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略生態管理

鎖定
戰略生態管理是一個系統管理,不僅包括企業自身將採取的戰略,而且還包括對整個戰略生態系統的識別、規劃、實施、評價和自我更新等進化過程的管理。而戰略生態系統則是由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或戰略環境所形成的,它是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構成的集羣,是一種複雜的生態系統。
中文名
戰略生態管理
特    點
考慮自身利益和生態系統整體利益

戰略生態管理範圍

它涵蓋的範圍很廣,包括了影響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所有方面,諸如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廣義競爭環境、行業競爭環境、信息環境、全球環境、自然環境等。

戰略生態管理管理特點

戰略生態管理與傳統戰略管理相比,主要有如下特點:
1、戰略生態的目標既要考慮自身利益,也要考慮生態系統的整體利益。戰略生態不僅是傳統意義上在本行業內部的風險共擔,旨在尋求生態協同,有利於減少整體內耗和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它包括了從長遠利益和大局考慮所創建的提供可持續盈利機會的各種新的戰略生態聯盟。只有通過資源和責任共享,才能維持企業可持續的盈利發展。
2、戰略生態建設與投資範圍已超越“企業是獨立、自治的實體”,它包括對核心生態系統和整個生態系統兩方面的投資。為此,企業在建立核心能力,培育核心生態圈的同時,還必須瞄準廣闊的機會環境,爭取領導建立最有利的戰略生態系統,佔優勢的新的生態系統可能是由延伸到幾個不同行業的組織網絡所構成,與相似的網絡競爭,並擴展到其他行業。
3、戰略生態超越了在定義明確的產業中競爭的傳統戰略思維,強調技術、產業邊界發展與戰略生態系統的協同進化。由於技術和行業邊界的擴展,很難分清楚誰是競爭者、合作者、供應商還是顧客,在某個生態系統中聞所未聞的技術可能會改變整個生態系統.因而戰略生態強調生態進化和生態演替,建立與技術、環境的長期適應性。戰略生態與傳統戰略的主要特點,見表1:
比較項目
傳統戰略管理與思維
戰略生態管理與思維
戰略制定的基本單位
行業和公司是戰略制定的基本組織
戰略生態系統及生態共同體是戰略制定的
基礎組織
競爭性質與結果
你死我活、有你無我、有限的合作
協同進化,生物適應性
戰略中心
企業自身利益是中心議題
生態共同體的整體利益和公司在生態系統
中的競爭地位是中心議題
經濟行為的功能是公司內部管理良好
並取得行業裏的平均利潤
經濟行為的功能是公司管理構成戰略生態
系統中各種聯盟關係
合作範圍
傳統合作侷限在直接供應商和顧客,改
進傳統供應商和顧客關係,維持現存行
業或國家界限
合作擴展到所有參與者,並且不斷引進新的
參與者協同發展的共同體
競爭範圍
競爭主要存在於行業內不同公司或產
品之間
競爭存在於戰略生態系統之間及特殊生態
系統內部領導和中心之間進行
戰略管理的重點
培育核心能力,建立有利的市場地位
建立核心能力,培育核心生態系統和擴展生
態系統
技術假定與演化
本業之外的技術對企業的影響微乎其
現在,各種技術時時彼此交錯,在某個企業
裏聞所未聞的技術正改變整個產業
行業假定與邊界
行業結構固定不變
許多產業正在走向整合,其邊界在不斷模
糊,許多已經消失
競爭對手的確定
把行業內公司作為直接競爭對手
現在很難分清誰是競爭者,隨着傳統行業分
界線逐漸瓦解,許多公司發現正與許多不大
可能面對的對手進行着激烈的競爭
戰略的性質
靜態
動態

