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慶遠鎮

鎖定
慶遠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下轄鎮,地處宜州區中東部,東與洛西鎮交界,南與石別鎮毗鄰,西與懷遠鎮同德鄉北牙瑤族鄉接壤,北與 劉三姐鄉山水相連, [1]  行政區域面積315.10平方千米。 [2]  截至2019年末,慶遠鎮户籍人口160086人。 [2] 
北宋慶曆三年(1043年),宜州改為慶遠府。1954年,城關區改為慶遠鎮。1993年9月18日,宜山縣撤銷,設立宜州市,由河池地區代管。 [1]  2016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宜州市設立宜州區。 [5]  截至2020年6月,慶遠鎮下轄13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縣前街49號。 [1] 
2011年,慶遠鎮財政總收入27741萬元,比上年增長50%;人均財政收入12916元。 [1]  截至2019年末,慶遠鎮有工業企業895個,其中規模以上7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2] 
中文名
慶遠鎮
外文名
Qingyuan Town
別    名
永威鎮
行政區劃代碼
451203100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
地理位置
宜州區中東部
面    積
315.10 km²
下轄地區
13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縣前街49號
電話區號
0778
郵政編碼
546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白龍公園
劉三姐音樂噴泉廣場等
火車站
宜州站
車牌代碼
桂M
人    口
16008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慶遠鎮建置沿革

境內一角
境內一角(2張)
北宋慶曆三年(1043年),宜州改為慶遠府。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龍水縣更名宜山縣,以境內羣峯環峙,城北里許有宜水、瀕龍江之濱,宜於遊眺,故以名州縣。南宋慶遠府一度領轄宜山、忻城、天河、思恩、河池等縣,富仁、富安等監,蕃、温泉、述昆等羈縻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慶遠府改為慶遠路,隸湖廣行省。元大德元年(1297年),慶遠路與南丹州安撫司合併置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治今鎮,領5個正縣、17個羈縻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改為慶遠府。次年又改為慶遠南丹軍民安撫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復改為慶遠府。明朝期間,曾領轄宜山、天河、思恩、荔波、忻城等5個縣和河池、東蘭、那地、南丹等4個州,以及永定、永順正、永順副等3個長官司。
清雍正七年(1729年),慶遠府增置轄鳳山土州。清雍正十年四月初四(1732年4月28日),慶遠府析出荔波縣改隸貴州省都勻府。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慶遠府又增置轄安化廳(治今環江)。清末,慶遠府領轄宜山、天河、思恩等3個縣。
民國元年(1912年),宜山縣廢省入慶遠府。次年,廢慶遠府復置宜山縣,隸屬柳江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11月,宜山縣直隸廣西省。同年,增轄改土歸流後之永順正、永順副、永定3個長官司。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宜山民團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月,宜山縣改屬柳州民團區。次年,鎮域時設永慶、威遠兩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改屬柳州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改屬慶遠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月,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鎮域永慶、威遠兩鎮合併為永威鎮。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又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2日,宜山縣解放,治今鎮,屬慶遠專區,為慶遠專區駐地,設城關區。次年,慶遠專區更名宜山專區,宜山縣因之改屬。同年,宜山縣遷治懷遠。
1954年,城關區改為慶遠鎮。
1956年3月2日,宜山專區改為桂西僮族自治州宜山地區。宜山縣因之改屬,仍為宜山地區駐地。
1958年1月25日,宜山地區更改為宜山專區。同年7月19日,宜山專區改為柳州專區,宜山縣因之改屬。同年,宜山縣遷治今鎮。
1965年5月18日,宜山縣改屬河池專區。
1971年,宜山縣改屬河池地區。
1993年9月18日,宜山縣撤銷,設立宜州市,由河池地區代管。 [1] 
2016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宜州市設立宜州區。 [5] 
境內一角 境內一角

慶遠鎮行政區劃

慶遠鎮區劃沿革

1989年,慶遠鎮設5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
2005年6月13日,慶遠鎮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將原太平鄉的太平社區和思欖、山灣、三興、圍村、下維和原矮山鄉的矮山社區、畔塘、宜畔、東屏、蘇村、六坡、洛巖、嶺坪、城障及劉三姐鄉的馬安村、懷遠鎮的葉茂、龍村劃歸慶遠鎮。
2002年7月,城區進行社區建設,設立解放、和平、文昌、龍江、龍塘、園村、白龍、江頭、燕山、沙嶺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11年末,慶遠鎮轄文昌、和平、解放、園村、江頭、沙嶺、龍塘、燕山、龍江、白龍、太平、矮山12個居民委員會,胖塘、宜畔、東屏、蘇村、六坡、嶺坪、洛巖、城障、下維、三興、思欖、山灣、圍村、馬安、龍村、葉茂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24個村(居)民小組。有164個自然村。 [1] 

慶遠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慶遠鎮下轄13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文昌社區、和平社區、解放社區、園村社區、江頭社區、沙嶺社區、龍塘社區、燕山社區、龍江社區、白龍社區、矮山社區、太平社區、同福移民社區;畔塘村、宜畔村、東屏村、蘇村村、六坡村、嶺坪村、洛巖村、城障村、下維村、三興村、思欖村、山灣村、圍村村、馬安村、龍村村、葉茂村; [3]  鎮人民政府駐縣前街49號。 [1] 

