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戴(拼音:dài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最古形體為《説文解字》籀文,古字形從異(異),𢦔(zāi)聲。“戴”本義指頂在頭上,泛指把東西放在頭、面、頸、手等處;又引申為“尊崇、愛戴”。 [16] 
中文名
拼    音
dài
部    首
十、戈 [8] 
五    筆
FALW(86);FLAY(98) [1] 
倉    頡
JIWTC [1] 
鄭    碼
EHEO [1] 
筆    順
橫、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點、斜鈎、撇、點
字    級
一級(編號:3388) [2] 
平水韻
去聲·十一隊 [7] 
注音字母
ㄉㄞˋ [1] 
筆順編碼
12125121122134534 [1] 
四角碼
43850
總筆畫
4+13(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6234 [1] 
異體字
侢、𢎑、𢨇、𢨚、𨚵、𩖘
字形結構
半包圍-右上包圍結構
造字法
形聲字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戴”在小篆中寫作圖2,《説文解字》認為它是一個形聲字,左下從“異”表義,右上從“𢦏(zāi)”表音。《説文解字》另外還收錄了一個籀文“𢨇”(篆文作圖1)。右上為“戈”字,段玉裁等人指出這個“戈”本來是“弋”字。“異” 與“弋”古音聲、韻並同。古文字中“弋”“戈” 形近互訛的例子極多。《説文》籀文雖是訛變之形,但基本上保存了古字的結構。“戴” 後來轉入“之”聲,聲旁由“弋”變成了“𢦏”。當代所能見到的出土文字材料都是漢代以後的,都是從“𢦏”聲的形聲字了。 [4]  [18] 
“戴”的形旁“異”,甲骨文寫作圖A,其字形像把某個東西戴在頭上或頂在頭上。“異”在當代是“異”的異體字。許多學者認為,“異”就是“戴”字,“異”和“戴”本來就是一個字。按古文字形、音、義,“戴”與“異”都有密切聯繫。形:“戴”中有“異”;音:“戴”上古音在之部,“異”上古音在職部,陰入對轉;義:兩字均含頂戴或承載之義(按《説文》則同有分義)。依據文字學形、音、義相關為同源字的原理,則“戴”“異”同源應該沒有什麼疑問。
“戴”的本義是以首承物或者通俗地説是用頭頂物。《孟子·梁惠王上》:“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是説頭髮花白的老人不會揹負着、頭頂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這一人工運物方式,在當代許多民族中仍有保留。由加在頭上擴大範圍使用,可獲得泛化表達,如戴眼鏡是加在面上,戴耳墜是加在耳上,戴圍巾是加在頸上。《説文解字》“分物得增益曰戴”的解釋,其實是“戴”字進一步泛化之義。
“戴”由頂在頭上引申為尊奉、推崇。如《國語·周語上》:“庶民不忍,欣戴武王”。現代漢語表示這一意思的還有“擁戴”“愛戴”。 [1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dài
動詞
頂在頭上

《孟子‧梁惠王上》:“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把東西放在頭、面、頸、胸、臂等處
wear;
put on
《紅樓夢》第三回:“(寶玉)頭上戴着束鬢嵌寶紫金冠。”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
戴花;佩戴;戴帽子
尊崇;擁護
respect;
support
《尚書‧大禹謨》:“眾非元后何戴,後非眾罔與守邦。”
《國語‧周語上》:“庶民不忍,欣戴武王。”
愛戴;擁戴;推戴;感戴
捧;舉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於太王、王季、文王。”
漢·張衡《東京賦》:“戴金鉦而建黃鉞。”

豎立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黥》:“從者驚覺,毛戴。”
茅盾《三人行》七:“笑聲是那樣磔磔地令人毛戴。”

介詞
正對

《晏子春秋‧雜下四》:“古之立國者,南望南鬥,北戴樞星。”

名詞
周代國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權縣東。(見主詞條:“戴國”)

《春秋‧隱公十年》:“宋人、蔡人、衞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姓氏用字(見主詞條:“戴姓”)


戴震(清代思想家、學者)
棺飾的一種

《禮記‧喪大記》:“士戴:前纁後緇,二披用纁。”

zǎi
動詞
通“載”。遵從

《淮南子‧繆稱訓》:“倡而不和,意而不戴,中心必有不合者也。”劉文典集解引王念孫曰:“戴,讀為‘載’。”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9]  《漢語大字典》 [3] 

近義辨析

戴—帶
戴、帶二字讀音相同,在作動詞時意義相近,但並不完全相同。
“帶”是“隨身拿着;攜帶”的意思,如:帶行李、帶工具、帶乾糧。“戴”多用來表示把物品放置在能夠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的身體某一部位上,如:戴帽子、戴花、戴眼鏡、戴紅領巾。總的來説,所“戴”之物與身體部位的結合比“帶”更緊密。例如:“犯人戴着一副手銬進來了。”“警察帶着一副手銬進來了。”這兩句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17]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三】【異部】
分物得增益曰戴。從異𢦔聲。
𢨇,籀文戴。 [10] 

