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本管理諮詢

鎖定
成本管理諮詢,是指以成本管理活動為對象,以調查、分析、改善企業的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狀況為主要內容的諮詢。成本管理諮詢的目的在於幫助企業改善成本管理,降低產品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成本管理諮詢應從對企業的成本水平分析開始,找出差距和問題,然後對企業成本的形成過程和成本管理的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價,找出轉換機能和管理職能上存在的問題,即成本水平不佳的原因,最後提出糾正措施和建議。
中文名
成本管理諮詢
對    象
成本管理活動
主要內容
調查、分析企業的成本計劃等

成本管理諮詢發展

成本管理諮詢是指以成本管理活動為對象,以調查、分析、改善

成本管理諮詢成本分析

企業成本水平分析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分析企業總的成本水平;
二是分析各戰略經營領域的成本水平;
三是分析各戰略經營領域中主要單位產品成本的水平。
企業總成本水平的分析
分析評價總成本水平,是把企業實際總成本計劃成本,以及同行業的先進成本水平作比較,然後再對構成總成本的各要素進行分析,尋找主要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的主要成本指標有企業產品總成本和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降低率,影響因素的分析,通常可以從產品產量的變動、產品品種結構的變動、單位產品成本的變動三個因素來分析。
通過產量、產品結構和單位產品成本變動對成本水平影響的分析,可以確定影響企業成本水平的主要因素,從而提出相應的措施或進一步作分析。不過,這裏產量和產品結構的變動,是屬於經營計劃管理上的問題,而單位產品本變動則是成本管理的問題。因此,還要深入分析單位產品成本的構成和變化情況。
各戰略經營領域成本水平的分析
分析各戰略經營領域的成本水平是確定其經營資本利潤率的基礎工作,是制定企業戰略不可缺少的依據。當企業組織機構的設置,特別是財務會計帳簿的設置與戰略經營領域結構比較一致時,分析工作比較容易進行。否則,分析的難度比較大。我國缺乏戰略意識的企業一般不進行這種分析;既便是戰略意識比較強的企業,多數還沒有在財務的成本管理工作中作這種努力。因此,分析時,諮詢人員需要取得財務人員和有關人員的充分理解與支持,儘量運用已有的成本數據作推算。分析時要特別注意:
(1)企業的營業費用(生產製造費、銷售費用企業管理費等)在各經營領域間的分攤是否合理?
(2)企業的營業外費用(貸款利息費、票據貼現費、有價證券出售等)在各經營領域間的分攤是否合理?
(3)企業的特殊費用(資產出售費等)在各戰略經營領域間的分攤是否合理?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分析
在經營領域結構複雜、產品品種眾多的企業,需要選擇重點分析對象。所謂主要產品,包括兩層含義:
(1)代表產品,即分析了該產品的成本後,就可推算出其他產品的成本情況;
(2)成本因素是成功關鍵之一,而該產品在戰略經營領域各品種中,對經濟效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不同的戰略經營領域有不同的主要產品。
分析單位產品成本存在的問題,是把實際成本水平與計劃成本目標、歷史最好水平,特別是同行業的平均水平與先進水平進行比較後,尋找重大的差距。分析工作可按成本項目展開,也可按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分類展開。分析時,要通過ABC排列圖,找到對單位產品成本影響最大的成本項目或因素,作重點分析。
判斷單位產品成本的問題,要抓住兩個環節,即實際成本是什麼,目標成本應該是什麼。如果通過抽樣核實,發現客户的實際成本數據不能反映真實情況,目標成本標準(包括各材料消耗定額、各加工工時定額、各費用標準定額等)又嚴重脱離競爭的形勢,諮詢人員需要進行親自測算。同時,在分析具體成本因素時,還要注意以下要點:
(1)材料費分析要點:
①是否具有控制實際消耗量和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意識、措施?
②是否研究過降低採購價格的措施?
③標準價格、消耗定額的計算方法是否妥當?
④庫存程度是否合理?
(2)工資費用分析要點:
①是否具有掌握實際工作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識及具體措施?
②工資比率的決定方法是否合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如何?
③標準工資和工時定額的設定方法是否妥當?
④是否作過必要的差異分析?
⑤多餘的二線人員是否進入一線工作?
(3)車間經費分析要點:
①車間經費預算編制的狀況如何?其預算是否有彈性?
②標準值的確定是否妥當?
③是否積極地控制實際發生的車間費用?
④在差異分析後是否作出必要的處理?
(4)企業管理費分析要點:
①管理費中各部分費用是否必要、是否合理?各部分費用的結構是否合理?
②管理費的預算和企業的需要是否平衡?
③管理費的使用是否嚴格按照預算執行?
④是否定期對實際使用中的差異進行分析、尋找原因,並提出必要的糾正措施?
如果要更徹底地瞭解影響成本項目的原因,還可以對管理費用的各個具體項目再作分析。

成本管理諮詢背景介紹

在工作中,您是否遇到過以下情形:
老闆經營思路與時俱進,對我們做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感覺壓力很大,但又不知從哪入手。
每個月結賬加班加點做出來一沓子成本分析報告,可是好像別的部門也不當回事,做成本分析的價值在哪裏?
説起降成本,別的部門都覺得是財務的事情,怎樣讓他們能重視呢?
業務部門做事情的時候沒有考慮對成本的影響,成本超支了,才來諮詢財務的意見,能不能把這個控制工作做在前面,把造成的損失降低些呢?
間接成本越來越多,怎麼合理分攤好像都不合適啊?

