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紹曾

鎖定
戴紹曾(James Hudson Taylor III,1929年8月12日-2009年3月20日),生於中國河南省開封市戴德生第四代子孫,父親是戴永冕牧師。中國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之曾孫。曾先後擔任台灣聖光聖經學院院長、中華神學院院長、新加坡海外基督使團總主任,以及香港國際專業服務機構(MSI)總裁等職。 [1] 
中文名
戴紹曾
外文名
James Hudson Taylor
出生日期
1929年8月12日
逝世日期
2009年3月20日
職    業
牧師
出生地
中國河南省開封市

戴紹曾人物生平

戴紹曾 戴紹曾
1946年在美國進修哲學宗教,1954年在艾斯伯利神學院取得神學學士畢業,同年與Leone Tjepkema結婚,並育有一子二女。1955年以宣教士身份進入台灣,並於1960年擔任聖光神學院院長一職。1970年成為中華福音神學院創校院長。1980年成為海外基督使團第七任總主任。1991年與太太移居香港。1993年在中國內地創辦“國際專業服務機構”(MSI)。2007年獲四川省的山區縣政府頒發“榮譽市民”稱號。2008年於“四川賑災‧全港基督徒禱告與行動”聚會激勵港人救災。
2009年3月20日凌晨4時30分,因肝癌於香港主懷安息,終年79歲。同年4月4日於九龍城浸信會舉行安息禮拜。
戴紹曾於1929年8月12日生於中國河南開封宋門關,是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的第四代曾孫;戴永冕與戴永和夫婦的長子。父親戴永冕牧師(Rev. James Hudson Taylor II)是戴存仁牧師(Rev. Herbert Taylor)九個孩子中成為中國的宣教士。母親戴永和(Alice Elisabeth Hayes)出身於循理會基督教家庭背景,父母皆有教導恩賜,分別在中國(開封和西北等地)和台灣創立了聖經書院。妻子戴賴恩(Leone Tjepkema)也是循道會背景,對華人宣教事工很有負擔。戴紹曾夫婦共育有二女戴美琳(Amelia Sue Taylor Jackson)和戴美溪(Signe Jean Taylor Alsin);一男戴繼宗(James Hudson Taylor IV)。在台灣從兒子得的孫子女分別為戴承約、戴承書、戴承亞。女兒們的子女加上領養的共有六位,故戴家第六代人總共有九位。
1936年,小紹曾就讀於山東煙台內地會子弟學校。他從小頑皮、叛逆,因少與中國孩子接觸而有民族優越感。又因父母經常外出奔波而少與孩子談心,所以他對中國人和上帝隱含著敵意。1939-1945年八年抗戰期間,紹曾又被迫與父母分離,和爺爺、姊姊、弟弟和妹妹被囚禁在日軍集中營達三年半之久。幼年時期的艱辛和苦情使紹曾立下絕不當傳道人的心志----即使做了,也絕不到中國!
1945年戰爭結束,戴紹曾與其手足在九月11日回到陝西鳳翔父母身邊。在一次勉強和父親前往安徽佈道的聚會中,看見一位中國青年痛哭流涕地跪在台前悔改,聖靈責備他:戰亂中有多少人失喪生命,而你原是該死的,是神保守了你的性命!這個光照使他意識到自己對中國人的仇恨其實是針對上帝的,並且醒悟自己原來活在民族優越感中,同時亦領悟神之愛是何等地深,隨即在那次聚會中悔改認罪,生命得到更新。
1946年,17歲的戴紹曾以新造的生命赴美求學,先於Spring Arbor College就讀、後於Greenville College主修哲學與宗教。這段期間,他靈裏火熱,所以每逢週六就去露天佈道,暑期還自組佈道團,主領夏令會。1951年,戴紹曾在Spring Arbor College與有華人事奉負擔的獻身宣教士賴恩喜結連理(當時賴恩還有一年才畢業)。婚後續在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讀書,1954年取得神學道學士(B.D.)學位,並在美國肯德基州(Free Methodist Church, Scottsville, Kentucky)牧會一年。一年後面臨是否回中國的重大抉擇,後藉著妻子的印證,清楚神的旨意,遂於1955年6月26日,懷著緊張與興奮的心情踏上台灣的土地,成為中華循理會宣教士。
