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

鎖定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為地方性非公募基金會,基金會宗旨: 聯絡國內外社會團體和個人,為繁榮和發展成都市社區文化建設和教育事業籌集資金,提供資助。基金會業務範圍:資助社區科技、文化、教育建設;資助社區貧困學生;開展促進社區發展進步的社區活動。
基金會公和二字,取義“天下為公 人生惟和”。2010年01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
中文名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
建設地域
成都
組織性質
地方性非公募基金會
主要職責
為繁榮和發展成都市社區文化建設
成立時間
2010年1月10日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基金會簡介

公和基金會由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與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共同設立,公和二字,取義“天下為公 人生惟和”。
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旨在普及社會工作知識,培養社工人才,宣傳社工理念,開展社會工作本土化的試點、教育、科研工作,培育不同類型的社工基層組織,開展社工專業服務活動,為發展社會工作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2010年01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成都第一個面向社區的基金會,旨在聯絡國內外社會團體和個人,為繁榮和發展成都市社區文化建設和教育事業籌集資金、提供資助。 [1]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建設宗旨

聯絡國內外社會團體和個人,為繁榮和發展成都市社區文化建設和教育事業籌集資金,提供資助。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業務範圍

資助社區科技、文化、教育建設;資助社區貧困學生;開展促進社區發展進步的社區活動。 [2]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公和理念

公,乃天下為公,倡導公正、公民、公義;和,乃人生惟和,倡導和平、和睦、和心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2010年01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作為成都第一個面向社區的基金會,該機構承擔着為發展全市經濟文化建設提供資助的責任。
公和基金會為民間自願發起的非公募基金,在四川省民政廳註冊登記,旨在聯絡國內外社會團體和個人,為繁榮和發展成都市社區文化建設和教育事業籌集資金、提供資助。 [3]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理事成員

