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偉立

鎖定
美滿電子科技公司(Marvell Technology)副總裁。出生於上海,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
2020年2月26日,以12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692位。 [1] 
2021年入選福布斯中國·北美華人精英榜。 [2] 
中文名
戴偉立
畢業院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職    業
企業家
主要成就
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692位
出生地
上海
職    務
美滿電子科技公司副總裁

戴偉立人物經歷

畢業後曾在佳能公司擔任程序員。1995年,與丈夫,印尼華人周秀文共同創辦美滿電子科技公司。是全球半導體芯片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女人。高峯時刻,美滿電子科技佔據了企業級磁盤芯片市場90%的份額,還為半數的大眾市場PC驅動器提供芯片。
從戴偉立的姓名上,看不出性別。早在她出生之前,早年移居美國的祖父已經為他們取好了名字,兩個哥哥分別叫“偉民”和“偉進”,再加她的“偉立”,代表“偉大的人民,在偉大的前進道路上,實現了偉大的站立”。那是個歡欣鼓舞的年代,即使在大洋彼岸的祖父也感受到了一個新世界的活力。
這個充分男性化的姓名,也確實賦予戴偉立豪爽、利索的性格。在她與先生周秀文的婚禮上,賓客們看着請柬上的名字發愣,“他們覺得我這個名字才是新郎,我先生的名字該是新娘才對。”
名字是重要的,名字會傳達出強烈的暗示和聯想,在名字問題上老有故事可説的戴偉立深知這種重要性。她在美國硅谷一手創辦的Marvell公司,中文名字的響亮度要遜色一些:有人意譯它為“神奇科技”,有人音譯它為“邁威”。到了初夏,Marvell有了自己的新中文名:美滿。這不光是一個名字,它意味着Marvell公司更加重要的中國戰略的開始。
Marvell在存儲、通信和消費型半導體解決方案等領域佔有領先地位,客户名單包括惠普、思科、蘋果、華為、索尼等,每年售出10億枚芯片,佔了全球大約60%的存儲芯片市場份額,市值約為100億美元。

戴偉立創業經歷

讓喬丹甘拜下風
戴偉立 戴偉立
作為全球排名前五的半導體公司,Marvell於1995年誕生在戴偉立家的客廳裏,最初的草創者是3個年輕人:戴偉立、她的丈夫——印尼華僑周秀文及其胞弟弟周秀武。
他們三人都是伯克利畢業的高材生,有技術背景,但從未接受過工商管理和金融財務方面的培訓。當時美國IT的產業環境並不樂觀:“我們的第一個產品做的是存儲,當時很多我稱之為‘大象級’的公司都已在市場上了,比如像TI(德州儀器)、National松下、 IBM等等。而我們不過剛起步,別人都以為我們瘋了。”
最初的35萬美元啓動資金來自父母和朋友,請了4位工程師,為了確保工程師有不錯的報酬,在創業階段,戴偉立等3位主創不拿薪水。大家都認為夫妻倆人“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失敗,整個家庭就失去了收入,但戴偉立和她丈夫並不擔憂。他們堅信他們所掌握的新技術,代表了未來科技的潮流。
“時機也很重要,當時技術的發展趨勢正好是混合信號開始了,以前的信號是模擬的,而後來模擬、數字加上DSP混合在一起,整合在單晶硅的芯片上。我們正好在技術轉折的關口創業,這給我們開了一扇很好的時間窗口。”
從第一桶金到公司可以立足,Marvell用3到4年的時間實現了盈利。2000年,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承銷價格為每股15美元,上市當天即漲到了56美元,順利籌資1億美金,並創下了兩項紀錄:一是原始股價達到了14億美元,為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的最高;二是上市當年股價上漲278%,為華爾街全季度之最。
3位創始人同年即登上《財富》40歲以下富豪榜,公司的原始員工中有數百人成了百萬富翁。而現在,Marvell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100億美金,戴偉立、周秀文夫婦也成了各種富豪榜上的“熟面孔”。
“當時因為在財富榜上我的排名超過了喬丹,他們開玩笑説我是‘使喬丹甘拜下風的女人’。”身高1米68的戴偉立也曾經是半職業的女籃運動員。
中國移民的硅谷之夢
戴偉立夫婦 戴偉立夫婦
17歲隨父母從上海移民到舊金山的戴偉立,父親曾是浦東造船廠的總工程師,母親是護士長,兩人都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戴偉立和兩個哥哥,是改革開放後伯克利大學迎來的第一批中國學生。
“當時招生老師還特地面試我,他們説在伯克利看到從中國大陸去的留學生很不尋常,那時的中國學生大多來自港台。”
從9歲到14歲每天都投身於籃球訓練的戴偉立格外鍾情理化,一直是優等學生,雖然中學沒有唸完就跳級去了美國,但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系的入學考試對她來説宛如小菜一碟。“題目本身不是問題,語言是一個關卡,數學物理考題我得藉助字典,翻譯成中文,才搞得清題目的意思。當時的中國留學生普遍選擇理工科,也是因為可以規避掉一些語言上的壁壘。”
戴偉立跟兩個哥哥選擇了同樣的專業。有趣的是,她的兩個哥哥也是優秀的創業者,大哥戴偉民創辦了芯原微電子,二哥戴偉進創辦了Silicon Perspective,後被凱登斯收購。但戴偉立的創業熱情卻並非受到兄長們的激發,“小妹很有主見,喜歡有自己的主意”。
她在同一座教學樓裏,結識了高年級的華裔留學生周秀文,這是一位特別有創見的科技工作者。“他從小就喜歡設計東西,13歲小學6年級就已有了自己的設計,並在印度尼西亞得了獎。”戴偉立對這個內秀的年輕人説:“你好像很喜歡做自己的產品,我支持你讀完博士學位,等你準備好的時候,我願意幫你一起開公司。”
相同的志願讓兩個人走到一起,成為事業上的夥伴和生活中的伴侶。各依所長,他們的分工很明確:他負責技術與產品,而她負責客户和業務。

