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維·洛奇

(英國小説家、文學評論家)

鎖定
戴維·洛奇(David Lodge),英國小説家、文學評論家。
中文名
戴維·洛奇
外文名
David Lodge
國    籍
英國
出生地
英國倫敦
出生日期
1935年
畢業院校
倫敦大學
職    業
小説家、文學評論家

戴維·洛奇人物經歷

1935年生於倫敦,先後就讀於倫敦大學伯明翰大學,獲博士學位。
從1960年至1987年一直在伯明翰大學英語系任教。
1987年提前退休成為專業作家,但仍為伯明翰大學榮譽教授,並一直擔任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員。

戴維·洛奇創作特點

戴維·洛奇作品風格

作為身兼二職的學者型作家,他總是試圖在小説中反映學術界的各種現象。他的最著名的小説幾乎都是以知識分子(校園內外的教授與學生)為主要人物,以學術、文化界寫作背景的。他的著名的“校園三部曲”可謂這方面的代表,這三部小説--《換位》、《小世界》和《美好的工作》--具有互文關係,反映的基本上是與學術界相關的故事。
洛奇的小説在文化態度、審美觀念以及藝術形式等各個側面都頗具後現代特質。這位諳熟自結構主義以來各種文論新潮和創作技巧的大學教授,在談到他自己的創作時説:“需要調和一種我早就發現的矛盾——在我寫評論時,我對傑出的現代主義作家一直十分崇敬,而我個人的創作實踐卻是五十年代的那種反現代主義的新現實主義。” 於是,諸如拼貼、狂歡和語言的不確定性等後現代概念常被用來闡釋他的創作特徵,而互文、打破時間的統一性和取消不同文體的界限等也是他常用的技巧。
作為一個兼具批評家身份的作家,他對以現實主義小説為主的多種小説美學風格的深入研究,最終體現為對小説敍事技巧全面和嫺熟的把握,也造成了他的小説風格並非單純的後現代敍事,而是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之間的徘徊狀態。就此而言,他的小説風格通常被認為是後現代主義之後對傳統的迴歸,具有現實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雙重特點。
和傳統的英國寫實文學不同,他的小説總是喜歡以一種羣像式的視角出發,將特定時空下(通常是校園)的不同人物的命運交織成為一個複雜而有序的網絡,通過整體構思上大膽的“巧合”情節設置,對人物和事件不斷進行選擇和取捨,在作品中最好的體現了他的學術觀點:反對激進的“零度寫作”等方法,認為作品中的場景出於作者有意識的構思;小説寫作是一種遊戲,一種至少需要讀者和作者兩個人玩的遊戲。作者企圖在文本本身之外控制和指導讀者的反應,就像一個玩牌者不時從他的座位上站起來,繞過桌子去看對家的牌,指點他應該出哪一張。從這一點上來説,洛奇的小説實踐一開始就和法國式的先鋒文學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小説相對重視情節的設置,在文本上沒有過多的實驗色彩;儘管也喜歡在小説中綜合調用各種文體表現手段,如書信、文摘、新聞報道等,但這些手段顯得乾淨利落,沒有晦澀難解的抽象化主題和故作高深的哲理説教;他對接受美學的認同,使得他更注重讀者在閲讀過程中的能動作用,看重讀者根據文本和自己的意識投射構建新的意義,從而獲得一種審美活動的享受或者快感。

戴維·洛奇作品思想

洛奇自己曾説,“因為我本人是個學院派批評家……[所以]我是個自覺意識很強的小説家。在我創作時,我對自己文本的要求,與我在批評其他作家的文本時所提的要求完全相同。小説的每一部分,每一個事件、人物,甚至每個單詞,都必須服從整個文本的統一構思。”洛奇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創作的每一部小説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通過想象和描寫,將人類命運交織成一個時間與空間的網絡,使其在文體、修辭、道德、心理、社會和歷史等諸多方面展現出意義。他從整體構思出發,對人物和事件不斷進行選擇和取捨,以實際作品體現他的學術觀點:反對激進的“作者死了”的看法,認為作品中的各個場面並非偶然發生,也不是讀者的創造,而是作者有意識的構思。
一部具有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從不輕易地展現它的內在含義,而是像喬伊斯艾略特的作品那樣,以獨特的方式使讀者積極地進行參與,挖掘各種隱蔽的意義。這也正是洛奇的小説追求的目標。他的作品充滿隱喻、轉喻和寓言,充分調動語言和文學常規派生意義的能力,表現了一個學者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例如《小世界》的“聖盃傳奇”結構,使許多人物進行漫長的旅行,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聚會中頻頻相遇,發生糾葛,既保持敍述的連續性又使讀者深感興趣。這種做法使作者既可以以作品本身體現對後結構主義的否定,同時又可以以反諷的方式表現出後結構主義的某些特點:一切詞語既是能指又是所指,語言無確定意義,寫作系文字遊戲,讀者可以賦予文本以任何意義,而意義永遠處於解構過程之中。柏斯對安吉莉卡的追求,温賴特寫不出論文,都可以説是作者通過隱喻和轉義表現他對後結構主義的看法。
然而,洛奇並不反對所有的新派理論,例如他非常讚賞接受美學的某些觀點。他自己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説,小説是一種遊戲,一種至少需要兩個人玩的遊戲:一位讀者,一位作者。作者企圖在文本本身之外控制和指導讀者的反應,就像一個玩牌者不時從他的座位上站起來,繞過桌子去看對家的牌,指點他該出哪一張。但願我尚未因這樣的錯誤而掃了讀者的興。”換句話説,由於語言本身的特殊功能,不論作傢俱有多麼強烈的自覺意識,作品也會產生超出作家意識的某些意義;這些意義取決於讀者,讀者通過閲讀過程不僅可以理解作家的意識,而且可以根據文本和自己的意識投射建構新的意義,從而獲得一種審美活動的享受或快感。正是由於重視讀者的能動作用,所以洛奇經常採用讀者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寓意深刻的事件。 [1] 

