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

鎖定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開頭四句和結尾五句,從《雙松圖》的藝術效果着筆,渲染韋偃畫藝的出神入化。中段八句,描寫《雙松圖》的畫面,畫的實境是雙松和松下老僧。詩人用詩的語言再現了松之奇崛和僧之靈異,造成了奇峭的詩境美。
作品名稱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
作品別名
戲為雙松圖歌
戲為雙松圖歌韋偃畫
戲韋偃為雙松圖歌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杜工部集》
文學體裁
七言古詩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作品原文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
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
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
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高枝
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
偏袒右肩露雙腳,葉裏松子僧前落。
韋侯韋侯數相見,我有一匹好東絹
重之不減錦繡段,已令拂拭光凌亂
請公放筆為直幹 [1]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註釋譯文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詞句註釋

韋偃(yǎn):《歷代名畫記》“偃”作“鷃”,是唐代著名畫家,本為京兆人,後寓居於蜀。
畢宏:當時著名畫家,善畫古松奇石,天寶年間官為御史,後拜給事中。
⑶絕筆:謂畫成而擱筆。長風起纖末:形容此畫之筆力勁健,風格高舉。
⑷嗟(jiē):讚歎。
⑸屈鐵:比喻松枝彎曲而色黑如鐵。
⑹太陰:這裏指陰森黑暗。
⑺胡僧:西域僧人。憩(qì):休息。
⑻龐眉皓首:長眉白頭。住著:佛教用語,即執著。
⑼偏袒(tǎn)右肩:佛教徒身披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
⑽韋侯:即韋偃。數:快。
東絹:四川鹽亭縣鵝溪,縣出絹,謂之鵝溪絹,亦名東絹。
⑿錦繡段:精美的絲織品。
⒀光凌亂:指素絹舒展時光影凌亂的樣子。
⒁直幹:指樹幹挺拔的松樹。 [1]  [2]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白話譯文

天下有幾人精於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還年輕。畫成停筆便覺松梢長風起,滿堂觀者無不動容嘆神奇。兩株古松暴裂着長滿苔蘚的皮,盤繞的高枝有如青鐵交錯而屈曲。剝蝕的樹幹好像龍虎的白骨,陰森的樹葉好像低垂的雷雨。松很處一位西域僧人在靜息,眉發斑白神情超脱無拘羈。袒露右肩光着雙腳,身前松子落滿地。韋侯啊韋侯儘快來相見,我有一匹好素絹,其價不亞於錦繡緞。我已讓人把它修飾得平展,請您揮筆畫直幹。 [3]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韋偃善畫鞍馬、松石,朱景玄唐朝名畫錄》:“(韋偃)畫高僧、松石、鞍馬、人物,可居妙上品。”杜甫初到成都後,就與韋偃相識,這首題畫詩,就作於這個時候。 [3]  [4] 
宋張即之《雙松圖》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作品鑑賞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文學賞析

