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按圖索駿

鎖定
按圖索駿,是漢語的一則成語,語出東漢·班固漢書·梅福傳》。 [1] 
這則成語意指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1-2] 
中文名
按圖索駿
拼    音
àn tú suǒ jùn
近義詞
按圖索驥
反義詞
不落窠臼
出    處
《漢書·梅福傳》
注    音
ㄢˋ ㄊㄨˊ ㄙㄨㄛˇ ㄐㄩㄣˋ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狀語

按圖索駿成語出處

“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東漢·班固《漢書·梅福傳》) [3] 
後世據此引申出“按圖索駿”這個成語。 [1] 

按圖索駿成語故事

春秋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無論什麼樣的馬,他一眼就能分出優劣。他常常被人請去識馬、選馬,人們都稱他為伯樂(“伯樂”本是天上的星名,據説負責管理天馬)。孫陽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使千里馬不再被埋沒,也為了自己一身絕技不至於失傳,他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和知識寫成了一本書,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書名叫《相馬經》。
孫陽有個兒子,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那麼厲害。孫陽的兒子把《相馬經》背得很熟,以為自己也有了認馬的本領。《相馬經》裏有“高大的額頭,像銅錢般圓大的眼睛;蹄子圓大而端正,像堆迭起來的塊”的話語。他出門看見一隻大癩蛤蟆。“這傢伙的額頭隆起來,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馬麼?”他非常高興,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説:“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便幽默地説:“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啊!” [4] 

按圖索駿成語寓意

孫陽的兒子尋找千里馬時,把癩蛤蟆誤認為千里馬,這是寓言作者的誇張。但是,在學習和工作中,死背教條,生搬硬套,以致鬧出笑話,招致損失的事例,確實是經常見到的。
“按圖索駿”有兩層意思。其一是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找事物,説明人們尋找事物、探索未知應該遵循一定的線索,由已知去探求未知;事物發展也是在因果鏈條之上變化的,可按照“因”去發現和洞見“果”,這是人們實踐中常用的方法。其二是比喻做事拘泥於教條。這從另一個面説明人們在尋找與探索未知時如果過分拘泥於“細節”“線索”“已知”,思維難以超越和突破,就會陷入線性邏輯和教條主義模式,這也是人們易犯的錯誤。這揭示了一個重要的思維方法。事物的存在具有複雜性、立體性和動態性。認識事物,必須通過實踐,要懂得知識的變通,透過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質特點,不能生搬硬套、拘泥成法辦事,應放寬視野並在立體和動態中尋找和探索事物,避免僵化和教條主義。 [4] 

按圖索駿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按圖索駿”意思是指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含貶義。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1-2] 
運用示例
南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下·賣闕沈官人》:“雖部胥掌闕簿者,亦不過按圖索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