命令,如彈種“FIN”(尾穩彈)和目標種類“TANK”(坦克),長報告“ON”,表明他已識別了目標井對目標負責,然後車長便可以去搜索下一個白標;計算機可以同時存儲兩套獨立的目標數據。炮長射擊井懂毀目標後,車長立即按下校準開關轉向下一個目標。也就是説,挑戰者-2坦克可以同時對付兩個目標。該套火控系統還有發展潛力,如安裝目標自動跟蹤裝置以及能夠探測和自動對付名種威協的輔助防護系統等。 [4]  [3]  [15] 
挑戰者-2側面 挑戰者-2側面

挑戰者-2主戰坦克動力系統

挑戰者-2坦克的底盤部分較挑戰者-1有156項改進。算起來項目不少,但多數是“小打小鬧”式的改進,算得上是重大改進的只有變速箱和履帶兩項。除此之外的重要改進有:改進了警駛員轉向控制裝置,提高了駕駛方便性;安裝了防火袋式燃油箱,防火性能更好,新型車燈改進了發動機控制面板,新的輔助動力裝置等。當然即使是小的改進,對提高坦克的可靠性也有重要意義。
挑戰者-2的動力裝置仍為帕金斯發動機公司的V型12缸柴油機,最大功率1200馬力,與其匹配的是大衞-布朗公司的TN54全白動變速箱。該種變速箱是挑戰者-1上的TN37變速箱的改進型,是一種串聯式四自由度液力機械式行星變速箱,由3個行星排、3個離合器和3個制動器組成,可實現6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TN54變速箱調整了齒輪的傳動比,提高了傳動效率,降低了油耗,改善了加速性,提高了坦克的最大速度,並保留了講一步增大傳遞功率的潛力。
挑戰者-2上的液氣懸掛裝置已得到改進,採用了新的密封材料,提高了可靠性。負重輪的動行程達到450毫米。在車體前部裝有液壓式履帶張緊裝置,可由駕駛員在車內隨時調整履帶的張緊度,不僅減少了履帶的磨損,提高坦克的平均行駛速度,還減少了坦克乘員的保養維修工作量。車體前部還可以安裝皮爾遜公司製造的推士鏟。
挑戰者-2坦克的最人速應仍為56千米/小時,越野平均速度為4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450千米,可以認為在機動性上,挑戰者-2坦克和挑戰者-1基本上是一個檔次,而和“豹”2、M1系列坦克相比則有一定差距,是挑戰者-2坦克未能大批量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原因,也是挑戰者-2改進為“挑戰者”E的主要原因之一。 [4]  [6]  [9] 
挑戰者-2剖視圖 挑戰者-2剖視圖

挑戰者-2主戰坦克車載電子

戰管系統
在信息獲取能力方面,挑戰者-2E採用了全綜合式戰場管理系統,可從武器系統或GPS全球導航系統輸入導航信息。車長用穩定全景晝夜兩用熱像儀和帶摻釹釔鋁石榴石激光測距儀與以前相同,但增加了熱像儀通道。駕駛員觀察系統保留了晝間潛望鏡,增加了熱像儀。
早在挑戰者-2主戰坦克上,就已經裝備了一套晝/夜觀察/火控系統,挑戰者-2E則增強了目標捕獲能力,使得對目標的反應速度更快。在挑戰者-2E上,車長和炮長各自擁有一套集成化的火控系統,包括有獨立的晝夜兩用熱成像設備和微光夜視儀、對人眼安全的激光測距儀。唯一不同的是車長熱像儀是法國生產的SAGEM MVS 580 IRIS頂置式周視晝/夜熱成像儀,炮長擁有一個薩傑姆公司的SAVAN-15IRIS頂置式雙向穩定成像系統。兩套設備均可獨立指揮火炮的射擊。挑戰者-2E在常規情況下是以“獵手-殺手”(通常稱之為“獵-殲”)的模式進行作戰。在該種模式下,車長可以獨立對目標進行選擇、測距,等命令下達給炮長的時候,彈道計算已經完成,直接擊發就可以了。這樣能使火炮的反應速度上一個台階,據説在試驗的時候,挑戰者-2E創造了40秒摧毀8個目標的成績。在緊急情況下,車長可超越炮長直接發射,所以被叫作“殺手-殺手”。
挑戰者-2主戰坦克 挑戰者-2主戰坦克
英國坦克對於戰術機動性向來不太重視,從百人隊長開始,戰後英國坦克幾乎都比同時代的西方其他國家坦克大一號,但發動機性能卻並不出色,其結果是英制坦克的機動性(無論是公路最大速度、最大儲備行程還是加速性能等參數)全面落後於西方同代坦克。這個問題在挑戰者-1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挑戰者-2儘管稍有改善,但仍顯落伍,這也是挑戰者坦克在爭奪國外客户上總是拼不過美國、德國或者法國人的產品。為了扭轉出口上的頹勢,維克斯公司為挑戰者-2E專門從德國引進了大功率的坦克發動機,使挑戰者-2E的機動性能大有改觀。
探測系統
挑戰者-2E擁有一個出色的全自動火災/爆炸探測系統,在乘員艙和動力艙有抑燃抑爆系統(原只有動力艙才裝備)。實際上在挑戰者-2E的炮塔座圈以上,已幾乎沒有爆炸物隱患了,120毫米主炮炮彈全部存放在一個裝甲保護的隔艙中,這也就意味着成員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炮塔的各種設備全部都是電驅動,這就消除了液壓驅動系統的液壓油泄露所可能導致的火災隱患。 [4] 