此詩起句語調平緩,“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總出韋偃善畫松且正當年,接着,突然發出警語:“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是説當韋偃畫成擱筆的時候,松樹梢末忽起清風,滿堂觀畫的人都為之動色,驚歎松畫的神妙。這與“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的驚人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體描繪韋偃《雙松圖》中的景象,詩境即是畫境。“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高枝。”意思長滿苔蘚的雙松樹皮,已經坼裂,屈曲如鐵的松枝,交錯迴環。“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詩意,就“皮裂”和“枝回”作進一步的形象描繪。“白摧朽骨龍虎死”,是指松皮坼裂的枝幹好象龍虎的朽骨,韋偃用枯淡的筆法畫枝幹,所以説“白摧”。“黑入太陰雷雨垂”,形容迴環枝幹上的松葉,好像下垂的陰雲雷雨,韋偃用濃潤的筆觸畫樹蔭,因此稱“黑入”。“松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寫松下入定僧,神態宛然。鬚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雙腳任其袒露,寂無聲息,似乎在休憩,連松葉中的松子掉下來也不知道。
詩人喜愛韋偃的松畫,於是備絹求畫。“韋侯韋侯數相見”,可見詩人與韋偃已是熟識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減錦繡段”的“好東絹”,請畫家縱筆作畫。韋偃畫松,以屈曲見奇,畫直幹松就難以顯示出他畫技的長處,杜甫卻請求他“放筆為直幹”,這裏是説:你能縱筆畫直乾的松樹嗎?強人所難,戲之也。也可見兩人交情深厚。全詩別無“戲”意,直到結句才照應題上的“戲”字。
題畫詩最基本的藝術要求是,詩人應當進入畫的實境中,把繪畫美轉化為詩藝美。此詩開頭四句和結尾五句,從《雙松圖》的藝術效果着筆,渲染韋偃畫藝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詩人的極大興致,出絹求畫。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寫《雙松圖》的畫面,畫的實境是雙松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繪雙松宛轉盤曲之態、煙霞風雲之變,着力表現松的奇崛之美;後四句,描摹松下老僧瀟灑脱俗的神情,着力再現人物的靈異之美。松之奇崛和僧之靈異,融為一體,構成整幅《雙松圖》的繪畫美。詩人用詩的語言再現了它們,造成了奇峭的詩境美。 [4]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名家點評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韋、畢、李之畫,今皆不存,賴詩以傳。內“白摧朽骨龍蛇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天造險語,盡古松奇怪之狀。
明·鍾惺《唐詩歸》:樸得妙(首二句)!幽事妙語(“松根”句)。忽忽通禪(“偏袒”二句)。於幽寂後不妨入此一段老放,若全是此則粗硬矣(末二句)。
明·王嗣奭《杜臆》:起來二句極寬靜,而忽接以“絕筆長風起纖末”,何等筆力!至於描寫雙松止四句,而冥思玄構,幽事深情,更無剩語。後入“胡僧”,窅冥靈超,更有神氣。《通》雲:“白摧”一句,言畫之枯淡處。“黑入”句、言畫之濃潤處:此聯超邁奇古。
清·賀貽孫《詩筏》:少陵詩中如“白摧朽骨龍虎死”等語,似李長吉;又“葉裏松子僧前落”,“天清木葉聞”等語,似摩詰。
清·張謙宜《繭齋詩談》:“白摧朽骨龍蛇死”,説下面突出之根;“黑入太陰雷雨垂”,説上面直起之梢:誰有此雄健沉鬱之力!聲勢色澤,謖謖驚人,題畫作此等語,所謂不經人道也。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突兀起,不妨下接,如“堂上不合生楓樹”,下接“聞君掃卻赤縣圖”是也;平調起,必須用驚語接,如“天下幾人畫古松”,下接“絕筆長風起纖末”是也。學者於此求之,思過半矣。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首四句,總統贊之。次四句,細摹其狀:“裂皮”、“回枝”,寫出體幹,“白摧”,寫枯梗拗折處。“黑入”寫風針蓬忪處。又次四句(“松根”句等),點綴法。“無住著”,神理都現;“僧前落”,空寂蕭然。末五句,於諸題畫詩,結法又出一奇,與“心乎愛矣,遐不謂矣”,同一意境,蓋傾倒之極也。
清·楊倫《杜詩鏡銓》:冥思玄構,畫者不及此。起法義別。寫入定僧宛然(“葉裏”句下)。老筆奇氣,足排萬人。
清·趙翼《甌北詩話》:《韋偃畫松》之“白摧朽骨龍蛇死、黑入太陰雷雨垂。”······皆題中本無此義,而竭意摹寫,寧過無不及,遂成此意外奇險之句,所謂“十二三分”者也。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白摧”二語鍛鍊,奇句驚人。此詩每句有千鈞之力,淺者豈能學之。 [5]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6]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22
  • 2.    王新龍.杜甫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104-105
  • 3.    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 4.    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99-300
  • 5.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013-1014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