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懷城鎮

鎖定
懷城鎮原為懷集縣下轄鎮,2020年3月9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懷集縣懷城鎮、閘崗鎮,分別設立懷集縣懷城街道幸福街道,並作相應行政區劃調整。
撤銷懷集縣懷城鎮,設立懷集縣懷城街道。以原懷城鎮的石龍、車頭、揚名、三鬥、順崗、黃崗、眉田、龍西、譚勒、大象、羅龍、廟咀、富揚、譚舍、龍灣、共和、譚雲、利鳳等18個村委會和上郭、文化、永紅、永安、永光、育秀、山城、興賢等8個居委會為懷城街道的行政管轄範圍,面積171.74平方公里。懷城街道辦事處駐工業大道二路150號(原懷城鎮人民政府駐地)。
撤銷懷集縣閘崗鎮,設立懷集縣幸福街道。以原懷城鎮的懷高、盤寨、盤鳳、高鳳、蒼龍、梅石、木蘭、大梨、大龍、平南、昇平、永平、珠洞、高龍等14個村委會和幸福、河南、高第等3個居委會及原閘崗鎮的行政區域為幸福街道的行政管轄範圍,面積246.54平方公里。幸福街道辦事處駐閘崗大道六路2號(原閘崗鎮人民政府駐地);同時,為方便羣眾辦事,另在縣城河南片區新洲廣場(新洲國際博覽城)一樓設立幸福街道辦事點。
行政區域調整後,懷城街道的行政區劃代碼為441224001000,幸福街道的行政區劃代碼為441224002000。 [1] 
中文名
懷城鎮
外文名
Huaicheng Town
別    名
懷城
行政區類別
鎮(已撤銷)
所屬地區
肇慶市懷集縣
下轄地區
橫洞 龍灣
政府駐地
人民廣場則
電話區號
0758
郵政區碼
526400
面    積
336.24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數量
159083人(2017年) [2] 
氣候條件
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塔山文化公園 文昌塔
火車站
懷集高鐵站
車牌代碼
粵H
主要車站
懷集粵運客運站、城北站、城南站
主要中學
懷集中學 懷集第一中學
體育館
懷集縣體育館
撤銷時間
2020年3月9日 [1] 
撤銷改變
撤鎮設街道 [1] 

懷城鎮自然氣候

懷城鎮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年平均無霜期310天,降雨量1785毫米,平均日照1780小時,平均氣温穩定超過10℃天數為279天,大於12℃的有效積温為3500℃。

懷城鎮自然資源

懷城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資源豐富、擁有礦產資源鐵、鎢、鉍、黃金、水晶等30多種,生長在柑洞一帶的茶杆竹(釐竹)人稱鋼竹,馳名中外。懷城鎮自古就有“飛雲帽,雲羅柴,上郭蔗,下郭鞋、羅龍米羅,譚舍篩,柑洞竹,利鳳木,三鬥米,黃石腐竹,揚名地,盤寨谷”的諺言。

懷城鎮基礎設施

懷城城市化建設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
懷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交通方面:公路東經“懷陽線”上湖南,南沿“四連線”到廣州,西北“水谷線”經梁村、崗坪至廣西,全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訊方面:全鎮開通了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圖文傳真,在廣大農村都能接收到有線電視轉播;能源方面:水力資源豐富,建設有大象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500KW。

懷城鎮懷集縣體育館

懷城鎮 懷城鎮
懷集縣體育館位於縣城新城區,是該縣體育中心的的大型體育設施,也是該縣新城區的一個標誌性建築。據該縣體育局負責人介紹:懷集體育館館建築十分時尚現代,設計形態為人與天穹融為一體,取“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同時也體現了時尚與實用相結合的現代體育建築風格。全館佔地達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350多平方米,設有高級別籃球館、綜合訓練館、羽毛球館和其它功能室,擁有觀眾座位近3000個,可滿足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國內單項體育比賽需求,也可以為開展文娛活動等提供優質場所。

