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招工指標

鎖定
招工指標,是指國家在勞動力計劃內允許用人單位增加新職工的名額。一般由國家下達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下達到市、縣,再由市、縣下達到主管部門,最後由主管部下達到用人單位。如果該用人單位是直屬中央產業部,則招工指標由國家下達到產業部,再由產業部下達到用人單位。如果該用人單位是直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下達到主管廳局後,再由主管廳局下達到用人單位。 [1] 
中文名
招工指標
屬    性
單位及企業用人制度的詞彙
地    區
中國
定    義
國家在勞動力計劃內允許用人單位增加新職工的名額

目錄

招工指標招工概述

20世紀八十年代末,這是一個重要詞彙。當時想找一份工作,不管國營還是集體,必須有招工指標。招工指標非常少,即便花錢也難以弄到。那時,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就業機制還未形成,沒有“正式”工作就等於沒有了飯碗。 發展到21世紀,隨着市場經濟化的進程,單位用人方式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自主用人,唯才是用,企業已聽不到哪兒還有招工指標,新生詞彙是“炒魷魚”和“跳槽”成了新的口頭禪。

招工指標涵義

招工指標就是招收工人的崗位、人數等方面的定額指標。
參考資料
  • 1.    鄒瑜.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