挑戰者-2主戰坦克性能數據

基本參數
全長(炮前向)
11.55米
車長
8.32米
車寬
3.71米
車高
2.53米
戰鬥重量
62.5噸
動力裝置
一台CV-12柴油機,總功率1200匹
功率/重量
19.2
最大速度
公路59千米/小時;越野40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
450千米
垂直越障
0.5米
乘員
4人
輔助機槍
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1挺7.62毫米防空機槍
主炮
1門L-30A1型120毫米55倍徑線膛坦克炮
其他
2具L-50五聯裝煙幕彈發射器 [3]  [10] 

挑戰者-2主戰坦克衍生型號

挑戰者-2主戰坦克外銷型2E

為了競逐希臘、馬來西亞與中東等外銷市場,維克斯防務在1998年推出改良後的挑戰者-2E主戰坦克。挑戰者-2E的改良相當大,要項包括機動力與火控系統,此外也增進其在酷熱、滿天沙塵的中東的操作能力,故挑戰者-2E最初又被稱為沙漠型挑戰者(DesertChallenger)。挑戰者-2E換裝由德國開發的歐洲動力包件,主要為MTUMT883Ka-500渦輪增壓柴油機,馬力提升到1500匹,使得挑戰者-2E的戰鬥重量雖然增加至65噸,但馬力重量之比仍大幅上升到23.1,最高路速達72千米/hr,機動性能與M1A2、豹2A5/A6相當。EEP的體積十分緊緻,較挑戰者二型原本的動力包件減少了1.5立方米,因此挑戰者-2E能攜帶更多燃料,道路續航力由450千米增至550千米,不過越野續航力仍維持在250千米。 [11] 
英國挑戰者2E主戰坦克,是英國為了搶奪國際軍火市場,在自行研製的挑戰者-1的基礎上新研發的一種主要用於出口的坦克,由英國維克斯防務系統集團研發。2002年批量生產型的挑戰者-2E正式駛下生產線。維克斯公司稱,最新型號的挑戰者-2E採用了最新的技術,功能強大,並且還擁有很大的改進潛力,它將成為世界各國已經裝備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最出色的車型之一。挑戰者-2E中的“E”為英語單詞——出口(EXPORT)的第一個字母,在進行了6年多的研製工作之後,英國維克斯防務系統集團(VDS)已完成挑戰者-2E主戰坦克最終的生產型。
挑戰者-2E主戰坦克 挑戰者-2E主戰坦克