慶遠鎮地理環境

慶遠鎮位置境域

慶遠鎮地處宜州區中東部,東與洛西鎮交界,南與石別鎮毗鄰,西與懷遠鎮同德鄉北牙瑤族鄉接壤,北與 劉三姐鄉山水相連, [1]  行政區域面積315.10平方千米。 [2] 

慶遠鎮地形地貌

慶遠鎮境內大部為丘陵、石山,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北面為山地,南面為丘陵。最高點高椅山位於下維村委會駐地西南部2千米處,海拔547米。 [1] 

慶遠鎮氣候

慶遠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天長,冬天短,春秋歷時均勻,四季不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9.6℃—20.2℃,1月平均氣温10.1℃,極端最低氣温-2.9℃(1956年1月24日);7月平均氣温28.2℃,極端最高氣温39.9℃(1971年7月22日)。最低月均氣温5.9℃(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温29.8℃(2003年7月)。平均氣温年較差18.2℃。生長期年平均218天,無霜期年平均30天,最長達365天,最短為30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96.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71.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62天,最多達217天(2005年),最少為138天(1958年)。極端年最大雨量2089.3毫米(199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904.7毫米(196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6月最多。 [1] 

慶遠鎮水文

慶遠鎮境內河道屬珠江水系龍江河發源於貴州省三都縣,自西北部葉茂村廖村屯入境,向東進入洛西鎮,境內河道長22千米。 [1] 

慶遠鎮自然災害

慶遠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洪澇乾旱低温、霜凍、泥石流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6—8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清光緒八年(1902年),龍江漲大水,當時最高水位距慶遠鎮北門城門前,只差60釐米即進入北門街(今和平路),今測其水位高度為133.3米,淹沒民房無數。 [1] 

慶遠鎮自然資源

慶遠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有煤,集中在城障村城障屯、圍村黃麻屯、洛巖村龍頭江屯一帶。2011年,耕地面積60995畝,其中水田40635畝,旱地20360畝。 [1] 

慶遠鎮人口

2011年末,慶遠鎮轄區總人口20.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9677人,城鎮化率74.83%。另有流動人口7643人,常住人口中,男性76319人,佔50.99%;女性73358,佔49.01%。14歲以下81635,佔54.54%;15—64歲59223人,佔39.57%;65歲以上8819人,佔5.89%。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77814,佔51.98%;其他民族有漢、瑤、苗、依佬、黎、布依、侗、土家、滿、彝、白、傣、哈尼、京、蒙古、回、維吾爾、仮、土、藏、畲、仡佬22個民族,超過千人的民族有漢、瑤、苗、依佬3個民族,其中漢族56026,佔總人口的37.43%,其他少數民族15837人,佔10.59%;2011年,人口出生率9.74‰,人口死亡率1.21‰;人口自然增長率8.52‰。 [1] 
截至2019年末,慶遠鎮户籍人口160086人。 [2] 

慶遠鎮經濟

慶遠鎮綜述

2011年,慶遠鎮財政總收入27741萬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837萬元。從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5947萬元,增值税25832萬元,企業所得税76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2916元。 [1] 
截至2019年末,慶遠鎮有工業企業895個,其中規模以上7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2] 
城區一覽

慶遠鎮工業

慶遠鎮工業以化工、鑄造、機械加工、建築材料、造紙、紡織、冶煉、水泥、絲綢加工等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69651萬元,轄區內擁有各類企業5891家,從業人員32046人。 [1] 

慶遠鎮商業

慶遠鎮工業以化工、鑄造、機械加工、建築材料、造紙、紡織、冶煉、水泥、絲綢加工等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69651萬元,轄區內擁有各類企業5891家,從業人員32046人。 [1] 

慶遠鎮郵政電信

2011年,慶遠鎮郵政業務總量11182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001.21萬元。 [1] 

慶遠鎮社會事業

慶遠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慶遠鎮幼兒園67所,在園幼兒7832人,專任教師441人;小學18所,在校生3102人,專任教師30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7所,在校生3498人,專任教師10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河池學院

慶遠鎮文體事業

2011年,慶遠鎮有線電視差轉枱1座,衞星地面接收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62430户,村村通電視用户3431户, 入户率99%。2011年末,體育中心1個,燈光球場36個,足球場7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0%。2011年末,文化中心1個,工人文化宮1個,老年活動中心6個,文化站、圖書室,網站21家 [1] 

慶遠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慶遠鎮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9個,其中門診部(所)及村衞生室39個。病牀157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4.1張。專業衞生人員1263人,其中執業醫師305人,執業助理醫師153人,註冊護士80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3.9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3.14%。 [1] 

慶遠鎮社會保障

2011年,慶遠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19户,人數408人,支出62.6萬元,比上年增長5.7%,月人均128元,比上年增長-7.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13户,人數2050人,支出196.56萬元,比上年增長41.88%,月人均66元,比上年增長-39.4%。城市醫療救助15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357人次,支出7.07萬元,比上年增長68.3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5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7.57萬元,比上年增長14.10%;社會福利費支出112.97萬元,比上年增長8%。敬老院1家,牀位6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0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966人,參保率21.9%。 [1] 

