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慈溪楊梅

鎖定
慈溪楊梅,浙江省慈溪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2] 
慈溪市橫河鎮是著名的楊梅之鄉,全鎮楊梅種植面積2.5萬畝,年總產量近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各鎮鄉之冠。1996年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其楊梅鮮果銷往杭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而且遠銷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1] 
浙江慈溪六成楊梅硒含量豐富。硒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在攝入與排泄中保持動態平衡。以抗氧化作用為中心,硒元素對保護細胞膜、防癌抗癌、保護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等都有一定作用。 [3-4] 
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5] 
中文名
慈溪楊梅
產地名稱
浙江省慈溪市橫河鎮
品質特點
果大色佳、肉質細嫩、汁多味濃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2004年第180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04年12月13日

慈溪楊梅產品特點

慈溪楊梅的品種以名聞遐邇的“荸薺種”和“早大種”楊梅為主,其最大特點是果大、核小、色佳、肉質細嫩、汁多味濃、香甜可口,鮮食、加工均可。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有17個品種,即荸薺種、早大種、遲大種、早小種、遲小種、尖刺種、風歡種、紅種、水晶種、粉紅種、松漿種、荔枝種、早薺蜜梅、晚薺蜜梅、東魁種、晚稻種、丁岙種。其中以荸薺種最多,佔全市楊梅種植面積、產量的90%。 [1] 
浙江慈溪六成楊梅硒含量豐富。浙江省水文地質大隊在“慈溪市農業地質環境調查與綠色農產品產地研究項目”中,發現慈溪南部山區有156平方千米富硒土壤,其中位於匡堰鎮的翠屏山硒含量達到0.4毫克/千克,屬於富硒地區,具備開發天然富硒食品的條件。經過連續兩年檢測表明,慈溪匡堰遊源至橫河大山一帶的地產楊梅硒含量平均值達到0.018毫克/千克,是其他產區楊梅硒含量的1.8倍。在送檢的126批慈溪楊梅中,硒含量大於0.01毫克/千克的有118批,佔93.7%。 [4] 
楊梅不但是夏日名果,而且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雲:“因其形如水楊子而味似梅故名”。產地一般家庭都習慣地把楊梅果實浸入燒酒(白酒)之中,遇到赤日炎炎的時候,吃上幾顆“燒酒楊梅”,能消暑開胃,氣舒神爽;同時,楊梅還有生津止渴、幫助消化、利尿益腎、去暑解悶等功能,祖國醫學對此亦有較高的評價;楊梅核仁含油率高,可供炒食或榨油,還含有維生素B17,這是一種抗癌物質;樹皮富含單寧,可作赤褐色染料及醫療上的收斂劑;樹冠終年常綠,圓頭形,是城鄉園林綠化和山區水土保持的優良品種。 [1]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產地環境

慈溪楊梅產地位於四明山北部的丘陵山麓,地勢平緩,海拔400米以下。砂質紅壤土,pH值4.5—6.5,疏鬆、排水良好。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温和,四季分明,為海洋性氣候覆蓋區,屬典型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產地環境質量應符合GB/T18407.2的規定。 [1] 
慈溪地理 慈溪地理

慈溪楊梅歷史淵源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6張)
慈溪楊梅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慈溪一代就有野生楊梅存在,人工栽培也有1300餘年。其主要品種荸薺種楊梅是從實生樹的優良變異種選育出來的,因其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又光亮,酷似老熟荸薺顏色,故名。
1986年,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在河姆渡遺址考古時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野生楊梅存在。這樣,慈溪一帶的楊梅生長曆史,還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從史書所載情況看,慈溪楊梅栽培起源較早,初以東部為盛,品質亦因代而異。
史書記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浙東設鄞、貿、句章三個縣,慈溪一帶當時屬句章縣。隋朝時,三縣全拼稱句章。《句章土物志》載:“楊梅……出白沙、杜湖、雲湖諸山,有紫紅白三種,而黑色最佳”(按:上述3地均屬慈溪,其中雲湖後來劃歸寧波市江北區)。
漢武帝時的名士東方朔《林邑記》中這樣記載道:“林邑山楊梅,其大如杯碗,青時極酸,既紅,味如崖蜜,以釀酒,號梅香酎,非貴人重客不得飲之。”
晉代稽含在《南方草木狀》中細緻地描述了楊梅的形態和習性:“楊梅其子發彈丸,正赤,五月中熟,熟時似梅,其味酸甜”,大抵可以找到與餘姚慈溪兩地楊梅一脈相承的鐵證。
北宋蘇東坡在吃了吳越楊梅後説:“閩廣荔枝,何物可對者,可對者西涼葡萄,我以為未若吳越楊梅”,認為吳越的楊梅可以與閩廣荔枝和西涼葡萄平分秋色,這是對吳越楊梅很高的讚譽。
清代雍正年間出版的《浙江通志》中載有“慈溪產之荸薺種,果形大,刺尖密,色赤,核微扁,味極甜美,為我國赤色之優良品種。”該品種食果早,產量高,品質佳,不易落果,耐儲運,壽命長,為鮮果與加工兼用良種,居浙江省四大楊梅優良品種之首。 [1]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生產情況

