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披毛犀

(史前動物)

鎖定
披毛犀,是奇蹄目犀科腔齒犀屬哺乳動物。披毛犀是一類已經滅絕的犀牛,披毛犀因全身披滿厚長而濃密的絨毛得名。披毛犀具有強壯的骨骼,頭骨長而大,頭頸部向下低垂;額骨和鼻骨上各長有一隻犀角。 [4]  披毛犀體長約4米,肩高約2米,身上披着禦寒的長毛和濃密的絨毛,皮下還有厚厚的脂肪。 [5] 
披毛犀與猛獁象一樣都屬於冰期動物,適應了寒冷的氣候,足跡遍佈整個歐亞大陸北部,主要棲息在歐亞草原,以寒冷氣候中生長的灌木和草類為食。披毛犀的角由緊壓的毛髮構成,很難形成化石,但在永久凍土中保存了一些披毛犀的角。 [4]  披毛犀獨行或與小型家族一起。 [6]  披毛犀的繁殖季節在秋末冬初。 [7] 
披毛犀是冰河時代的著名動物之一, [6]  寒冷的冰河時期過去後,披毛犀向北遷移,到氣候寒冷的環境中生活,生存空間逐漸縮小,數量也逐漸減少,而早期人類的獵殺,更是讓披毛犀遭受滅頂之災。 [5]  最早的披毛犀是發現於西藏札達盆地,生活在距今370萬年前的上新世中期的西藏披毛犀,地球上最後的披毛犀滅絕於距今1萬年前。 [4] 
中文名
披毛犀
別    名
長毛犀牛
拉丁學名
Coelodonta antiquitat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奇蹄目
亞    目
角型亞目
犀科
亞    科
額鼻角犀亞科
腔齒犀屬
古老披毛犀(披毛犀)
亞    種
燕山披毛犀等
分佈區域
更新世的亞歐大陸北部,已滅絕

披毛犀體貌特徵

因化石年代較短而保存下來的披毛犀角 因化石年代較短而保存下來的披毛犀角
披毛犀約長3.5~4米,平均體重4.5噸,但最大的個體重量可達7噸。頭部和頸部向下低垂,它的鼻端有兩隻角,前端的角離眼睛之間的角大約200釐米。它的毛長、耳細、腳短厚及敦實的身體。它的臼齒齒冠很高;釉質層厚,有許多褶皺;齒凹內充填了緻密的白堊,適合於咀嚼質地乾燥地的草本植物。
披毛犀的頭骨上,粗糙面佔據了整個鼻骨背面,説明它在活着的時候有一隻巨大的鼻角,比現生和絕滅的大多數犀牛都大;額骨上還有一個寬而低的隆起,顯示它還有一隻較小的額角。為了支撐這隻巨大的鼻角,披毛犀的鼻中隔+中硬骨所佔的比例逐漸增加,到了最後的披毛犀,鼻中隔已經全部變為硬骨。而西藏披毛犀鼻中隔的硬骨化程度,是披毛犀家族中最低的,只有三分之一長度為硬骨。 [1] 
與大部份犀牛一樣,披毛犀與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着相似的體形及形態,可見犀牛類是一類血統原始的哺乳動物。

披毛犀物種區別

披毛犀與板齒犀
板齒犀體型巨大,生有獨角,頭部圓鈍
板齒犀體型巨大,生有獨角,頭部圓鈍(2張)
更新世時期,地球上存在兩類著名古犀,板齒犀和披毛犀。由於皆身披長毛而難以辨別,在我國,連一些大型媒體都鬧過區分不清的笑話。實際上,板齒犀和披毛犀差異非常之大,體型上板齒犀比披毛犀要大1.5倍左右,平均體重達5噸多,與非洲象近似。而披毛犀體型則僅與印度犀牛類似,平均體重4.8噸左右。板齒犀僅額頭長出一隻巨大的獨角,而披毛犀生有雙角。板齒犀頭部圓鈍,披毛犀頭部則類似於今天犀牛。這兩類犀牛在進化關係上並沒有密切的關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

