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拉格斯之戰

鎖定
拉格斯之戰是挪威入侵蘇格蘭期間,挪威軍隊與蘇格蘭軍隊之間的一次戰役。1263年10月2日,擁有100艘戰船的挪威艦隊突遭暴風雨襲擊,許多船隻被吹到岸邊擱淺。為保護受損艦隻上的乘員,挪威國王哈康命令兩支挪威部隊登陸。但是,蘇格蘭軍隊擊退了登陸的挪威人,哈康被迫放棄入侵蘇格蘭的計劃。 [1] 
名    稱
拉格斯之戰
發生時間
1263年10月
參戰方
挪威,蘇格蘭
結    果
蘇格蘭獲勝,逐步獲得了更大優勢

拉格斯之戰背景介紹

維京人曾經控制不列顛沿海的大部分島嶼 維京人曾經控制不列顛沿海的大部分島嶼
早在公元8世紀,維京人開始在北海各地擴張勢力。利用歐洲封建社會成型前的空窗期,他們成功在半個歐洲的海岸紮根,其中也包括當代的英倫三島。至於相對貧瘠的蘇格蘭海濱,也在9世紀就出現了維京殖民社區。除了那些孤懸海上島嶼,沿岸的小塊平原也往往成為理想的聚集地。此時的北歐地區,還缺乏有足夠強勢的王權力量。因此,各類首領可以輕易選擇自由活動,並讓子嗣向着四方進行拓殖。蘇格蘭地區也同樣因缺乏統一協調而無力對抗,只能默許對方在自己看不上的地方落腳。
13世紀的挪威王國與其海外領地 13世紀的挪威王國與其海外領地
這樣的野蠻生長階段,到公元12世紀開始已難以為繼。當時的挪威國王馬格努斯,已經基本完成了本土封建化的王權建設,並準備將個人權勢推向海外。此時的維京先鋒力量,還在繼續向冰島和格陵蘭兩地擴展,並逐步構成相對完整的北大西洋海上貿易。因此,新的王權若要撮取更多經濟利益,就勢必要在遠海也進行自我伸張。有時,甚至要為經濟利益不足的地方,投入遠超回報的投資。
位於蘇格蘭西海岸的赫布里底羣島 位於蘇格蘭西海岸的赫布里底羣島
位於蘇格蘭西海岸的赫布里底羣島和馬恩島,就是這樣相對尷尬的地方。由於英格蘭王國的崛起,已經跨海在愛爾蘭建立殖民地,所以海峽島嶼的經濟重要性已大不如前。但當地領主還依然同本土的同胞保持聯繫,並恪守自己作為北歐人的身份認同。因此,儘管挪威在馬格努斯死後便未能對其進行直接統治。但還是無法立刻拋下這些“南部羣島”,否則就容易被視為力量衰微,引發不必要的連鎖反應。
諾曼人在愛爾蘭的擴張 影響了維京人的經濟收益 諾曼人在愛爾蘭的擴張 影響了維京人的經濟收益
在南方的蘇格蘭國王,此時也逐步有了較為強大的王權。尤其是在國王亞歷山大一世繼位後,將許多歐陸的封建制度從英格蘭引入。本國對大量土地的控制慾望,開始遠遠超過當年。稍後的亞歷山大二世,也同時向南北兩頭開展擴張性政策。不僅支持英格蘭貴族對抗無地王約翰,還要向北方的沿海高地加強控制。很快,那些處在西海岸附近的羣島,就同樣引起了蘇格蘭國王的興趣。在試圖和島上領主合作無果後,他直接採取各種威脅手段,但卻奈何不了這些堅定的島民。
蘇格蘭王國的壯大 很快波及沿海維京基地 蘇格蘭王國的壯大 很快波及沿海維京基地
1249年,亞歷山大二世又嘗試向挪威的哈康四世購買這些島嶼。然而,國王實際上並無權力出售領主的資產,所以談判無法獲得任何結果。蘇格蘭人便決定發起戰爭,從阿蓋爾進發,徹底征服赫布里底羣島。不幸的是,亞歷山大二世在成功前就突然暴斃。王國也只能暫時停止對西部海濱的攻略,轉而忙於內部的穩定和恢復。