成本管理諮詢對象

會計經理、成本會計、財務分析人員、成本分析人員
需要控制成本的預算責任中心負責人

成本管理諮詢收益

構建全面的企業成本管理思維,尋求改善企業成本的有效方法
跳出傳統的成本控制框架,從公司整體經營的視角,更宏觀地分析並控制成本
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優缺點,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良現有的核算體系
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為決策者提供關鍵有效的成本數字支持

成本管理諮詢要點

企業成本模式與競爭優勢 [1] 
理解成本的構成及與自身工作的關係
選擇有利於成本控制的成本計算方法
通過成本分析有效控制成本
結合企業自身情況,找到成本控制關鍵點

成本管理諮詢成本的形成

企業的實際總成本、各經營領域的實際成本和名單位產品的實際成本均是在投入、轉換、產出過程中形成的。因此,要解決成本水平高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分析問題產生在轉換機
《項目成本管理》 《項目成本管理》
能的哪些環節。其分析過程如下: 第一步:描述與成本水平問題有關主要工作流程的現狀。
各部門、各項工作均有工作程序(例如:設計部門從新產品的經濟、技術可行性研究開始直至產品設計定型的流程,備件從接受訂貨、制定計劃,直至生產庫存、發運的流程)。無論工作程序是否符合制度規定,諮詢人員要了解工作過程實際是怎樣進行的,並用解析分析法予以客觀描述。
第二步:判斷工作流程中造成成本問題嚴重的關鍵環節。
諮詢人員會發現工作流程中的許多問題。這時,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造成重大成本問題的關鍵環節上,説明是什麼活動、什麼時間以及由哪些崗位、哪些人、怎樣造成的;説明該問題與流程的上游“供應者”有什麼關係,對流程的下游“用户”造成了什麼影響。
第三步:研究改進轉換機能,降低成本的措施。
其基本方法是運用價值工程的方法於工作流程和工作成果的分析。具體分析關鍵環節的要點如下:
(1)描述部門功能。
①該部門在組織機構中處於何地位?
②該部門由哪些工作人員組成?其人數與姓名?
③該部門承擔的任務或功能有哪些?
④該部門的每項功能需要多少時間來完成(以人/年計算)?全部功能需要多少時間來完成?
(2)描述部門各功能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①每個功能各由哪些活動組成?活動方式是什麼?
②每個功能提供什麼產品或服務?
③每個功能的產品或服務向誰提供?哪些部門是其“用户”?什麼時間提供?頻率如何?
④每個功能與上游哪些“供應”部門發生聯繫?輸入要素是什麼?
⑤每個功能的承擔者是誰?其人數與姓名?所需用的工作時間是多少人/年?
(3)描述部門各功能的成本。
①每個功能的人工費用是多少?
②每個功能的設備、設施折舊費是多少?
③每個功能的辦公用品、辦公設備費用是多少,或材料、工具費是多少?
④每個功能的其他費用還有哪些?各多少?
⑤每個功能的年總費用是多少?
⑥部門各功能的年總費用是多少?
通過上述三項分析,該部門的功能、功能成本及服務狀況更具體清晰了。
第四步的工作則是組織該部門的工作人員與上游“供應者”、下游“用户”一起研究以下問題,並作出改進建議。
①“用户”需要什麼產品和服務?對現產品和服務需要作哪些改進?
②部門需要承擔什麼功能?哪些需要加強?哪些需要補充?哪些需要取消?哪些需要簡化?
③部門的功能成本如何降低?功能成本目標的上限是多少?降低率是多少?
對各種建議作歸納整理後,要吸收有關部門負責人蔘與改進建議的可行性及利弊評價,以取得意見的統一。作出決策後,要制定實施規劃,推動成本的關鍵部門切實解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從改變工作程序、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入手提高轉換機能的效率、降低成本,是大有潛力可挖的。但是,完全依靠當事部門人員設想改善方案,可能很難有突破和創新;而完全依靠外來人員(諮詢人員、企業其他部門)設想改善方案又容易遭到當事部門人員心理上的抵制。因此,將兩種力量很好地結合,使改善方案既符合工作的需要,又符合部門人員各自的追求,則是關鍵。