挑戰者-2主戰坦克工兵戰車

英國陸軍以挑戰者-2的底盤進行未來工兵車(FutureEngineerTank,FET)改裝計劃,發展出特洛伊式(Trojan)戰鬥工兵車(AVRE)與泰坦式(Titan)架橋車,英國陸軍總共將採購66輛,用於取代英國陸軍中服役已久的酋長式戰鬥工兵車與酋長式架橋車。特洛伊工兵車的任務包括構築工事、清除地雷路障等,裝有多功能車頭推土鏟、絞盤、能舉升60ton物體的多功能機械臂等(其上可加裝不同的工具)、車頭除雷犁、地雷偵測/路徑標示系統以及毒蛇(Viper)排雷火箭等,此外車尾可搭載三束鋁合金圓管,由多功能機械臂收放,能在鬆軟地面上鋪設鋁管通路或用鋁管填平壕溝讓車輛通過。 [12] 
如果將特洛伊工兵車的排雷火箭、鋁合金圓管與伸縮吊臂移除,加裝近接支援架橋系統(CBS),就搖身一變成為泰坦式架橋車。泰坦式搭載一座展開後達26m的鋁合金剪式橋,是全球伸展長度最大的架橋車,此外車頭也擁有一組與特洛伊工兵車類似的多功能推土鏟與除雷犁。 [12-13] 

挑戰者-2主戰坦克阿曼型坦克

挑戰者-2主戰坦克出口到阿曼,主要的改進是提高了坦克在沙漠地區的適應性,包括:增大了水散熱器的散熱面積,並提高了冷卻風扇的通風流量;改進了風道,冷卻空氣從頂部進氣口進入,通過車體後部的新排氣口排出,減弱了坦克的熱特徵;改進了空調系統;換裝為單銷履帶。此外,裝填手頂部的機槍由7.62毫米機槍改為12.7毫米機槍,外表面塗沙漠迷彩。阿曼型挑戰者-2坦克在阿曼維和部隊中曾頻頻亮相。 [4] 

挑戰者-2主戰坦克訓練坦克

英國軍方訂購了22輛挑戰者-2訓練坦克,用來訓練坦克駕駛員。該種訓練坦克和挑戰者-1型的相似,但改進了教官的檢測、監控儀表。

挑戰者-2主戰坦克工程坦克

挑戰者-2工程坦克系統英文縮寫為ETS,英國陸軍總共訂購了102輛,用來代替現裝備的“酋長”裝甲工程車和“酋長”裝甲架橋車。在2004~2007年間供貨66輛,其中,33輛為裝甲工程車型(AVRE),33輛為裝甲架橋車型(AVLB)。軍方要求,在特殊情況下,這兩種車都能遙控操作。對裝甲工程車的要求,除了通常的搶救、牽引和起吊設備外,還能安裝皇家軍械廠生產的改進型“巨蟒”(Python)火箭掃雷系統、掃雷犁和車輛型號特徵複製器,還能攜帶兩大捆柴束用來填溝平壑,這也是英國坦克的老傳統了。對“大力神”裝甲架橋車的要求是,採用英國維克斯公司的BR90架橋系統,架橋長度為26米。

挑戰者-2主戰坦克服役動態

挑戰者-2主戰坦克巴爾幹首秀

20世紀90年代中期巴爾幹半島上的地區性衝突,讓挑戰者-2首度面臨實戰考驗。操作挑戰者-2坦克的英國部隊加入了聯合國和平部隊,在波斯尼亞、科索沃等地嚴陣以待,防止南斯拉夫林立的各派系發生流血戰事。由於南斯拉夫各派系的裝備都十分老舊,塞爾維亞的T-55坦克即便擁有數量優勢,也不敢挑戰挑戰者-2等第一流的西方坦克。在該種地區性動亂中,挑戰者-2等派駐於此的聯合國部隊坦克用處着實不大,但是各國卻能借此為自家最先進坦克打知名度,為激烈的“外銷大戰”做準備。 [3] 
在科索沃的挑戰者-2 在科索沃的挑戰者-2