懷城鎮經濟發展

懷城鎮城市化建設
懷城鎮城市化建設(17張)
懷城鎮改革開放以來,懷城鎮乘東風,抓機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堅持走“以公路為主翼,主攻第二產業,拓展第三產業,帶動“三高”農業。使工業成堆頭有龍頭,農業成規模上效益,第三產業有廣度呈深度”的發展路子,促進了全鎮經濟的發展,2000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93085萬元,增長5.3%,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7460萬元,增長8.93%。
2017年,全鎮完成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1億元,其中完成增值税865.2萬元,地方税收入1.036億元,“兩税”收入同比增長6%;完成工業總產值42億元,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億元,同比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同比增長5%;完成爭取資金支持542.38萬元。 [3] 

懷城鎮農業

懷城鎮城市化建設
懷城鎮城市化建設(3張)
確立“山上山下一齊抓,區域佈局,突出重點,梯次發展”的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推進農業結構戰略的調整,使農業生產向商品化、基地化、現代化方向邁進,先後發展了蔬菜基地3000畝、優質谷基地20000畝、茶杯竹基地4500畝、雜竹基地2800畝、筍竹基地5000畝,松脂基地13000畝,豐產林基地3000畝。使全鎮逐步形成蔬菜、松脂、釐竹、優質谷、魚塘五大商品基地。2000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1908萬元,增長5.3%,實現農村人均收入3751萬元。

懷城鎮鄉鎮企業

積極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加大“雙引進”力度,藉助外力,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引進外商興辦了德福製衣廠,年產值500萬元;引進外資興建了一個鑄鋼廠,年產值300萬元;大力開發水力資源,建設了大象電站,並完成了二期技改擴建工程,裝機容量達1500KW,利用豐富的紅土資源和水力資源,在黃石線和柑洞線分別創辦了“紅磚走廊”和“竹子走廊”,分別年創產值6000萬元和5000萬元。2000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5552萬元,增長10%。

懷城鎮第三產業

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和區位優勢,實行以流通服務為重點,以交通運輸業、商業、旅業、飲食業為支柱,因地制宜,明確重點,放開搞活第三產業,使第三產業成行成業成特色。2000年,全鎮發展個體工商户1734家,買現第三產業產值11355萬元,增長21%。堅持開源節流,強化徵管,確保了財政税收穩定增長。2000年,全鎮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300萬元,創了歷史的新高。

懷城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21066
63953
57113
家庭户户數
27203
家庭户總人口(總)
114432
家庭户男
58131
家庭户女
56301
0-14歲(總)
36380
0-14歲男
19495
0-14歲女
16885
15-64歲(總)
77564
15-64歲男
41323
15-64歲女
36241
65歲及以上(總)
7122
65歲及以上男
3135
65歲及以上女
398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10318
159083人(2017年)。