拉格斯之戰前奏

中世紀手抄本上的 亞歷山大三世 中世紀手抄本上的 亞歷山大三世
1262年,已經成年的亞歷山大三世,又再次盯上了西部羣島。他像自己的父親那樣,向在哈康四世提出了購買島嶼要求。一旦對方予以回絕,蘇格蘭軍隊就主動對該地發起了進攻。作為迴應,哈康四世也極不情願地率軍隊遠征,以便維繫自己的北方之王封號。根據中世紀的冰島編年史中記載,這支王師從挪威本土出發,在1263年抵達了赫布里底羣島。哈康四世首先在那裏接受本地領主的招待後,然後直接駐紮在克萊德峽灣。
挪威國王被迫對赫布里底羣島進行增援 挪威國王被迫對赫布里底羣島進行增援
正當挪威艦隊下錨之際,兩國使節還忙着展開交手前的最後嘴仗。談判很快就因雞同鴨講而宣告破裂,哈康四世就立刻開始行動,派出島民趕往洛蒙德湖一帶進行劫掠。自己則率領艦隊主力開往埃爾郡的海岸準備登陸。

拉格斯之戰經過

本地維京人被派去劫掠 分散蘇格蘭軍隊的注意 本地維京人被派去劫掠 分散蘇格蘭軍隊的注意
然而,在9月30日晚上,艦隊遭遇了嚴重的暴風襲擊。以至於開戰前就損失了1艘圓形商船和4艘長形戰艦。先頭部隊藉着漲潮完成登陸後,又很快遭遇少量蘇格蘭民兵的弓箭襲擊。混戰中,挪威人損失更大,但還是靠着數量優勢完成了搶灘工作。他們還按照幾百年來的習俗,將拖上淺灘的船隻組成臨時堡壘,拱衞在營帳周圍。到10月2日,全部人馬都已踏上蘇格蘭的土地,由大衞三世指揮的蘇格蘭王軍也從南面抵戰場。
在登陸中就遭遇風暴襲擊的挪威艦隊 在登陸中就遭遇風暴襲擊的挪威艦隊
由於已經在大體引入了諾曼封建制度,蘇格蘭軍隊的核心便是500名封建騎兵。但其中真正的騎士少之甚少,大部分還是來自他們領地的軍士。至於千名其他負責支援的力量,包括蘇格蘭邊區的弓箭手和附近社區徵召來的普通步兵。前者除了複合弓外,還配備有用於近戰的大型戰斧。這種武器本身就由維京人從海上傳入,並在愛爾蘭和蘇格蘭廣泛流行,是對抗單個重騎兵的利器。而普通徵召步兵就武器較為雜亂,包括盾牌和各類短矛。在著名的威廉·華萊士崛起前,蘇格蘭人還不以3米長槍為主要武器,所以更依賴本國的騎士擔任主力。
阻擋挪威人登陸的 蘇格蘭弓箭手 阻擋挪威人登陸的 蘇格蘭弓箭手
與之對陣的挪威人,則將部隊分為兩組。奧格姆杜爾領主指揮200人駐紮在一座山丘上,國王哈康和800名主力步兵則列陣於低窪的海灘。由於是跨海遠征且無力號召更多人蔘與,他們實際上沒有騎兵和多餘的援軍。因此在交戰的大部分時間內都處於被動。
12-13世紀的挪威軍隊 12-13世紀的挪威軍隊
戰鬥首先由蘇格蘭人發起。他們派出優勢騎兵進行衝擊,意圖在奧格姆杜爾和哈康國王的部隊中間打開一個缺口。然而,哈康在看到蘇格蘭人的舉動後,便下令主動將部隊全部聚攏,不給對方以任何機會。結果,蘇格蘭重騎兵在對方完成調整前就衝上山丘,並讓挪威人陷入混亂。哈康深怕自己的側翼接着遇襲,就聽取手下建議,下令部隊全部撤到營地附近。但在騎兵衝擊的重壓之下,挪威人又因自相踐踏而出現傷亡。
蘇格蘭軍隊當時已經由諾曼式騎兵擔任核心 蘇格蘭軍隊當時已經由諾曼式騎兵擔任核心
好在一旦抵達船壘內部,蘇格蘭人的衝鋒就受到阻礙。儘管有隨後趕到的弓箭手掩護,但下馬騎士還是沒能攻入挪威營地,並被使用盾矛和重型戰斧的守軍打了出來。於是,蘇格蘭人便佔據了先前由挪威人控制的小山。但哈康並不想讓他們就此安穩下來,反而出動弓箭手進行突襲。結果,這次反擊也沒有代任何結果,反而在蘇格蘭步兵的箭矢和投石打擊下潰敗。

