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線膛炮

鎖定
線膛炮是在炮管內刻有不同數目的膛線的火炮。膛線能有效保證彈丸的穩定性,提高射程。
中文名
線膛炮
外文名
cannon
作    用
可以使彈丸保持穩定飛行

線膛炮歷史發展

16世紀,開始在炮膛上刻制螺旋膛線的試驗。17世紀,出現了線膛炮。1694年,德國紐倫堡製造的51毫米線膛炮,有8條膛線。1846年,意大利G.卡瓦利製成後裝線膛炮,用5磅裝藥發射重64磅的圓柱錐形空心彈射角為14.75°時,射程為3050米;用8磅裝藥發射64磅炮彈,射角為25°時,射程為5103米,方向偏差僅4.77米。法國滑膛野戰榴彈炮,射程為2400米時,方向偏差即達47米。這種線膛炮的射程和射速及射擊密集度都明顯優於此前同口徑的滑膛炮
線膛炮的出現是火炮製造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對炮兵射擊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現代火炮多為後裝線膛炮。 [1] 

線膛炮武器功能

線膛炮的彈丸因彈帶直徑較火炮口徑略大,故彈藥一般從炮尾裝填。彈帶與膛線密合,可防止火藥燃氣泄漏,保證火藥燃氣對彈丸有足夠的推力,以增大射程和提高射擊密集度。彈丸飛行的穩定性取決於彈丸旋轉的角速度。彈丸前移速度一定時,角速度由膛線的纏角決定。炮口纏角愈大,彈丸的旋轉速度愈高。加農炮的身管較長,初速較大,用纏角不大的膛線,彈丸便可獲得一定的轉速。榴彈炮初速較小,為了獲得一定的旋轉速度,採用炮口纏角較大的膛線。為了減小彈丸對膛線起始部的磨損,提高身管壽命,榴彈炮通常採用漸速膛線。受纏角影響,旋轉的彈丸沿彈道飛行時,對射面產生方向偏差,即偏流。右旋膛線產生的偏流偏向射面右側,左旋膛線產生的偏流則偏向左側。炮兵決定射擊諸元時,要對偏流加以修正。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