懷城鎮工作內容

懷城鎮2009年重點工作
懷城鎮城市化建設
懷城鎮城市化建設(3張)
懷城鎮以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為契機,明確定位,先行先試,以爭創實施《規劃綱要》先行鎮的思想謀劃懷城新發展,把實施《規劃綱要》的措施結合到科學決策上來,轉化為解決問題、促進工作的實際行動。要圍繞縣委提出的“經濟要上去,人口要下降,社會要穩定,民生要確保”的目標,着力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發揮資源優勢,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充分利用和整合全鎮30多萬畝山地的優勢,在抓好原有1.5萬畝沙糖桔種植和年出欄3.5萬頭温氏肉豬養殖的基礎上,全力打造以高效釐竹產業基地為主的農林五大產業基地,以基地建設帶動品牌建設,以品牌效應帶動規模建設,促進農村經濟跨越發展,農民收入快速增加,努力促使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提高到5萬元。切實抓好農村扶貧“規劃到户,責任到人”工作,使貧困户脱貧致富。
二、實施“雙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住地處縣城、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區位優勢,以規劃建設的“三高一鐵”貫穿境內為契機,以縣產業轉移工業園為依託,積極實施“雙轉移”戰略,通過大力招商引資主動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和大西南的廣闊市場資源,着力推進資源型、技術與勞動密集型等產業,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着重抓好依靠我鎮閒置廠房引進南海客商投資800萬元興建的竹木加工廠和引進順德客商投資500萬元興建的綠色食品廠等大項目的落實。我鎮還規劃在廣賀高速公路出口處至貴廣鐵路懷集火車站旁,建設佔地面積3000多畝,前期投入資金5000萬元,可發展物流、製造、加工、商貿、服務等多種產業的鎮工業園。
懷城鎮城市化建設
懷城鎮城市化建設(3張)
三、抓好城鎮建設,大力發展城市經濟。以省批准我鎮為全省首批10個宜居城鎮創建指導點之一為切入口,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營造全民關注、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創建氛圍,着力加強對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抓好貴廣鐵路、二廣高速公路、污水處理廠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工作。充分利用新城區建設、碧桂園進駐、懷高地塊開發、廣賀高速公路即將建成通車的有利時機,抓好以物流、商貿、酒店、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大力打造城市經濟,增加地方財政税收,不斷壯大鎮級經濟實力。
四、抓好計生工作,確保實現升類目標。大力抓好人口計生層級動態管理責任制的落實,明確鎮、村幹部人口計生工作的任務和責任,嚴格計生工作獎懲和責任追究,做到了每月一考核、一獎懲,促計生經常性工作落到實處。着力開展創建“兩無”活動,全面掃清理“四術”庫存,加大查環查孕工作力度,大力開展社會撫養費徵收工作,努力爭取市計生幫扶工作組的支持,確保實現2009年度全鎮人口計生工作達到省二類地區水平的目標。
五、抓好維穩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圍繞“強綜治、創平安、促發展”的目標,採取強有力的工作措施,大力推進維穩信訪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明確做到領導、責任、人員三個到位,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協調聯動的局面。抽調有關鎮領導和職能部門負責人成立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完善各村、社區維穩調解機構,強化全鎮維穩工作隊伍建設。維穩工作做到經常化,始終保持工作不迴避矛盾,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矛盾,同時做到了逢會必講,逢訪必接,逢事必到,落實領導包案責任,逐個擊破信訪案。
懷城鎮
懷城鎮(5張)
六、創建省衞生村,着力建設“三個”家園。成立以鎮委書記為組長的創建省衞生村工作領導小組,每個創建點安排1個鎮領導、兩個鎮幹部和本村幹部負責跟蹤落實,同時每個創建點都成立村民創建理事小組,做到從鎮到村到創建點逐級加強領導,層級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充分調動當地羣眾的創建積極性,大力發動村民踴躍籌集資金和投工投勞。抓好資金的籌措和創建技術的指導,確保完成或超額完成創建任務。

懷城鎮民生事業

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羣眾辦實事、辦好事。一是抓好弱勢羣體保障工作,全鎮低保對象1591人,五保254人,敬老院集中供養老人28人,實現“應保盡保”,同時做好2158人申報高齡老人補貼工作。二是做好救災救濟工作,經縣民政局審核認定的3户全倒户,新居已竣工,可搬遷入住;辦理大病救助172人,共發放救助款80.9958萬元;發放臨時救助款18次,共42880元。三是做好“雙百”社工試點工作,為社區弱勢羣體融入社會提供各方面社會工作服務。四是大力實施就業再就業惠民工程。全鎮城鎮新增就業394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745人,組織勞動力技能培訓班5次、培訓494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11人。五是加強環境整治。落實鎮、村兩級“河長制”,加強水源環境保護,對處於水源保護區內的11家生豬養殖企業進行了關停處理;積極開展秸稈禁燒行動,成立19個禁燒巡查組,大力整治焚燒秸稈違法行為,發放《縣政府禁燒通告》《致全鎮廣大人民羣眾的一封信》共1.8萬份,累計回收秸稈650多噸,秸稈焚燒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