到台灣後,戴紹曾努力事奉與勤學不輟。1956至1960年協助父母聖光聖經學院的教書工作。同時每年主領青年夏令查經班,從事山地佈道工作,設立霧台教會。1960至1970年成為聖光聖經學院院長。1961至1963年於耶魯研究院主修中國歷史與文學,獲得文學碩士(M.A.)學位;1966年被選為循理會會長。1968至1969年再度赴耶魯主修新約神學,獲神學碩士(S.T.M)學位。1969返台後又進入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班,1978榮獲榮譽神學博士。1980至1990年擔任中華福音神學院(簡稱"華神")院長;1980至1991年擔任新加坡海外基督使團總主任一職;1991年轉至香港海外基督使團華人事工部工場主任。1994年在香港創辦"國際專業服務機構"(MSI),在中國內地開展頗具創意的專業服務,2004年卸任後仍擔任該會榮譽總裁。成長和事奉的歷練使戴紹曾通曉英語、河南話、普通話和廣東話等多種語言。
戴紹曾創辦"華神"是承繼先祖戴德生"福音本色化"的思考,這也是推動他創辦跨文化高等神學教育中心----"華神"的關鍵。"華神"專門招收清楚蒙召的大學畢業生,以"靈命、學識、事奉"三者並重為培訓原則。1970年5月"華神"董事會正式成立,首任董事會主席為吳勇長老,副主席為張明哲弟兄,院長即為戴紹曾。另有秘書兼總務主任蘇文隆、代教務主任趙天恩、代理訓導主任兼實習主任陳濟民、教授兼常務董事與院務委員會委員寇世遠、副教授兼常務董事與院務委員會委員沉介山、以及助理秘書蔡忠梅等人,而戴賴恩女士則擔任圖書館主任。由於她在Arbor時曾在圖書館工作過兩年,到台灣後,她先在聖光的圖書館擔任十五年的館長,後創辦"華神"的圖書館並在那裏服事七年。無論是英文圖書的分類編目,圖書館的行政工作,還是聯合全台灣神學圖書館間的合作,她的資深圖書館工作經驗使"華神"圖書館自一開始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華神"草創時期(1970年10月至1971年9月)租用士林福林路浸禮聖經會。第二屆開學之後,原來向行道會租用的士林幸福街宿舍改為課室。在"華神"創校第二年所發表的"中國人,您在哪裏?"一文中,戴紹曾表達了他對創建"華神"及擔任院長的用意:
"我的心渴望見中國教會成長,渴望"華神"有中國院長 ......。今天我之成為"華神"院長,是神用我作個過渡的橋樑,真正的主人是中國人。憑了神賜的名份,我盡了最大的努力。時間如飛而過,時間的巨輪不斷往前邁進,中國教會能否早日在神福音的大前提下,不再存成見派別,集中為前面的道路齊心努力呢?"華神"是應運而生的,不是某人辦出來了,今天"華神"同學在各位面前就是見證。他們是中國教會前途的象徵,也是對中國教會前途的一個答覆。差會的錯誤,宣教士的缺陷,正待中國人自己來糾正,來彌補。伏案深思,不禁又要問:'中國人,您在哪裏?'"
1979年6月,汀州路校舍獻堂,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早在1978年1月29日的《基督教論壇報》上,戴紹曾牧師在"中國神學教育的遠景"一文中就講到"華神"新校舍之功能和期許:
"中華福音神學院鑑於基督教來華一百七十年仍未在文化中生根,準備在遷居新校舍之後成立'中國教會歷史研究中心',圖書館的四分之一開闢為研究室,先從擴充圖書設備開始,繼而網羅並培育研究人才,從事中國教會歷史的長期研究計畫。福音為其能夠在中國文化中生根方能長久......。新校舍落成之後,不只有研究中心(包括傳道人的進修和中國教會歷史的研究),還有教導中心以及宣教中心。深願這些中心能夠為中國教會訓練栽培出合用的時代工人,使中國神學教育的未來呈現一片光明的遠景"。
從戴德生的父親戴雅各開始,即自1776年至今230多年間,戴氏家族的經文是約書亞記24章15節:"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而其中戴紹曾牧師對"華神"教育的影響及其對信徒生命的榜樣無遠弗屆。"華神"兩本圖書詳載了戴紹曾牧師的生平和講道。一為《愛的挑戰:1970-1980戴紹曾院長華神十年講章集》;另一為《愛的挑戰:戴紹曾牧師講道輯》。
戴紹曾牧師於2009年3月20日凌晨病逝於香港,享年80歲。

