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投壺賦

鎖定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投壺賦》是三國時期邯鄲淳所著,將投壺者們身手不凡的投技和妙趣橫生的場景描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中文名
投壺賦
簡    介
古者諸侯間於天子之事,則相朝也
詞    性
名詞
分    類
文學

投壺賦作品內容

古者諸侯間於天子之事,則相朝也。以正班爵,講禮獻功。於是乃崇其威儀,恪其容貌。繁登降之節,盛揖拜之數。機設而弗倚,酒澄而弗舉。肅肅濟濟,其惟敬焉。敬不可久,禮成於飫。乃設大射,否則投壺。植茲華壺,梟氏所鑄。厥高二尺,盤腹修ㄕ。飾以金銀,文以雕鏤。(案,當有四字一句。)象物必具。距筵七尺,傑焉植駐。矢維二四,或柘或棘。豐本纖末,調勁且直。執{下}奉中,司射是職。曾孫侯氏,與之乎皆得。然後觀夫投者之閒習,察妙巧之所極,駱驛聯翩。(案:當有四字一句。)爰爰免發。翻翻集集,不盈不縮。應壺順入,何其善也。每投不空,四矢退效。既入躍出,荏苒偃仰。(案,此句有誤字。)黽勉趨下,餘勢振掉,又足樂也。擬議於此,命中於彼。動之如志,靡有違。譬諸為政,羣職罔弛也。左右畢投,效奇數鈞。列置功{下},稱善告賢。三載考績,幽明始分也。比投不釋,增是自遂。雖往有功,義所不貴。春秋貶,亦猶是類也。若乃撮矢作驕,累掇聯取。一往納二,巧無與耦。斯乃紹、倫之才,尤異之手也。柯列葩布,匪罕匪稠。雖就置猶弗然,矧回絕之所投。惟茲巧之妙麗,亦希世之寡儔。調心術於混冥,適容體於便安。紛縱奇於施捨,顯必中以微觀。悦舉坐之耳目,樂眾心而不倦。環瑋百變,惡可窮贊。(《藝文類聚》七十四) [1] 

投壺賦作者簡介

邯鄲淳,字子叔,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三國魏書法家,官至給事中。工書,諸體皆能。袁昂《書評》稱其書:“應規入矩,方圓乃成。”西晉衞恆《四體書勢》載其篆書師法曹喜,楷書取法王次仲,善作小字。並認為蔡邕善書篆,“採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然精密閒理不如淳。”邯鄲淳,善篆書,有名。衞恆《四體書勢》古文序雲:“自秦用篆書,焚燒先典,而古文絕矣。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 、 《春秋》 、 《論語》 、《孝經》,時人已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秘藏,希得見之。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鄲淳”。

投壺賦創作背景

投壺亦稱射壺,大約起源於春秋戰國之時,由古代的射禮演變而來。“射之餘意為投壺,且寓禮焉”,投壺是射箭的“餘意”、延續。當時的諸侯貴族們在宴飲之後,要請賓客行射箭之禮,雖稱之為禮,更多是娛興之為。由於有的客人射藝荒疏,於是逐漸改為以箭投入酒壺,多中者為勝,負者罰酒。古代最初的一些娛樂行為,初始並未直追其本質娛人的功能,大多要將其千方百計地納入禮義的範疇內,“且寓禮焉”,冠以高尚的名頭,拔升行為的意義,射禮如此,投壺也不例外,因而,“投壺者,主人與客燕飲,講論才藝之禮也”。
魏晉六朝時期,由於投壺盛行,還出現了專門的著述。魏文帝時,邯鄲淳為博士給事中,曾作《投壺賦》,千餘言,獻給魏文帝曹丕,“文帝以為工,賜帛十匹”。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家數據庫古文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