挑戰者-2主戰坦克伊拉克戰爭

2003年3月13日,英國陸軍隨聯合國軍地面部隊挺進伊拉克,主戰坦克即挑戰者-2。在與伊軍裝甲部隊的遭遇戰中,挑戰者-2如同其前輩挑戰者-1,都以壓倒性的優勢攻擊伊軍裝甲車輛;其中,挑戰者-2遭遇的對手多半是較老舊的T-54/55坦克或BMP-1/2步兵戰車,戰鬥自然呈現一面倒的狀況;即便對手是T-72,挑戰者-2也根本不將其放在眼裏。在這場戰爭中,英軍的主要任務是包圍、攻略伊南重鎮巴斯拉。挑戰者-2生平遭遇的第一場大規模坦克遭遇發生在3月17日傍晚,被英軍包圍於巴斯拉的伊軍集結百餘輛坦克打算突圍,英軍發現後立刻調集火力展開攻擊。在炮兵和美軍強大空中武力的支援下,以挑戰者-2為主力的英軍充分發揮火力與夜戰的優勢,徹夜激戰後大獲全勝,遭到重創的伊軍被迫退回原陣地。 [4] 
在伊拉克的挑戰者坦克部隊 在伊拉克的挑戰者坦克部隊
不過在這場戰役中,挑戰者-2受矚目之處並非完勝的態勢,反而是幾起遭自家人誤擊的烏龍事件。3月24日夜裏,兩輛英軍挑戰者-2由於識別錯誤而相互交火,其中一輛挑戰者-2的側面遭另一輛一炮擊中貫穿,車上乘員2死2傷。3月28日晚間,美國空軍一架A-10攻擊機在巴斯拉附近擊毀兩輛挑戰者-2坦克,造成英軍1死3傷。受傷的挑戰者-2乘員痛批這名美國飛行員無視英軍車上的識別標誌,“活像外出過癮的牛仔”。英軍在第二次海灣戰爭的傷亡中,相當比例是遭到美軍或英軍本身誤擊,讓英軍士氣飽受打擊,無怪乎被法國人譏為“美國跟英國跑到伊拉克打架”。
一輛在伊拉克的挑戰者主戰坦克 一輛在伊拉克的挑戰者主戰坦克
原本英國軍方號稱挑戰者-2坦克是全世界防護力最佳、最難被擊穿而且“沒有任何被敵軍摧毀的紀錄”,不過在2003年美英聯軍攻佔伊拉克之後,駐伊美軍M1A2以及英軍挑戰者-2等一向予人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歐美第一級坦克屢屢受到伊拉克游擊隊單兵反坦克武器陷阱、大規模即造爆裂物或近距離瞄準脆弱部位猛攻等種種超乎以往的嚴厲挑戰,出現多次嚴重毀傷。2006年8月,一輛挑戰者-2在伊拉克南部遭到游擊隊伏擊,一枚RPG-29火箭擊中車頭下部,引爆額外裝設的反應裝甲後繼續貫穿車體,噴流進入駕駛艙,將駕駛員的腿擊傷,後來三根腳趾截肢,並有另外兩名乘員受傷。2007年4月6日,又有一輛挑戰者-2在巴斯拉的道路上遭到即造爆裂物擊傷,該車駕駛的雙腳被迫截肢。
在伊拉克夜戰中的挑戰者-2 在伊拉克夜戰中的挑戰者-2
挑戰者-2在佔領伊拉克期間只有三次遭敵火貫穿,第一次是遭到友軍挑戰者-2的誤擊而嚴重毀損,造成兩名乘員喪生,這也是挑戰者-2駐紮伊拉克期間唯一一次釀成人員死亡且事後無法將坦克修復的案例;第二次則是前述2006年8月遭RPG-29擊中車頭,第三次也是前述2007年4月的即造爆裂物攻擊事件,後兩次受損的挑戰者-2在送回國內整修後都能繼續使用。其他幾次受損的案例反而凸顯挑戰者-2堅實的防護能力,一輛挑戰者-2在為時數小時的激烈遭遇戰中遭到敵方八枚米蘭反坦克導彈或RPG擊中,外加無數小口徑機槍炮近距離掃射,但最嚴重的損傷只是觀測器受損,乘員皆安然無恙,返回基地後只花了六小時整修便可再度出勤。英國宣稱挑戰者-2“完全沒有被敵軍摧毀紀錄”也所言不假,至今所有被敵火損傷的挑戰者-2都能修復繼續使用。