戴維·洛奇作品題材

從題材上看,他善寫知識分子和學術界的生活。他的最著名的小説幾乎都以知識分子(如教授和學生)為主要人物,以文化界的事件向社會輻射。 “學院三部曲”可謂是這類小説的代表。例如《換位》寫美國和英國兩個教授根據交流計劃互換了職位,他們經歷了一系列的文化衝突之後,漸漸融入當地的環境,捲入了當地的學潮,並且在不知不覺中交換了妻子、家庭和汽車。《小世界》除繼續寫兩個教授之外,以年輕教師珀斯和安吉莉卡為主角,描述當代西方學術界的種種景象,從學術會議到愛情追求,從追名逐利到尋歡作樂,從理論闡釋到道德觀念的衝突,展現了一幅生動而有趣的社會畫面。《好工作》通過年輕女教師羅賓小姐和工廠廠長維克的關係,從學校生活輻射到社會,描寫了大學與工業社會、女權主義與大男子主義、人文學者與企業家之間的種種矛盾。顯然,這種題材的選擇與洛奇作為教授的身份和經歷是分不開的。 [1] 

戴維·洛奇寫作技巧

在寫作技巧方面,他的作品貫穿着自己的理論。他以現代語言學理論為基礎,充分運用隱喻、諷喻和轉喻,在總體構思的框架內,調動各種喜劇因素,寫得詼諧幽默,妙趣橫生。他打破傳統時空關係,強調現時的經驗;不注重時間的連續順序,強調事件在空間中的真實存在。因此他的作品敍述常常像電影的蒙太奇或閃回法,穿插、跳躍、交叉,構成一個絕對空間中的客體。但敍述又有點像照相式的現實主義,彷彿抽象表現主義在反描寫的抽象之後又回到描寫,而最終並不是現實主義的描寫。洛奇的小説具有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雙重特點。
洛奇善於綜合運用其它文類的技巧和特徵,如哥特式小説、愛情傳奇、流行傳記、偵探小説、犯罪小説、等等。他一方面保持高雅文化品位,同時考慮到大眾讀者所受的商業化污染,又力圖跨越高級藝術和商業形式之間的鴻溝,走出一條雅俗共賞的道路。因此他的作品裏常常穿插浪漫的愛情故事,甚至有時出現性生活、夜總會、X級電影和脱衣舞的描寫。他借用偵探小説中的神秘和懸念,通過寓言和象徵,儘可能抓住讀者的心理,使他們既喜歡閲讀又必須充分展開想象。所以,儘管洛奇的小説不乏深刻的寓意,但總是具有強烈的可讀性。 [1] 

戴維·洛奇主要作品

戴維·洛奇長篇小説

《電影迷》(1960)
生薑頭,你瘋了》(1962)
大英博物館在倒塌》(1965)
走出防空洞》(1970)
《換位》(1975)
《你能走多遠?》(1980)
《小世界》(1984)
美好的工作》(1988)
天堂消息》(1991)
《治療》(1995)

戴維·洛奇文學批評著作

《小説的語言》(1966)
《格雷厄姆·格林》(1966)
《十字路口的小説家》(1971)
《伊夫林·沃》(1971)
《二十世紀文學批評》(1972)
《現代寫作方式》(1977)
《運用結構主義》(1981)
《現代批評理論》(1988)
《巴赫金之後:小説與批評論文集》(1990)
小説的藝術》(1992)。

戴維·洛奇劇本

《四面牆》(1963)
《擊中要害》(1965)
《寫作遊戲》(199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