2013年,慈溪楊梅面積8萬畝,其中橫河、匡堰兩大主產區約5萬畝。 [4] 
2015年,慈溪市新種楊梅近1000畝,其中900畝為補植,新增面積100畝,2015年楊梅總面積穩定在8.1萬畝。商品產量2.5萬噸。 [6] 
2016年,慈溪楊梅商品產量3.5萬噸,比2015年增加17%。
2017年,慈溪市楊梅栽培面積8.2萬畝,楊梅產量3.2萬噸。 [7]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

慈溪楊梅產品榮譽

2000年3月,慈溪市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2003年5月31日,慈溪市楊梅產銷協會成立。
2003年6月,“慈溪楊梅”通過了原產地標記註冊。
2004年,“慈溪楊梅”列入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名錄。
2009年12月,“慈溪楊梅”獲得國家商標局頒發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2011年,“慈溪楊梅”獲“中國果品著名品牌”稱號。
2012年,“慈溪楊梅”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2013年,“慈溪楊梅”榮獲“浙江省著名商標”稱號。
2014年,“慈溪楊梅”登上央視特色農業欄目。 [8] 
2019年11月15日,慈溪楊梅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5] 

慈溪楊梅地理標誌

慈溪楊梅地域保護範圍

限於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批准保護的範圍,即東經121°02′—121°42′,北緯30°02'—30°24′的慈溪市行政區域內。 [9] 
慈溪楊梅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圖 慈溪楊梅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圖

慈溪楊梅質量技術要求

晶種選擇
宜選擇莘薺種、早薺蜜梅、晚薺蜜梅等優良品種。
慈溪楊梅大棚設施栽培 慈溪楊梅大棚設施栽培
苗木要求
苗木應主幹粗壯,技條健壯,芽眼飽滿;根系發達,鬚根多;嫁接口癒合良好,砧穗牢固結合;無病蟲害、機械傷及受凍傷等症狀;無檢疫性病蟲害。
定植
春植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秋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坡地採用水平梯田或魚鱗坑栽植,每667平方米栽苗木15株—25株。栽苗時應做到"苗扶正、根舒展、土踏實、蓋鬆土、覆柴草"五個環節。
樹體管理
適時、適度對樹體進行整形修剪,並採用疏刪、短截、拉枝、撐枝、摘心等方法管理。
園地管理
採用自然生草栽培,果園逐年培土,每年採收前割草。幼樹逐年擴穴,中耕除草。
施肥
幼樹施速效肥,常年宜施2—3次。
成年樹根據樹齡、結果量、生長勢及立地條件確定施肥量。穩產樹基肥以餌肥為主,配合適量氮肥;採後肥以草木灰、焦泥灰等有機肥為主。
花果量調節
優質楊梅 優質楊梅
宜採用修剪、疏花疏果等方法調節。
病蟲害防治
加強植物檢疫,宜採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病蟲害防治中農藥使用按GB4285、GB/T8321的規定執行,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災害防禦
應根據旱害、颱風、雪害、雹害、水害、凍害等災害採取相應措施,及時灌溉、護理、修剪或施肥等。
採收
楊梅成熟和採收日期因品種和立地條件而異,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分批採收。果實色澤由紅轉紫紅或紫黑時採收。
質量等級
慈溪楊梅分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感官指標
感官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感官指標
項目
特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果形
呈扁圓形,果形端正
呈扁圓形,果形基本端正,允許有輕微缺陷
扁圓形,果形允許有缺陷,無嚴重影響外觀畸形果
色薺蜜梅澤事薺種、晚薺蜜梅
紫紅色至紫黑色
深紅色至紫黑色
紫紅色至紫黑色
單果重/g>
10.5
9.5
8
肉柱
肉柱頂端圓鈍
肉柱頂端圓鈍或少量鋭形
風味
新鮮、酸甜適口、肉質柔軟、多汁、無異味、無黴變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理化指標
項目
特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可溶性固形物/%>=
11.5
10.5
10.5
總酸(以擰攘酸計)/%<=
1.5
1.5
1.5
衞生指標
污染物限量指標
應符合GB2762的有關規定。
GB/T26532—2011
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指標應符合GB2763的有關規定。
淨含量
應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J第75號的規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