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戈壁獸

鎖定
戈壁獸(Gobiatherium)是猶因他獸科的一類,生存於始新世中期的蒙古。它不像北美洲的猶因他獸或始王獸般有頓角或獠牙,相反它有很大的額骨及接近球狀的吻部。 由於戈壁獸缺乏猶因他獸科的大部份特徵,故它被分類在自己的戈壁獸亞科中,而一些學者更將之提升為戈壁獸科。
中文名
戈壁獸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動物綱
恐角目
猶因他獸科
亞    科
戈壁獸亞科
戈壁獸屬

戈壁獸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目: 恐角目 Dinocerata
科: 猶因他獸科 Uintatheriidae
亞科: 戈壁獸亞科 Gobiatheriinae

戈壁獸發現

羅氏戈壁獸化石(1) 羅氏戈壁獸化石(1)
2009年4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袁崇喜博士通過對熱河生物羣新發現的1件原始哺乳動物化石的系統研究,命名了中生代哺乳動物戈壁獸類1新種--羅氏戈壁獸,並對該發現的科學意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論文刊載於中國地質學會主辦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上。
羅氏戈壁獸化石(2) 羅氏戈壁獸化石(2)
新發現的化石頭骨和齒列在已知的戈壁獸類哺乳動物中保存得最為完整,且左右兩側的上、下齒列均保存較好,為戈壁獸類齒式的確定提供了確鑿的物證。全世界已發現的戈壁獸類,有的僅依據幾顆孤立的牙齒提出其齒式;有的因保存情況不好,提出的齒式又受到質疑。根據對新發現的羅氏戈壁獸的齒列的詳細研究,對以前因化石材料的不完整而導致的戈壁獸類哺乳動物齒式的不完善進行了修訂,確認戈壁獸類的齒式應為2-1-2~3-5/2-1-2~3-5。戈壁獸於產於遼寧北票陸家屯地區灰白色砂岩中,化石呈三維立體狀態保存。而在熱河生物羣其它化石點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均被壓扁為平面保存,通常僅能反映化石保存面的信息。
隨着越來越多的脊椎動物化石,特別是原始哺乳動物化石的產出,陸家屯化石點逐漸成為熱河生物羣又一個非常重要的化石產地,在中生代哺乳動物研究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戈壁獸發展歷史

戈壁獸吻部接近球狀 戈壁獸吻部接近球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遼寧西部及其鄰區晚中生代熱河生物羣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果,尤其是在鳥類起源及其早期分異、真獸類哺乳動物起源與早期哺乳動物的生態輻射、被子植物起源等研究方面獲得了許多重大進展。
全世界已發現的較為完整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化石非常稀少。近年來,熱河生物羣中共發現原始哺乳動物10屬11種,使該地區日益成為世界中生代哺乳動物研究的關鍵地區,也使中國的中生代哺乳動物研究步入了世界領先行列。
熱河生物羣已發現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中,戈壁獸是唯一亞洲北美共有的屬。戈壁獸的發現為中國發現的晚中生代哺乳動物特別是戈壁獸類與世界其它地區發現的哺乳動物的對比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化石證據。
就世界範圍來説,戈壁獸在地史上分佈多限於早白堊世中晚期。羅氏戈壁獸的發現,再一次從哺乳動物特別是戈壁獸的角度證明陸家屯化石層的地質時代為早白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