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漢語詞彙。
拼音:chénɡ dé
釋義:1、盛德。 2.成年人應有的品德。 3.成就品德。
- 中文名
- 成德
- 拼 音
- chénɡ dé
- 釋 義
- 成就品德
- 出 處
- 《易·乾》
成德基本釋義
編輯成德出處與詳解
編輯1、盛德。
①《易·乾》:“君子以成德為行。”
②《左傳·成公十三年》:“不穀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③唐 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幾八十,堅悍不衰,事可傳載,可謂成德。”
④宋 王安石 《樞密使張昪父惠贈太師可贈中書令制》:“積仁之慶,實在其子,終有成德,為吾宗工。”
2、成年人應有的品德。
3、成就品德。
②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左右前後,罔非正人,是以教諭而成德也。”
③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學校之中,惟以成德為事。”
- 參考資料
-
- 1. 成德 .百度[引用日期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