披毛犀生活習性

披毛犀生存空間

披毛犀
披毛犀(24張)
已知披毛犀的化石分佈範圍,幾乎遍佈歐亞大陸北部,最北界限大約在北緯72°,最南到北緯33°。中國的披毛犀化石較集中的分佈在東北平原,在華北、西南、西北也偶有發現。
以披毛犀占主導地位的動物羣。在大布蘇化石產地發掘出土的披毛犀化石數量達到了已發現化石總量的近1/2,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共整理出至少屬於19個不同個體,包括頭骨、上下頜骨、脊椎、肢骨等在內的大小近300件標本,並已經完成了兩具成年披毛犀骨架的裝架。 [2] 
披毛犀是更新世犀牛分支中最後及衍生的成員,非常適應其生活環境。堅實的四肢及厚毛皮使它能適應當時古北區的草原凍原環境。它們的分佈亦按冷暖氣候的循環而擴展及收縮,數量亦因冰河時期過去而遷徙及消失。

披毛犀飲食習慣

披毛犀食性一直被受爭議。氣候重組發現披毛犀喜歡寒冷及乾燥的草原凍原環境。另有分析顯示披毛犀喜歡吃草及莎草等植物。
對一個在斯塔福郡發現的披毛犀標本的頭顱骨、顎骨及牙齒而進行應變向量生物化學研究,發現其肌肉及牙齒特徵適合吃草。它的顳及頸部肌肉亦適合對抗當吃地上植物所造成的大拉力。而披毛犀有大的間隙亦支持這個説法。
與現存的奇蹄目比較,披毛犀是後腸發酵動物及只有一個胃,故此它較喜歡有豐富纖維素而較小蛋白質的食物。這種消化方法需要大的食物通過量,故此支持了披毛犀大口的吃草及莎草。

披毛犀種羣分類

狹義上的披毛犀僅指古老披毛犀一種,生活在中晚更新世的亞歐大陸,也有較多的資料和化石發現。
但在我國,腔齒犀屬包括三種,古老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泥河灣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
嚴格地説,泥河灣披毛犀並不算是披毛犀,都屬於較冷門的物種,資料較少,我國河北泥河灣和甘肅和政都發現過其化石。西藏披毛犀年代較早,生活於上新世青藏高原,嚴格地説同樣不算披毛犀。

披毛犀滅絕原因

披毛犀化石 披毛犀化石
披毛犀被早期人類的獵殺,可能是其滅絕的成因。在未發現波蘭的完整標本前,它的體形只有從石洞壁畫中得知。波蘭的標本是一頭雌性披毛犀,現正存放在克拉科夫的博物館內展覽。披毛犀一般生活在歐洲北部和亞洲北部,並在英格蘭及北海的寒冷及乾燥沙漠中很普遍。
披毛犀與真猛獁生活在同一時代。披毛犀的遠親蘇門答臘犀牛(屬額鼻角犀亞科額鼻角犀屬)仍然在東南亞存活,但卻是極危物種,已幾近滅絕。

披毛犀考古發現

披毛犀的滅絕年代至今只有10000年,是最晚滅絕的史前犀,因此一些披毛犀角因年代距今較近或被冰凍住而有幸保存下來,它也成為了唯一留下角化石的史前有角犀牛犀牛角由角蛋白形成,相對鹿或牛羊的頭角相比非常難以形成化石),由於冰凍原因,一些皮膚樣本和毛髮樣本也有所發現。
中國東北的松嫩平原是盛產披毛犀化石的地方,這裏出土的完整的或較完整的披毛犀化石骨架至少已有五具,頭骨更不下數十個之多。據不完全統計,這裏已有20多個縣(旗)市發現過披毛犀的骨骼或牙齒的化石。 [3] 