拉格斯之戰結果

蘇格蘭步兵受北歐影響 一直有重型戰斧傳統 蘇格蘭步兵受北歐影響 一直有重型戰斧傳統
隨着太陽逐漸西沉,挪威人又在國王的命令下展開突襲,為自己白天的拙劣發揮而討回顏面。利用後者的麻痹大意,重步兵很快把對手趕下山丘,然後才安全返回營地。當晚,挪威人自己也擔心遭到蘇格蘭人偷襲,便駕船躲到海上。第二天,在確定蘇格蘭人沒有新的行動後,才最後一次返回沙灘。他們燒掉了幾艘因擱淺而無法行動的船隻,並回收了陣亡者的屍體。但考慮到自己其實沒有能力擊敗蘇格蘭人,也就無可奈何的航行到附近地區劫掠。幾天後,他們就同先前派出去的本地劫掠船匯合,然後一同撤回羣島。

拉格斯之戰後續

拉各斯戰役的進程圖 拉各斯戰役的進程圖
在這次遠征的最後時光裏,挪威國王重新分配和冊封了赫布里底羣島上的土地。然後帶着大部分挪威援軍向北航行到奧克尼羣島。哈康原本計劃在蘇格蘭海岸過冬,但卻因長期的勞累而患病不起。最終在當年的12月中旬,這位國王為儘自己的保護人義務而死在他鄉。
19世紀 蘇格蘭人在拉各斯舊戰場建立紀念塔 19世紀 蘇格蘭人在拉各斯舊戰場建立紀念塔
在傳統的挪威史詩中,拉各斯戰役是自己的偉大勝利。但事實卻是遠征軍一無所得,除了搶劫財物外也沒有其他值得稱道的發揮。反倒是蘇格蘭人逐步獲得了更大優勢,並開始確信挪威人對自己沿海興趣有限。在這次邊境戰爭結束的1266年,兩個終於達成合約 [2]  。挪威正式將赫布里底羣島和馬恩島租給蘇格蘭國王,並陸續收到對方支付的津貼。作為回報,蘇格蘭人也繼續承認北歐人對東北角的設得蘭羣島奧克尼羣島享有控制權。

拉格斯之戰評價

當代的拉各斯舊戰場風貌 當代的拉各斯舊戰場風貌
由於蘇格蘭很快就再次陷入同英國的長期對抗,所以這次戰爭很容易被歷史記錄所忽略。直到19世紀,重新抬頭的地方主義者才開始大力宣揚這次戰鬥。但也正是這次規模很小的衝突,預示着北歐維京時代的真正退潮。在此之前,大規模入侵早已停歇,但維京船隊依然在不列顛島的西海岸橫行無阻。此後,北歐勢力將以更大的幅度從以上地區撤出,並在15世紀完全遠離英倫三島。
參考資料
  • 1.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下》: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1826頁
  • 2.    王覺非.歐洲歷史大辭典·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3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