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扁頜針魚

鎖定
扁頜針魚,Ablennes hians (Valenciennes, 1846) ,是頜針魚科扁頜針魚屬的一種魚類。體細長而側扁,軀幹部背緣和腹緣平直,向後尾部逐漸變細。吻特別突出,向前形成一細長的。頭長,口裂長大,背鰭位於尾部,體側背上芳草綠色,腹下方呈銀白色。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海域及温帶暖水海域。
中文學名
扁頜針魚
拉丁學名
Ablenneshians(Valenciennes, 1846)
別    名
扁鶴鱵、青旗、學仔、白天青旗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亞    綱
輻鰭亞綱 Actinopterygii
頜針魚目 Benloniformes
頜針魚科 Benlonidae
扁頜針魚屬Ablennes
扁頜針魚
外文名
Flatneedlefish

扁頜針魚基本信息

扁頜針魚Ablennes hians),又稱扁鶴鱵,是頜針魚目(鶴鱵目)(Beloniformes)鶴鱵科(Belonidae)扁頜針魚屬Ablennes)的其中一個物種
中文學名:橫帶扁頜針魚
拉丁文學名Ablennes hians
俗名:青旗、學仔、白天青旗等。

扁頜針魚形態特徵

扁頜針魚
扁頜針魚(5張)
本魚體細長,甚側扁,略呈帶狀,長可達140釐米;截面圓楔型,體高為體寬的2~3倍;兩顎突出如長喙,具帶狀排列之細齒,且具一行排列稀疏的大犬齒;鋤骨無齒;頭背部平扁,頭蓋骨背側之中央溝發育不良;主上齶骨之下緣於嘴角處完全被眼前骨所覆蓋;尾柄側扁,其高遠小於其寬,無側隆起稜;背鰭1枚,與臀鰭對在於體之後方,臀鰭鰭條數多於背鰭,背鰭具23~25枚軟條,臀鰭具25~27枚軟條,背鰭起點在臀鰭第5~7軟條基底之上方,兩者之前方鰭條均延長成鐮刀狀,此外背鰭後方數鰭條亦略延長;腹鰭基底位於眼前緣與尾鰭基底間之中央略前;尾鰭深開叉,下葉長於上葉;鱗細小,無鰓耙。體背翠綠色至暗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具8~13條暗藍色橫帶;各鰭淡翠綠色,邊緣黑色;兩齶齒亦呈綠色。軀幹部背緣和腹緣平直,向後尾部逐漸變細。吻特別突出,向前形成細長的喙。故又叫尖嘴扁頜針魚。頭長,頂部扁平,眼中等大,圓形,側高位。鼻孔大,三角形,位於眼前方,每側兩個。口裂長大。兩頜具同形齒,呈帶狀排列,分兩種,一種位於外側的為細小鋭齒;另一種是位於內側,為大而尖的錐形齒,排列稀疏。犁骨、齶骨和舌上均無齒。鰓孔寬,鰓蓋條9。鰓蓋發達,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無鰓耙 [1] 

扁頜針魚生活習性

大洋性魚類,常巡遊於島嶼四周之水面表層,偶被發現於河口域。扁頜針魚為暖温性近海中上層兇猛魚類。喜棲於河口,不成大羣。以幼魚及小蝦為食。卵具細絲20多條,用以纏附海藻上。初孵的仔魚上、下頜不延長,經鏺魚發育階段,先長出延長的下頜,然後上頜再伸長 [2]  。常因追逐獵物而跳出水面。其佈滿牙齒的長喙狀上下顎相當危險,有游泳者被其傷害之報道。

扁頜針魚分佈

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海域及温帶暖水海域。

扁頜針魚經濟價值

可供食用,一般煎食之,但產量不多,經濟價值不大。其腹內常有寄生蟲,烹調時需加註意,要使其熟透。

扁頜針魚攝食習性

雜食性魚類。

扁頜針魚繁殖習性

5月初到6月底在黃渤海區產卵 [3]  。產卵時會進入海水與半淡鹹水交匯處,於近岸海藻之下產卵,一次產卵數千,其卵具纏絡絲。
參考資料
  • 1.    王所安等編著,河北動物志 魚類,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05月第1版,第190頁
  • 2.    成慶泰 周才武主編,山東魚類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02月第1版,第222頁
  • 3.    蔡文仙主編;張建軍,王守文副主編,黃河流域魚類圖志=FISHES OF THE YELLOW RIVER VALLEY,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07,第2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