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靠

鎖定
無厘頭的語言,表示發泄不滿、或者驚奇,驚訝,驚喜,以及無所謂的口氣。“我靠”這詞的流行與周星馳所主演的《大話西遊》有着密切聯繫。現常用於網絡聊天口頭禪等。
中文名
我靠
外文名
Cor
性    質
俚語
相    關
“我去”等

我靠詞語探源

我靠”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説法。
1、cor是英文裏面的表示驚訝的詞!發音同“靠” 。
2、北方某些地區“靠”發音同“操(肏)”,因語音變化,故同義不同音。
3、我靠起源於1995年拍攝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當紫霞為救至尊寶而最終死在他懷中時,周星馳同學用“我靠”這兩個字表現了內心無以言表的憤怒與悲傷。也就是從這裏開始,我靠流行於大江南北!
4、“我靠” 為閩南語中的 “我哭”,閩南話(台語)的對話中,經常會説 “靠背”,翻譯過來就是 “哭爸” 的意思,就是很衰,哭老爸,喪父的意思。表達的是一種很倒黴的狀態。八九十年代,港台電影流入大陸,特別是周星馳的電影,其國語配音多為台灣人配音,比如周星馳常常就是石班瑜配音的,所以確實經常有閩南語穿插,產生搞笑效果,周星馳也學閩南語演員,説 “靠背”,“我靠”,因此變成流行語
我靠”也作“哇靠”,“哇”,音譯詞,即閩南語中的“我”。
從“我靠”詞語出現的語境和表達意願來分析,第三種來源的表述更為貼切。同時“我靠”一詞僅出現在周星馳電影的國語配音中,考慮影片國語配音為了貼近北方人語言習慣而做出的意譯改動,第三種解釋更為貼近。“靠”又音同河南話中的“尻”。而該詞由於是自學生中間流行開來,源自缺少使用環境的英文俚語或晦澀的外來詞彙的可能性極低,第一二種解釋更多是少數人的臆斷或對英語言文化滲透的慣性思維。

我靠演化流變

再分析一下“我靠”在社會中的發展變化
青少年及大學生羣體中的發展特點。
這個羣體的特點就是認同更多的來做周圍的同學朋友而不是家庭。因而,個體的喜好往往受到羣體偏好的影響。周圍的同學都説“我靠”,你不説就感覺很難融入環境。如果你也講“我靠”就很容易被羣體接受和認同。
這個羣體喜歡追求個性,但價值觀不成熟,所以往往通過捕捉社會的流行元素來裝飾自己,以顯示自我。“我靠”這個口頭語就是這個羣體標記自己的一種文化符號,因而被羣體中的個體廣泛接受。
流行羣體
80後女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羣體。這個羣體較前代女生更為大膽,也更加無視社會對女生的成見,敢於更直接地表達情緒,挑戰男生的特權。但是,如果真像男生張口閉口“我X”,到底不雅,粗鄙難堪。“我靠”就成了一個很好的替代品。這樣既可以像男生一樣顯拽,又不失淑女的風度,妙得很。
所以,“我靠”在這個羣體中的流行,不是因為其特殊的文化符號,而是現實的替代意義,也就不會隨着這個羣體年齡的增加而很快淡出,會在這個羣體中存在稍長一些時間。

我靠使用特點

雖然“我靠”一詞在90後、00後使用得比較多,特別是網絡上,論壇、小説、QQ中時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