挑戰者-2主戰坦克考核演示

從1995年開始,挑戰者-2E坦克在很多國家進行了考核和演示,包括希臘、卡塔爾、沙特阿拉伯,考核的項目,包括在氣温50度以上的環境中進行測試等。在這些海外測試中,挑戰者-2E總行駛里程超過6000千米,主炮實彈射擊700多發。
希臘最初需要246輛主戰坦克、24輛裝甲搶修車、12輛架橋坦克、12輛訓練坦克,後來又追加了後勤維護設備以及可能的另外250輛主戰坦克的需求。維克斯公司將希臘主戰坦克選型作為挑戰者在國際市場獲得突破的契機,無論在產品質量還是在推銷策略上都下了很大工夫。針對希臘只具有製造輕型焊接裝甲車輛的經驗該種情況,維克斯公司對挑戰者-2E量產型在生產過程中的焊接工序數量進行了精簡,車體的整個電氣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裝配電路的數目限制在50條以內,這意味着產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容易掌握的生產工藝、更低的造價,降低了成本,簡化了構造。
儘管維克斯公司辦法想盡,在經過長時間測試和對比評估後,希臘軍方還是在2003年宣佈,德國的豹-2主戰坦克將成為希臘陸軍的下一代主戰坦克。希臘國防部將從德國承包商KMW公司手中訂購大約170輛豹-2坦克。這份採購合同價值19億美元,最後交付日期定在2010年。
最初希臘準備用20億歐元訂購246輛新型坦克、24輛救援車、12輛架橋車和12輛駕駛訓練車,但是採購費用問題嚴重打擊了這項計劃。因而希臘國防部決定在經濟可以承受的框架範圍內採購170輛主戰坦克。
除豹-2主戰坦克之外,KMW公司還將提供救援車和裝甲架橋車以及備件交貨、訓練、技術文檔和模擬器。計劃還要求25%的工作要在希臘進行合作生產,以促進該國國防工業的發展。
挑戰者-2E的首度出擊就這樣宣告失敗,這對維克斯公司乃至整個英國坦克工業都是一個沉重打擊,沒有海外定單就意味着維克斯公司無法收回為研製挑戰者-2E付出的研製成本,而生產固定成本也降不下來,這將導致挑戰者-2E在今後的銷售中缺乏價格彈性,在競爭中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挑戰者-2E的前途堪憂。 [4] 

挑戰者-2主戰坦克俄烏衝突

2023年3月27日,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西·列茲尼科夫稱,第一批英國“挑戰者”坦克已經抵達烏克蘭。這是西方援助烏克蘭的新一批軍事裝備。英國國防部早些時候宣佈,烏克蘭軍人已經結束了在英國的培訓,以便操控英國向烏克蘭提供的14輛“挑戰者”-2坦克。 [1]  [14] 
2023年9月6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視頻顯示了一輛嚴重受損的英制坦克,煙霧從車輛中冒出。一名西方國防消息人士告訴BBC,英國製造和供應給烏克蘭的“挑戰者-2”坦克最初被地雷癱瘓,地雷爆炸導致坦克後油箱起火,烏克蘭4名乘員疏散到安全地帶。該消息人士還説,坦克隨後被俄羅斯“柳葉刀”巡飛彈瞄準並遭摧毀。 [18] 

挑戰者-2主戰坦克總體評價

挑戰者-2主戰坦克,是一款英國已經服役多年的重型坦克,戰鬥全重近75噸,是而今世界上最重的現役線膛炮坦克。由於設計獨特,它是一款非常“小眾”的主戰坦克,僅裝備英國陸軍和阿曼陸軍。
在全球多國坦克普遍使用滑膛炮的情況下,挑戰者-2主戰坦克使用的是120毫米的線膛炮。該種線膛炮在精度和射程上一度表現不俗,不僅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脱殼穿甲彈、發煙彈,也可以發射碎甲彈、貧鈾彈。但隨着滑膛炮在精度、射程上“碾壓”線膛炮,越來越多的坦克選用了滑膛炮來充當主炮。 [16] 
挑戰者-2主戰坦克憑藉可靠的裝甲,一度被譽為“世界上防護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但該坦克裝備的是1門120毫米口徑的線膛炮,直至2019年其延壽升級版樣車才換裝性能更好的滑膛炮。在動力上,該坦克長期沿用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柴油機。所以,在機動性方面,挑戰者-2坦克的提升幅度有限。同時其火控系統也漸漸落伍,在北約以前的“銀盃賽”和後來的“堅強歐洲”坦克挑戰賽中成績一般。隨着世界主流坦克技術性能的普遍提升, 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上述短板日漸顯現。要跟上發展節奏,挑戰者-2主戰坦克就不得不改進和升級。由此帶來的技術難度與經費投入,客觀上成為軍費趨緊的英國對挑戰者-2主戰坦克停產的原因之一。 [17] 中國軍網 評
挑戰者-2主戰坦克 挑戰者-2主戰坦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