戰略生態管理主要過程策略

隨着傳統行業邊界的消失,實用的競爭方法不在產品方面,而是在建立新的生態系統模式方面超過競爭對手。戰略生態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戰略範式,其主要過程如下如圖《戰略生態管理過程》所示:
戰略生態管理過程 戰略生態管理過程
1、企業的資源和能力分析
這是選擇合適網絡節點、成功構建戰略生態系統的前提,也有助於認清企業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貢獻和收益,增強企業作為網絡節點的吸引力。通過企業內部資源和能力的識別和評價,使企業在價值鏈的各項活動中的能力及其作用一目瞭然,這樣既可有助於將自身的能力和資源集中於現有的企業核心能力中,也可吸引其他組織加入到企業的戰略生態系統中完成價值鏈的其他活動,實現企業內部核心能力與外部優勢資源和能力的整合,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現有核心能力,同時也可明確培養新的核心能力和提升企業現有核心能力的方向,以增強企業在生態系統中的未來吸引力。
2、戰略生態系統分析
戰略生態管理模式強調生態系統資源和關係資源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必須整合外部力量來培養和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發揮自身的核心能力槓桿作用。利用戰略生態系統理論,對嵌人生態系統的各種關係進行互動關係網絡分析,克服傳統戰略僅從企業外部產業分析或從企業內部核心能力分析的缺陷。保證企業的內部能力與外部能力達到良性互動,實現企業社會價值最大化。重點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企業與生態系統內部各關係元(包括消費者、中間商、供應商、競爭對手、其他產業的企業、其他利益相關者等)之間的關係以及關係元之間的關係,確定各種關係作用對企業核心能力培養、保持和提升的影響程度,尋找和發現合作的機會和方向。
(2)核心生態系統與擴展生態系統的構成,以及競爭位勢和階段等。
(3)同類生態系統的數量,非同類競爭或合作生態系統的數量、存在形式等。
(4)分析、判斷本企業身處哪個戰略生態系統,在該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等。
(5)對戰略生態系統的規模、多樣性、收益性、穩定性、擴張速度、擴張潛力、生態系統構成要素質量、生態系統發展階段以及社會效益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3、技術發展和市場走勢分析
由於技術發展、需求和政策變化。任何戰略生態系統的建立都不可能一勞永逸。都必然要面臨兩個進化結果:一是生態系統逐漸不適應需求的變化,或因為技術發展使原有生態系統落後而被新發展的戰略生態系統所替代。二是生態系統成員,特別是系統中核心企業羣進行創新,建立起生態系統未來發展所需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產品,以此為基礎實現自身戰略生態系統的協同進化或升級,不斷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客户價值,實現戰略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
戰略生態系統進化分析有以下幾種思路:分析圍繞生態系統的各種潛在的子生態系統,努力建立該子系統以鞏固現有生態系統;通過建立與子生態系統的緊密聯繫,利用它們在鄰近領域中發現新的機遇、開拓新的領地;通過發現創新價值的有些方面,努力尋找參賽者尚未佔領或形成堡壘的小生態領域;通過各種資源和能力的結合,發現一些尚未認識的子生態系統。所有這些都離不開技術預見與市場走勢分析。因此,要保持戰略生態系統的旺盛生命力,而不至於衰退或老化,直至消失,企業必須在把握自身及生態系統資源和能力基礎上,深刻分析技術發展和市場走勢,建立技術預見和產業先見,把握戰略生態系統進化與演化發展方向。
4、制定戰略生態規劃
戰略生態規劃是在生態系統進化方向指導下,按照戰略生態系統總體規劃要求,對生態系統的生態要素(各種利益相關者羣體及影響因素)的目標、程序、內容、方法、結果、實施對策全過程進行的企業戰略生態綜合體的規劃。戰略生態規劃應遵循整體優化、協調共生、功能高效、趨適開拓、生態平衡等原則。
具體講,戰略生態規劃應包括以下內容:制定戰略生態 系統建設總目標;生態系統的核心能力定位,制定發揮現有核心能力的槓桿作用與培育新的核心能力的戰略生態系統內外資源和能力的整合創新計劃;發現企業構建戰略生態系統的機遇、方向和潛在的合作力量,有效地制定企業和戰略生態系統計劃,包括新建、擴大、維持、重組,以及核心生態系統與整個生態系統建設計劃;企業個體在戰略生態系統中的位置(生態位)選擇與企業在生態系統中要達到的目標及其戰略計劃;本戰略生態系統與同類戰略生態系統、非同類戰略生態系統的競爭與合作計劃。
5、戰略生態建設與管理
戰略生態系統建設與管理就是對戰略生態規劃的具體實施,其目標是企業本身與整個生態系統的核心能力的不斷提升和拓展,實現共同發展。而企業核心能力從本質上來説是整合生態系統內外隱性知識的集合。因此,戰略生態管理過程實質就是企業如何管理好生態關係網絡,實現資源和技能共享,並通過整合創新不斷提升或拓展核心能力,提高企業和生態系統整體績效。
戰略生態系統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整個管理過程的關鍵是處理好學習、信任和網絡信息管理的關係。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戰略生態系統要轉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形成有效的網絡學習機制;強調生態系統內食物鏈上各節點的互動合作,形成相互信任機制;利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戰略生態管理信息系統
6、戰略生態系統的評價與發展
戰略生態系統體現了一個生態系統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生命維持及升級體系,其狀況決定了這個生態系統的生命力與競爭力。戰略生態系統的狀況可以由生態系統的規模、多樣性、收益性、穩定性、擴張速度、擴張潛力、生態系統構成要素質量、生態系統發展階段以及社會效益等指標加以衡量。
規模是描述戰略生態系統狀況的重要指標,它可以由產品的覆蓋範圍、產品生產規模、生態系統各級成員的數量等指標加以衡量;收益性是指戰略生態系統各級成員在該生態系統中的收益狀況,可由生態系統近幾年經濟總量、利税額表示;穩定性是指戰略生態系統的長期獲益性、長期成長性以及抗環境干擾能力,可由核心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表示;擴張速度是指生態系統的經濟總量增長率、市場佔有率、市場覆蓋率的擴大速度以及利益相關者羣體數量的增加速度;擴張潛力是指市場容量的大小、產品或服務的市場飽和度以及競爭強度;系統構成質量是指產品市場競爭力,核心企業實力,中間商的質量狀況,供應商的實力及其經營狀況,客户對生態系統中最終產品或服務價值的認同度與需求度,生態系統與政府、媒體、金融機構的關係等;生態系統的發展階段是指生態系統在市場中的地位及市場控制能力;社會效益狀況是指戰略生態系統從社會角度衡量的趨勢符合性、間接效益大小以及資源節約與再生性。

戰略生態管理基本結論

戰略生態管理是解決戰略環境複雜性升級、適應網絡經濟時代的新的企業戰略管理模式和思維邏輯。它超越了傳統戰略思維的藩籬:行業固定不變、過分關注直接競爭對手、把公司看作“獨立、自治的實體”,以及僅僅考慮自身利益等方式來研究企業競爭戰略。戰略生態管理強調在制定和實施企業戰略中充分考慮整個生態系統及成員的利益,強調瞄準廣闊的機會環境,爭取建立最有利的戰略生態系統,佔優勢的新的生態系統可能是由延伸到幾個不同行業的企業價值鏈所構成,他們將與同類或非同類戰略生態系統競爭,並擴展到其他行業。
總之,戰略生態管理是一種全新戰略管理範式。它有助於克服傳統戰略管理理論的缺陷,提高戰略認識,指導企業選擇更科學的戰略行為和競爭手段;有利於企業適應網絡經濟發展與競爭;有利於增強企業利用新技術的彈性;有利於建立企業對戰略環境的長期適應性和生態進化能力,實現企業和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