理事會顧問
何道峯: 中國扶貧基金會 常務副會長
許善達: 全國政協委員 前國家税務總局 副局長
何華章: 成都市委常委 宣傳部長
理事長
陳 建: 江河山川(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董事長
理事
項 雷: 泰磬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朱 斌: 天鴻安信房地產開發公司 總經理
王少蘭: 均天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董事長
林榮強: 信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王志東: 新浪網創始人 點擊科技 董事長
巍 子: 巍子藝術工作室 著名演員
張海濤: 中信資本總經理
阿 來: 四川作協 主席
李亞偉: 香積廚 著名出版人
郭曉鳴: 四川省政府科技顧問團 顧問 副院長
羅共和: 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 北京傳媒學院 院長
黃 柯: 著名美食家 重慶形象大使 北京晨報公選的“四川好人”
趙 野: 著名策劃人
江 天: 國際美食家
翁永曦: 成幼園 園長
劉其福: 宏義集團 副董事長
蔡 昉: 全國人大常委 中國社科院人口所所長
陳 凡: 中國政策研究會 副秘書長
官建文: 人民網副總編
陳宗冰: 原青年參考報 社長
盧小飛: 中國婦女報社 總編
劉小鋼: 中國獅子會副會長
樓申光: 大中集團投資顧問
顏 繼: 建寧投資公司總經理
萬平國: 中國國際信息戰略 中心主任
劉峙宏: 宏義集團 董事長
周洲: 天創數碼集團 董事長
吳峯燁: 新海投資集團 董事長
沈寧晨:
肖躍進:
執行理事
野夫
監事
王 忠
趙 昕: 華瑞實業集團 董事長
李遠學 [4]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基金會的名稱是 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
第二條 本基金會屬於 非公募。
本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範圍是: 全國 。
第三條 本基金會的宗旨: 聯絡國內外社會團體和個人,為繁榮和發展成都市社區文化建設和教育事業籌集資金,提供資助。
第四條 本基金會的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 200 萬元,來源於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願捐贈。
第五條 本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四川省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是 成都市委宣傳部
第六條 本基金會的住所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11號體育局大樓三層。
第二章 業務範圍
第七條 本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
(一)募集資金,資助成都市社區科技,文化,教育的建設;
(二)扶持成都市社區的教育和資助社區貧困學生。
(三)其他 促進成都市社區發展進步的社會活動;
第三章 組織機構、負責人
第八條 本基金會由 7 名理事組成理事會。
本基金會理事每屆任期為 1 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第九條 理事的資格:
(一) 認同基金會宗旨;
(二) 熱心本基金會從事的社會公益事業;
(三)對本基金會提供包括資金捐助的各種資助;
第十條 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第一屆理事由業務主管單位、主要捐贈人、發起人分別提名並共同協商確定。
(二)理事會換屆改選時,由業務主管單位、理事會、主要捐贈人共同提名候選人並組織換屆領導小組,組織全部候選人共同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
(三)罷免、增補理事應當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四)理事的選舉和罷免結果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一條 理事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
(一) 選舉權、 被選舉權;
(二)表決權;
(三) 建議權 、 批評權和監督權;
(四)獲得本基金會服務的優先權;
(五)符合本基金會章程的其他權利。
義務:
(一) 履行章程的義務;
(二) 執行決議的義務;
(三) 承辦委託事務的義務;
(四) 維護本會聲譽的義務;
(五) 符合本基金會章程的其他義務。
第十二條 本基金會的決策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選舉、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決定重大業務活動計劃,包括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四)年度收支預算及決算審定;
(五)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七)決定由秘書長提名的副秘書長和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聽取、審議秘書長的工作報告,檢查秘書長的工作;
(九)決定基金會的分立、合併或終止;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三條 理事會每年召開 2 次會議。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負責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議,必須召開理事會會議。如理事長不能召集,提議理事可推選召集人。
召開理事會會議,理事長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體理事、監事。
第十四條 理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理事會決議須經出席理事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出席理事表決,2/3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選舉或者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章程規定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
(四)基金會的分立、合併;
第十五條 理事會會議應當製作會議記錄。形成決議的,應當當場製作會議紀要,並由出席理事審閲、簽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致使基金會遭受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第十六條 本基金會設監事 2 名。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
第十七條 理事、理事的近親屬和基金會財會人員不得任監事。
第十八條 監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監事由主要捐贈人、業務主管單位分別選派;
(二)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工作需要選派;
(三)監事的變更依照其產生程序。
第十九條 監事的權利和義務:
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基金會財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
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税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基金會章程,忠實履行職責。
第二十條 在本基金會領取報酬的理事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1/3。監事和未在基金會擔任專職工作的理事不得從基金會獲取報酬。
第二十一條 本基金會理事遇有個人利益與基金會利益關聯時,不得參與相關事宜的決策;基金會理事、監事及其近親屬不得與基金會有任何交易行為。
第二十二條 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從理事中選舉產生。
第二十三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本基金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二)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週歲,秘書長為專職;
(三)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擔任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一)屬於現職國家工作人員的;
(二)因犯罪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正在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
(四)曾在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基金會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且對該基金會的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基金會被撤銷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條 擔任本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以及外國人,每年在中國內地居留時間不得少於3個月。
第二十六條 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每屆任期 5 年,連任不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超屆連任的,須經理事會特殊程序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為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間,基金會發生違反《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本章程的行為,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相關責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職,導致基金會發生違法行為或基金會財產損失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個人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基金會簽署重要文件;
本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在理事長領導下開展工作,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組織實施基金會年度公益活動;
(二)擬定基金會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報理事會審批;
(三)協調各機構開展工作;
① 主持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理事會決議;
② 組織實施基金會年度公益活動計劃;
③ 擬訂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④ 擬訂基金會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報理事會審批;
⑤ 協調各機構開展工作;
⑥ 提議聘任或解聘副秘書長以及財務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⑦ 提議聘任或解聘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⑧ 決定各機構專職工作人員聘用;
⑨ 章程和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權;
第四章 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九條 本基金會為非公募基金會,本基金會的收入來源於:
(一)自然人、法人自願捐贈;
(二)其他組織自願捐贈;
(三)投資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條 本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挪用。
第三十一條 本基金會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使用財產;捐贈協議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議的約定使用。
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用途時,基金會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第三十二條 本基金會財產主要用於:
(一) 資助成都市社區科技,文化,教育的建設;
(二) 扶植成都市社區的教育和資助社區貧困學生;
第三十三條 本基金會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是指:
(一)一次性捐贈在100萬元以上的捐贈活動;
(二)一次性投資在200萬元以上的投資活動;
(三)其他理事會認為對本基金會影響重大的活動。
第三十四條 本基金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本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基金餘額的8%。
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第三十五條 本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序。
第三十六條 捐贈人有權向本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應當及時如實答覆。
本基金會違反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會遵守捐贈協議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議。
第三十七條 本基金會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議,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會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議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議情形的,本基金會有權解除資助協議。
第三十八條 本基金會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本基金會接受税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税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三十九條 本基金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出納。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四十條 本基金會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業務及會計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會對下列事項進行審定:
(一)上年度業務報告及經費收支決算;
(二)本年度業務計劃及經費收支預算;
(三)財產清冊。
第四十一條 本基金會進行年檢、換屆、更換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四十二條 本基金會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年度檢查。
第四十三條 本基金會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後,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佈,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
第五章 終止和剩餘財產處理
第四十四條 本基金會有以下情形之一,應當終止:
(一)完成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基金會發生分立、合併的;
第四十五條 本基金會終止,應在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15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註銷登記。
第四十六條 本基金會辦理註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會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註銷登記;在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七條 本基金會註銷後的剩餘財產,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通過以下方式用於公益目的:
(一)繼續用於與本基金會相關的公益活動;
(二)捐贈給其他的公益基金組織;
無法按照上述方式處理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組織捐贈給與本基金會性質、宗旨相同的社會公益組織,並向社會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四十八條 本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報登記管理機關核准。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九條 本章程經2011年1月14日理事會表決通過。
第五十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理事會。
第五十一條 本章程自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