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事不説

鎖定
成事不説(拼音:chéng shì bù shuō)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八佾》。 [1] 
成事不説(成事:已經做過的事。説:解釋,談論)意思是對已經做過的事情無須加以解釋。現代漢語中多指對已經過去的事情不要再提起。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1]  [5] 
中文名
成事不説
拼    音
chéng shì bù shuō
反義詞
舊事重提
出    處
論語·八佾篇》
注音字母
ㄔㄥˊ ㄕˋ ㄅㄨˋ ㄕㄨㄛ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成事不説成語出處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八佾》:“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 
後世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成事不説”。 [1] 

成事不説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魯哀公對祭祀土地神這件事情非常重視。在國家遇到外敵侵擾而出兵打仗時,他也把土地神的牌位帶在身上。他認為土地神對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有着很強的支配作用,因而對它十分虔誠恭敬。既然要祭祀土地神,就需要替它立一個木製的牌位,而牌位用什麼木材比較好呢?這個問題卻難倒了魯哀公。 [2]  [3] 
有一天,魯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學生宰我找來,問道:“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麼木材最好呢?”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板栗木。” [2]  [3] 
後來,孔子知道了這件事,認為宰我的答覆非常荒唐,毫無根據,於是把他叫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孔子語重心長地對宰我説:“已經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釋了;已經做完的事,也不要再勸諫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要再責怪了。今後你説話一定要小心謹慎,尤其是在國君面前,更不能不懂裝懂。” [2]  [3] 

成事不説典故寓意

孔子的告誡,不但是對國君與宰我的告誡,對現代人也很有啓示作用。“已做過的事就不便解釋了,已完成的事就不能再去挽救了,已過去的事就不要再去追究了。”孔子為什麼要批評宰我呢?不管前人做的事情妥與不妥,都已成為歷史,不要再糾纏不放,應該着眼於現在,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給國君,而不要只看着前人的過失不放。 [4] 
“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孔子教導的,是一種明智的、務實的、豁達的人生態度。有了這種態度,人們就能坦然面對生活的不幸,坦然面對已有的失敗,就能走出昨天的陰影,開創新的生活,而不是陷入沮喪、懊悔、自責之中不能自拔。一個人,無論他的過去是多麼輝煌或者普通,那都已是歷史了,而願望如何美好,卻還未變成現實。對過去,我們無法改變,對未來,我們只能憧憬。人們真正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 [4] 
當然,“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不是説不需要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總結經驗是必要的。孔子也説過:“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的意思很清楚,“温故”是為了“知新”,總結歷史經驗是為了今天,而不是陷入昨天,陷在歷史的糾葛中走不出來。左邊可以無窮大,右邊也可以無窮大,而原點是座標的中點,也是世界的中點。只有積蓄過去的力量,在現在的一刻釋放,才能創造生命中的輝煌。 [4] 

成事不説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成事不説”意思是對已經做過的事情無須加以解釋。現代漢語中多指對已經過去的事情不要再提起。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1]  [5] 
  • 運用示例
北齊·魏收魏書·高閭傳》:“太和三年,出師討淮北,閭表曰:‘伏見廟算有事淮海,雖成事不説,猶可思量。’” [1] 
宋·王之道《得宮祠謝宰執啓》:“此而可忘,他亦何賴,雖成事不説,尚當驚木吹齏,然補過有終,更冀贈刀而遺帶。” [1] 
明·高攀龍《與歐陽宜諸》:“弟豈不知成事不説,但念公祖去後,天下更有何人開此口,知己難逢,有懷不盡。” [1] 
清·李汝珍《鏡花緣》六回:“‘成事不説,既往不咎。’我們原是各治水酒餞行的,還説我們餞行正文罷。” [1]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89
  • 2.    尹奎友,韓軍,叢海燕編著. 中國成語故事[M].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2007.08:52
  • 3.    雍曉茹,鹿傳林主編. 中國成語故事全集 上[M]. 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0.03:167-168
  • 4.    秦泉主編. 論語的智慧[M]. 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2014.03:83-84
  • 5.    成事不説的解釋|成事不説的意思|漢典“成事不説”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