説文解字注

“分物得增益曰戴”注:《釋訓》曰:“蓁蓁,孽孽,戴也。”毛傳雲:“蓁蓁,至盛皃。孽孽,盛飾。”是皆謂加多也。引伸之,凡加於上皆曰戴。如“土山戴石曰崔嵬”,“石山戴土曰□”是也。又與載通用,言其上曰戴,言其下曰載也。《釋山》或本“石載土謂之崔嵬,土載石為砠。”謂石載於土,土載於石則與毛傳不異也。《周頌》:“載弁俅俅”,《月令》:“載青旗”,皆同戴。
“從異,𢦒聲”注:都代切,一部。
“𢨇,籀文戴”注:弋聲,𢦒聲同在一部。蓋非從戈也。 [11] 

廣韻

都代切,去代端 ‖ 弋聲代部(dài)
戴,荷戴。又姓,出濟北,本自宋戴穆公之後。《風俗通》雲:“凡氏於謚,戴、武、宣、穆是也。”都代切。一。 [12]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部】戴
古文:𢨇
唐韻》都代切。《集韻》《韻會》《正韻》丁代切,並𪒴去聲。《説文》:分物得增益曰戴。一曰首戴也。《廣韻》:荷戴也。《書·大禹謨》:眾非元后何戴。《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又《爾雅·釋地》:途出其前戴丘。疏:道過丘南,若為道負戴。
又值也。《禮·喪大記》:君纁戴六。註:戴之言值也。《爾雅·釋地》:戴日為丹穴。註:值也。疏:值日之下,其處名丹穴。
又《謚法》:典禮無愆曰戴。《左傳·隱三年》:其娣戴媯生桓公。註:戴謂謚。
又姓。出濟北,本宋戴穆公後。
又或作載。《禮·月令》:載青旂。《詩·周頌》:載弁俅俅。《音義》:如字。
又與戴同。
又《韻會》作代切,音再。地名。《春秋·隱十年》:宋人,蔡人,衞人伐戴。註:戴國,今陳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釋文》:戴音再。 [1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𢦏”從上、右包圍“異”,底部“異”高“戈”低。“土”下橫從左上格延至右上格,左低右高。“異”,“田”居橫中線部位,中間短橫在橫中線下側,豎筆與上“土”豎筆垂直對齊;“共”的右側均抵豎中線。“戈”,㇂(斜鈎)起筆高收筆低撇筆從橫中線上側起筆撇向“異”下側。 [14] 

書法欣賞

參考資料 [5]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
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t
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
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
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
əgh


əї


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皆灰咍廢

əd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皆灰咍廢

əd
隋唐
高本漢系統

t
ɑ̆i
隋唐
王力系統

t
ɒi
隋唐
董同龢系統

t
Ai
隋唐
周法高系統

t
əi
隋唐
李方桂系統

t
ậi
隋唐
陳新雄系統
t
əi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6]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十九代

開口呼
全清
都代切
tAi
集韻
去聲
十九代

開口呼
全清
丁代切
tɒi
禮部韻略


去聲





丁代切

增韻


去聲





當蓋切



去聲





丁代切

中原音韻

去聲
皆來

開口呼

全清

tai
中州音韻


去聲
皆來





當賴切

洪武正韻

去聲
六泰


全清
當蓋切
tai

去聲
六泰


全清
丁代切
tai
分韻撮要

陰去
第十四皆解介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6]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ai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ai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ai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ᴇ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tai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tᴇ
412
陰去
文讀
吳語
蘇州
412
陰去
白讀
吳語
上海
tA
334
陰去

吳語
温州
te
42
陰去
文讀
吳語
温州
ta
42
陰去
白讀
湘語
長沙
tai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ta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tai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tai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tai
33
陰去

粵語
陽江
tai
54
陰去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ai
11
陰去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e
11
陰去
白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i
11
陰去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ai
213
陰去
文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o
213
陰去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i
213
陰去
白讀
閩語(閩東語)
tai
213
陰去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uɛ
22
陰去
未註明異讀原因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uɛ
21
上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方音字彙》 [15]  、漢典 [6] 
參考資料
  • 1.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0-10]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0-10]
  • 3.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1516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05
  • 5.    【戴】書法字典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0-11]
  • 6.    戴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0-11]
  • 7.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11-06]
  • 8.    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11-25]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252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81
  • 11.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397
  • 12.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90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360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60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2.01:145
  • 16.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736-1737
  • 17.    艾興芳.巧辨“帶”與“戴”[J].語文教學之友,2010,(第9期).:49
  • 18.    劉志基,鵬宇著.字辨百題[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08:4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