慶遠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慶遠鎮郵政局1處;全年郵政所1處,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24925份(冊)。電信服務網點9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9648門,固定電話用户39500户,比上年增長-6025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32%,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63890户,比上年增長3616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45%,比上年提高73個百分點;寬帶接入用户50291户。
  • 水利設施
2011年,慶遠鎮有庫容為3216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一六坡水庫(宜州第二大水庫),以及龍頭江水庫、拉孔水庫、板良水庫等小型水庫。 [1] 

慶遠鎮交通運輸

慶遠鎮有G78、G323、S204公路過境。

慶遠鎮歷史文化

  • 城鎮歷史
慶遠鎮早在漢置定周縣為縣治時,就開始築土城,時城區面積0.4平方千米。
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土城牆為磚石牆,週四裏五十三步,設有4個城門,經五代後傾圮。
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在原城基礎上,拓東門外築城,城區面積增至0.62平方千米。明永樂時重建,沿城作串樓,設有6個城門。其後,幾毀幾興。
民國十九年(1930年)拆掉城垛,至1949年,先後拆毀東門樓、南門樓、西門樓,只剩下北門樓,四牌樓。
1952年,拆除原東門北側一段城牆取土填塘建集市,城基擴為新街,為如今的共和路北段。
1968年,拆掉北門樓取磚建和平小學。至此,舊城牆基本無存。
1972年,拆掉四牌樓上的兩層鼓樓,改建成水泥、火磚房。
解放初期到20世紀80年代,該鎮建設不斷擴大,城區由民國時期不到1平方千米擴大到4平方千米。主要街道有西街、建設街、民主街,三街相連,東西走向,路面全為渣油路面。
1991年,建設城西開發區、城南環城路。隨後城南經濟開發區建成。
1993年,興建北環路,接着又投資建設城北宜山廟居民小區。
1997年,連接城南城北環城路的樞紐龍江二橋開通。城區面積16平方千米。
  • 民俗文化
慶遠鎮民俗風情多姿多彩,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彩調桂劇等具有地方特點。該鎮組織有慶遠鎮"劉三姐"業餘藝術彩調團,保留節目有《劉三姐》《王三打鳥》等傳統劇幕。慶遠鎮居民喜愛唱山歌,每逢節日,羣眾們便會像趕集市一樣集中在山坡、河邊或林間進行對歌,有趕歌圩的説法。重大的歌會有"三月三"歌會和"中秋節"歌會,現歌圩常設在城區的公園內。傳統的民俗活動還有端午節的龍舟賽、春節的抬閣頂馬、舞獅等。民間小吃有豆腐圓、紅薯窯、玉米粥、狗舌饃、生炒田螺、螺獅粉、李貴涼粉等。 [4] 

慶遠鎮風景名勝

博物館 博物館
白龍公園位於城北白龍社區內,公園歷史悠久,環境幽雅,保留有唐宗以來的摩岩石刻60幅,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保護文物。其中以全國唯一倖存的太平天國詩刻——石達開將士對唱和詩石刻最為出名,園內會仙山有白龍洞,洞內有全國最早於宋紹聖五年(1097年)的"五百羅漢名"石碑刻。山腳建有紀念詩人黃庭堅的"山谷詞"及黃庭堅衣冠墓。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胡耀邦、李鐵映都曾到此園遊覽。南山龍隱洞古碑薈萃,是研究少數民族地區和歷史的珍貴史料。南山寺有清代摩岩石刻壽字碑,字高4.2米,寬2.3米。九龍山有萬去谷,丹霞貴晚,九龍洞諸多古蹟。龍江南岸邊存有明惠帝親筆"泣血"二字刻石。北郊天門拜相山有宋三遠馮京祖墓。城東有美籍加拿大人陳法言建造的神音堂等。
慶遠鎮休閒娛樂、觀光的場所有城北劉三姐音樂噴泉廣場、水上石林、馬安劉三姐故居、中山公園、文廟公園、三門寺等。劉三姐音樂噴泉廣場佔地23.65畝,噴泉噴射最高可達30米。廣場建有13米高的純漢白玉製作的劉三姐的塑像和數百米長的大型線雕壁畫《劉三姐》。廣場左依南蛇山,右靠宜山(宜山縣以此山得名),前面是龍江河。1999年,重建中山公園,修復中山紀念塔和古建築八角樓,增建孫中山先生銅像一尊,整個公園佔地7400平方米,是愛國主義教育陣地之一。水上石林景區位於慶遠鎮境內龍江河段,全長近10千米,全程可坐遊船觀賞。 [4] 
慶遠夜景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韓元利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廣西壯族自治區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01.2037-2039.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427.
  • 3.    2020慶遠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5]
  • 4.    宜州市慶遠鎮  .廣西縣域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10-05]
  • 5.    建置沿革 - 歷史沿革  .廣西河池宜州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