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

鎖定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坐落在四川省內江市的梅家山。
為紀念十萬築路民工的歷史功績,緬懷築路英雄,當時的西南鐵路局撥款,委託地處成渝線中心段的四川內江市承建“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次年在紀念堂前建立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 [1] 
中文名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
地理位置
內江市梅家山
類    別
紀念碑
開放時間
全天候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景點介紹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紀念堂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
紀念堂整潔明亮,文物圖片擺放有序。紀念館解説員劉學蘭説,1952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全線通車,為紀念十萬築路民工的歷史功績,緬懷築路英雄,當時的西南鐵路局撥款,委託地處成渝線中心段的內江市承修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
紀念堂坐南朝北,融合吸納蘇式建築風格,磚石木混合結構,平面呈‘工’字形佈局,設前廳、側室、門樓、大廳及舞台,建築面積833平方米。紀念堂於1953年8月21日開工,12月10日竣工。 [1]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紀念碑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
次年春,於堂前40米處建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碑高14米,碑身正面隸體陰刻“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二級碑座正面鐫刻毛澤東同志題詞,與成都人民公園“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遙相輝映,濃縮記載了四川人民數十年保路、築路的歷史風雲和不朽功績。 [1]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歷史背景

成渝鐵路是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為紀念十萬築路民工的歷史功績,緬懷築路英雄,當時的西南鐵路局撥款,委託地處成渝線中心段的四川內江市承建“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
在梅山公園廣場,高高聳立的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十分顯眼,這是迄今我國境內唯一一座紀念民工的建築。碑座上刻有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的祝詞: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
截至2013年初,成渝鐵路已通車61年,紀念堂、紀念碑也修建了60年,一些建材已損壞,碑石已風化,這種現象引起了市住建局的高度重視。經過市住建局報告,市委、市政府決定對紀念堂、紀念碑進行修復。
負責紀念堂修繕工作的梅山公園主任陳紅告訴記者,自2014年8月以來,市財政累計投資80多萬元,對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進行全面修繕。“經過一年零3個月的努力,於今年11月13日完工。”陳紅説,修繕工作做到了修舊如舊,維持原貌。
1952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舉行通車典禮,當扎着彩花和紅綢的機車緩緩駛向重慶火車站,鐵軌兩旁的人羣沸騰起來。大量的珍貴史料和圖片,反映了成渝鐵路從清朝修建到民國半個世紀沒有完成的工程,新中國只用了兩年就修通的真實故事。 [1]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紀念意義

成渝鐵路通車兩個月後,為了紀念15萬民工修築成渝鐵路,緬懷在築路中獻身的平民英雄,西南鐵路工程局決定在“地處成渝中心的內江市(現市中區)”修建築路民工紀念堂。
在陳列室裏看到,裏面擺放了許多當年民工們用過的土碗、馬燈、口盅、鋤頭等,還有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通車紀念章。陳列室裏有很多圖片資料,反映那時成羣的民工是披着蓑衣在幹活,用鋤頭、籮筐、扁擔、竹筐等簡陋工具,在鐵路上忙得熱火朝天。 [1] 

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人文展事

修建成渝鐵路時,有很多工人來自外省,通車後他們就再沒有返回老家,而是紮根內江,當了一名鐵路工人。解説員劉學蘭講述,這次重新開館那天,來了很多市民參觀,其中有不少是當年修建成渝鐵路的工人“孫”字輩後代。其中一位姓張的中年人説:“我很小就聽爺爺講過,爺爺是椑木鎮的人,當初修建成渝鐵路很苦,大家都是帶着鋤頭、蓑衣、扁擔和一牀爛棉絮,來到了成渝鐵路工地上,成了築路大軍的一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