戴偉立財富排名

2022年,戴偉立以14億美元財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076位。 [3] 

戴偉立人物專訪

人物週刊:此次更換公司的中文名稱,是不是你們加強中國戰略的一個信號?
戴偉立:沒錯。中國擁有最優秀的人才資源,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很符合我們的要求。在中國,我們將有一個巨大的客户基礎。
我常對我的員工講到兩個“P”,“Pride”(自豪)和“Profit”(利潤),自豪在前,利潤在後,這個順序很重要,一旦顛倒會很不一樣。為什麼改名叫“美滿”?我不善於表達,我是做技術的,但這兩個詞是我的心聲,“美”不光是成功,還要讓生意做得漂亮,讓科技美化生活;“滿”,是要大家滿意,代表我們提供的技術很完整。
人物週刊:為什麼會想把研發放在中國?在你公司裏,華人又佔一個怎樣的比例?
戴偉立:我們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的公司,在美、以、意、德、瑞士……還有亞洲的新加坡日本等都有足跡,但中國員工佔到我們總人數的一半。目前我們在中國的半導體研發中心是全世界第三大的,最大的在美國,第二在以色列。現在我們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差不多有800個員工。我的目標是在中國建造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設計中心。
人物週刊:説説你心目中IT行業的未來前景和人類的未來科技。
戴偉立:我們有一個對未來發展的判斷——我們的目標是一種無線連接、無處不在、能夠看到實時內容的終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掛壁式甚至整面牆的電子顯示屏……將來所有這些終端都是可以無縫對接,而且都可以接收到實時的內容。
這個發展趨勢是很明顯的,10年前我們能上因特網查個信息就已很激動了,但現在,我們將會進入下一個10年,一個新的平台。
人物週刊:這樣一個無線連接、無處不在的終端是所有大公司都想搶佔的,你們公司在這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
戴偉立:很好的問題。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提供的技術非常全面。目前我們是全球前五大無工廠的半導體公司之一,其他幾家競爭對手,比如説高通,它在手機這塊比較強;博通在無線連接、網絡及機頂盒方面比較強……但沒有一家像Marvell這樣有存儲。你看,我的手機是黑莓9700,最好的智能手機,裏面用的就是我們的芯片、我們的3G技術。在IT網絡、基礎設施這塊,華為、思科都是我們的客户;在消費電子產品這塊,微軟、索尼的遊戲平台都使用我們的芯片技術……總之我們所提供的技術是非常完整的、一站式的:不管是圖形還是處理器、顯示屏、手持終端、手機還是網絡。別人有的,我們都有;他們沒有的,我們也有。
人物週刊:讀者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是,能夠實現這種無處不在、無縫連接的通訊終端,需要多長時間?有沒有技術時間表?
戴偉立:其實在技術上,這一切已經實現了。從智能手機,到平板電腦,到未來推而廣之,可能整面牆都是電子顯示屏。你的智能手機上有個“zoom”鍵,一按就可以把手機的顯示屏和你家裏的顯示屏連接起來:記者看新聞,醫生看X光……
像我這樣當媽媽的人,一邊做菜、洗碗,一邊可以看投射到廚房牆上的娛樂節目,以後一個家中有十幾塊這樣的顯示屏我覺得都很正常:有的是安防的、有的是整個燈光系統的;電話也不再是普通的電話,變成遠程視頻電話。就芯片的技術來説,這一切我們都有現成的了,接着就要看生產商,怎樣推動產品普及,我想,這也不過是幾個季度的事情,消費者就可以在市場上看到我們的產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