披毛犀歐洲發現

十九世紀期間,經常可以在俄羅斯發現披毛犀的角,但因為它們長得實在太奇怪,所以許多人認為那是巨鳥的爪子。披毛犀冰凍的屍體不時可在西伯利亞發現,雖然上面經常缺少毛髮或犀角,但最後人們終於發現兩者同屬一物。這些奇怪的犀角非常扁平,看起來就像是木板,只是其中一面有磨損跡象,因為它們會在地面上左右擺動頭部,這可能是為了清除雪。
披毛犀的遺骸在歐洲各地都有發現,只是它們顯然未能遷移到愛爾蘭北美洲。原始洞穴壁畫也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其中一幅還特別畫出它的顏色樣式,畫中顯示其腰部有一絡較深色的毛皮。

披毛犀亞洲發現

根據在西伯利亞發現的披毛犀凍屍,在波蘭發現的浸泡在瀝青沉積裏的屍體,以及法國舊石器時代洞穴中的壁畫,現代人得知披毛犀體表披有禦寒的長毛和濃密底絨毛。這類動物頭骨長而且大,頭部和頸部向下低垂,額上和鼻上各長有一支犀角,鼻角尤其長大,向前傾斜伸出。一般認為是在更新世冰期氣候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氣候温和的草原環境的沉積裏也發現過披毛犀的化石。生活時代大約距今12000~4000年之間。中更新世之前披毛犀一直受到另一種比披毛犀大出一倍的巨型犀牛板齒犀的生存競爭而未能興盛,中更新世之後板齒犀數量減少,披毛犀才得以有了興旺發展的機會,但體型和現生印度犀並沒有多大差異,體型小於白犀牛。
中國發現
2009年10月初,汪清縣廟嶺水泥廠工人黃勝國採石時,發現一塊完整動物頭骨化石。專家鑑定這是一萬年前即已滅絕的披毛犀頭骨化石。 測量發現,該頭骨長78釐米、寬40釐米,重20多公斤。這枚頭骨呈深黃色,整個頭骨除出土時被人為輕微損壞外,基本保持完整,特別是頭骨上的牙齒依然十分堅硬,牢固地排列在牙牀上。專家認為,這枚頭骨是滅絕的披毛犀頭骨化石,距今約有一萬年。
2011年9月,古生物學家在西藏挖掘一種未知史前犀牛物種化石,這種奇特犀牛物種全身長着長毛髮,而且頭部的犀牛角猶如臉上長着一個“雪鏟”。美國專家挖掘發現完整的犀牛頭骨、下顎以及頸部椎骨,其中犀牛頭骨長度達到1米,其歷史可追溯至370萬年前。這種犀牛的體重可達到1200-1400公斤。這非常接近於現代犀牛的體重,比100萬年前之後冰河時代發現的多毛犀牛體重少10%。科學家將這種史前多毛犀牛命名為“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和泥河灣披毛犀一樣,並不是真正的披毛犀,僅為近親種)
西藏披毛犀的另一個特徵是能很好地適宜冬季嚴寒氣候,它們的牙齒長有較高的齒冠,從而更具持久耐用性,能夠吞食高海拔較堅硬的植物。
奇特扁平、像船槳一樣的犀牛角可使它能剷除地面積雪,尋找被雪覆蓋的植物,這表明在冰河時代前1百萬年,這種多毛史前犀牛能夠較好地適應寒冷的喜馬拉雅山脈環境。它們的適宜性使得後期温度直線下降時犀牛物種能夠遍佈亞洲地區,並一直延續至冰河時期。
參考資料
  • 1.    孫博陽.最早的剷雪機器:西藏披毛犀[J].少年科學,2014,(第20期).
  • 2.    姜鵬. 東北猛瑪象-披毛犀動物羣初探[J].東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 科學版), 1982, 105-115.
  • 3.    魏正一.披毛犀之死[J].大自然,1997,(第6期).
  • 4.    張昌盛,王寶鵬著,標本骨幹,湘潭大學出版社,2018.11,第79頁
  • 5.    劉小涵著,動物大驚奇 物種紀念館,天地出版社,2018.01,第115頁
  • 6.    (英)道格爾狄克遜著,恐龍時代的故事,吉林美術出版社,2018.04,第102頁
  • 7.    張行主編;甘肅省博物館編著,甘肅古生物化石與舊石器時代考古,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11,第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