成本管理諮詢成本管理

當成本問題嚴重,由來已久,並有擴大趨勢時,就需要進行更深一層
成本管理諮詢 成本管理諮詢
的原因分析,即研究解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成本管理職能與戰略相聯繫的成本方針和戰術管理兩部分。後者包括預測計劃核算、分析、考核、獎懲等具體職能。在此概括為成本計劃與成本控制兩大職能。
成本方針分析
其分析要點如下:
(1)企業是否有明確的成本方針?正確否?
(2)企業是否規定了各戰略經營領域中具體的成本方針?正確否?
(3)企業的成本問題居於什麼戰略地位?是否恰當?
(4)企業是否確定瞭解成本管理的戰略重點?是否恰當?
成本計劃職能分析
成本計劃職能包括預測和計劃兩個方面。
(1)成本預測。其任務是掌握成本未來變化的趨勢,為成本計劃提供依據。成本預測工作通常採用各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對成本預測工作的分析要把握以下要點:①是否進行成本預測?②如果進行,預測的內容是否全面?③預測的方法是否科學、適用?④預測的人員素質是否適當?⑤預測的質量(與實際成本水平的差異)是否較好?
(2)成本計劃的編制是否符合科學的程序?成本計劃的科學編制程序是:預測單位產品目標成本?計算可比產品成本的降低率?測算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項目的降低率?測算、確定、修訂定額?核算單位計劃成本、編制企業的各項成本計劃?分解企業成本計劃,並落實到各部門、各車間?編制企業成本計劃。
(3)成本計劃體系是否完整?
(4)成本計劃的先進性如何?能否為企業職工所接受?
(5)成本計劃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為什麼會遇到這些問題?其中屬於計劃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問題佔多大比例?
成本控制職能分析
成本控制的任務是跟蹤成本形成過程,核算實際成本信息,對照成本目標和各定額標準發現偏差,分析重大偏差產生的原因,並提出糾正的措施。分析成本控制工作,要對成本控制的主要環節(事前、事中和事後)、程序、方法和效果進行評價,發現主要問題。
(1)對控制環節的分析。
對事前控制,主要應分析:①有無明確的目標成本(即控制標準)?②目標成本是否具有動態合理性?③各項標準和定額是否先進合理?通過分析,不但要找出問題,還要幫助企業正確地制定標準、定額。
對事中控制則應着重分析:①企業的產品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其成本的形成是否處於控制狀態?②成本形成過程中的信息能否及時反饋到控制部門?控制手段是否健全?其有效程度怎樣?③企業是否已建立了成本控制的責任體系?在發現成本形成過程中出現超標準、超定額、超計劃的偏差後,是否及時採取措施?對事後控制的分析,主要是檢查財務部門是否及時地分析偏差的原因,並使之和事前控制聯繫起來修正標準、定額,強化事中控制的措施。
諮詢過程中,往往從一件典型的成本失控事件出發,或從某個問題嚴重的產品或成本項目出發進行全過程分析,然後進行總的評價,提出改進意見。
(2)對成本核算的分析。成本核算是對實際發生的成本信息所進行的核算和計算,它是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礎。對它的分析,主要是對其準確性和及時性進行判斷、評價,並提出改進意見。對成本核算準確性的分析,須把握以下要點:
①成本核算的方法是否考慮到企業的生產類型和工藝特點?是否合理?
②各部門提供的原始成本資料是否準確?是否存在以計劃成本、估計成本、定額成本代替實際成本進行核算的現象?
③在核算成本時,對原材料的價格差異是否進行了合理的調整?
④待攤費用的分攤方法和期限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沒有攤入、隨意攤入等現象?
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法是否合理?
⑥各種產品的成本核算是否有互相混淆的現象?
⑦是否存在產品成本的結算期同產量、收入、消耗的核算和起止日期不一致的情況?
對成本核算及時性的分析,應把握以下要點:
①是否及時取得核算資料?
②是否及時結算有關帳目?
③是否按時提出準確的成本報表?
(3)對成本分析的分析。成本分析是進行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對比,判斷成本上升的關鍵因素,分析其原因,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的重要工作。對其分析評價,應着重以下要點:
①成本分析的質量如何?分析的深度和中肯性如何?是否能控制關鍵產品及關鍵成本項目?
②成本分析的效果如何?所提出的降低成本措施是否為領導採納?有關部門是否執行?
③成本分析的制度如何?是否定期進行?是否形成以財務部門為中心的多層次、多部門的成本分析體系?
(4)對成本考核的分析。成本考慮工作是成本的控制部門對各成本中心(或工作部門)完成成本計劃的情況進行檢查的工作。它與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工作有密切關係,而考核的結果為成本獎懲工作提供依據。對其分析評價,須把握以下幾點:
①考核的成本指標是否合理?這些指標是如何確定的?各單位應該考核的成本指標有哪些?是否處於應有的戰略地位?
②成本考核單位與被考核單位是否有利害關係?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之間是否有利害關係?考核者的素質如何?
③成本考核制度是否健全?考核工作是否嚴肅、公正?
在對各項成本管理職能分別諮詢之後,把這些結論綜合起來,可對整個成本管理狀況作出評價,提出改進意見。
在對成本管理狀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除應用上面提到的計算、分析方法外,還有變動成本法量本利分析法、價值功能分析法,以及迴歸分析法等成本預測方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