戴紹曾人物軼事

代代相傳,獻身中國
百多年前戴紹曾牧師的曾祖父戴德生生於英國,年青時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從事醫療及宣教的工作。為要得到中國人認同,戴德生不獨學中文,也學當時(清朝)的人編辮子、穿唐裝、用筷子吃飯;後來更得着感動,將下半生也獻給中國,叫福音在中國傳開。此外,戴德生的岳父台約爾更愛中國人愛到一個地步∶要死在中國,用自己的墳墓來贏得中國歸主!
一生盡忠,服侍華人
戴紹曾牧師在孩提時代曾經五年半沒見過父母,其中近三年被日軍俘虜,困於山東集中營。受苦時他曾告訴自己,若有機會離開中國,就決不回來。不過,在集中營裏,他認識了李愛鋭,得着了很大的幫助與激勵,其後上帝藉着一個安徽的營會感動了他,叫他知道活着為何!自此戴牧師向上帝立志,要一輩子為華人工作,且準備死在中國。1955年,戴牧師帶同妻子戴賴恩從美國到台灣服侍,三個子女(美琳、美溪和繼宗)也在台灣出生。在60至70年間,戴牧師出任高雄聖光神學院院長,任內建樹良多。他在1970年創辦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藉此提高傳道人的素質和教育水平。
專業服務,造福中國
1993年,因着戴德生妹夫家族海恆博一家曾在半個世紀前於中國偏遠地區建立的醫療關懷工作,戴牧師透過燕京大學校友會,與四川省衞生廳和華西醫學大學合作,成立了一個非謀利的公益服務機構──國際專業服務機構(MSI),致力在中國的偏遠地區(包括四川成都、雅安、樂山、涼山以至雲南省等貧困地區),從事醫療、扶貧和教育的工作,後來服務範圍擴展至農業、畜牧業、教育和專業培訓。戴牧師的心願是要讓所有來受訓的人都能有工作。為表揚戴牧師所創辦的MSI在四川貢獻良多,四川省昭覺縣政府在2007年4月頒予他“榮譽市民”的授牌及榮譽證書。戴牧師領獎當天,一羣他看為摯友的內地朋友,熱切地為這位“老華僑”送上恭賀和祝福。然而,處事低調、不求名利、默默奉獻的他卻謙虛地説自己不配做“榮譽市民”。去年,儘管戴牧師飽受癌病煎熬,仍在512大地震後,兩次到訪四川,奔波勞碌地安排了不少醫護和輔導的專業人士參與救援工作。
墓前領禱,帶來震撼
戴紹曾牧師於四年多前患上癌症,每年進出香港的醫院,卻毫不將頑疾放在心裏,每天仍忙於工作和關懷別人、寫台約爾的傳記┅┅戴牧師在醫院也不忘關顧別人,向病患者傳福音,甚至其中一位他帶領信主的青年人迴天家後,他仍關顧其家人。別人有需要,他都樂意幫忙;碰上任何人需要資料或人際網絡,他都會像活字典、活的百科全書一樣提供協助。戴牧師謙稱自己是外白裏黃的“熟雞蛋”,他熱愛中國文化,精通中國文學和歷史,擁有幾個博士學位,卻從不追求虛浮的榮耀,也不求自己的益處。所以與他交往的人,能從他身上學到功課。他一生盡忠職守,活出僕人謙卑的樣式,以其生命見證,使人獲益。

戴紹曾評論

戴紹曾 戴紹曾
戴紹曾生於中國,長於中國,中國成為他事實上的祖國,戴紹曾會講一口非常流利的漢語,先後在大陸.台灣.新加坡.香港從事教職和慈善事業。戴紹曾雖然長着黃頭髮白皮膚,但是始終把自己認為是中國人,更願意讓別人叫他“老華僑”。戴紹曾一生為中國貢獻了所有的心血,戴牧師追隨先祖戴德生的腳蹤,將自己及家人一生獻給中國。戴牧師曾説﹕“我是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準備死在中國……”
紀念戴紹曾牧師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記住並遵行他常常用來提醒我們的戴德生的一段話﹕
假如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
假如我有千條生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
不,不是中國,乃是基督
這樣的救主,我們為他所作,
會嫌太多嗎?
戴紹曾,中國的“洋”兒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