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慄耳鵐

鎖定
慄耳鵐(學名:Emberiza fucata):是雀形目鵐科的鳥類。體重16-27克,體長130-173毫米。是體型略大的鵐。繁殖期雄鳥的栗色耳羽與灰色的頂冠及頸側成對比;頸部圖紋獨特,為黑色下頰紋下延至胸部與黑色縱紋形成的項紋相接,並與喉及其餘部位的白色以及棕色胸帶上的白色成對比。雌鳥及非繁殖期雄鳥相似,但色彩較淡而少特徵,和圃鵐的區別在耳羽及腰多棕色,尾側多白。慄耳鵐西南亞種雄鳥較指名亞種色深而多彩,且項紋黑色重,上背黑色縱紋較少,棕色胸帶較寬。慄耳鵐掛墩亞種色深且上體較紅,具狹窄的胸帶。虹膜深褐色;上嘴黑色具灰色邊緣,下嘴藍灰且基部粉紅;腳粉紅色。
喜棲於低山區或半山區的河谷沿岸草甸, 森林濕地形成的濕草甸或草甸加雜稀疏的灌叢。繁殖期間多成對或單獨活動,冬季成羣。繁殖期間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穀粒、草子和灌木果實等植物性食物。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西段至中國、蒙古東部及西伯利亞東部;越冬至朝鮮、日本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慄耳鵐
拉丁學名
Emberiza fucata [2] 
別    名
赤胸鵐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    目
鳴禽亞目
鵐科
鵐屬
慄耳鵐
亞    種
3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776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5] 
外文名
Chestnut-eared Bunting

慄耳鵐形態特徵

慄耳鵐
慄耳鵐(11張)
慄耳鵐雄鳥額、頭頂、枕、後頸灰色具黑色羽幹紋,眼先、眼周和不甚明顯的眉紋污白色。耳羽栗色,頰紋淡皮黃白色,顎紋黑色,背、肩栗色或慄褐色具寬闊的黑色羽幹紋,尤以背部較顯著,下背和腰淡栗色。尾上覆羽橄欖褐色具黑色羽幹紋,尾黑褐色,中央一對尾羽內翈具寬的淡褐灰色羽緣,外翈具窄的淡皮黃色羽緣,最外側一對尾羽具長的楔狀白斑,第二對僅在羽端具狹小的楔狀白斑。翅上小覆羽栗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級飛羽黑色具寬的褐栗色羽緣。小翼羽和初級覆羽黑褐色,初級飛羽次級飛羽黑褐色,第一至二枚初級飛羽具窄的白色羽緣外,其餘飛羽具栗色羽緣。頦、喉胸具淡皮黃白色,上胸有一條由黑色點斑組成的橫帶,兩端與黑色顎紋相連,形成一黑色“U”形斑環繞在喉部,在黑色橫帶下有一條慄紅色橫帶橫跨胸部,其餘下體皮黃白色,兩脅綴皮黃或磚紅色、具黑褐色羽幹紋,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4] 
雌鳥與雄鳥相似。但上體較褐而少栗色,冬羽均具皮黃褐色羽緣。胸部黑色斑點較小而少,與黑色顎紋不相連結,有時甚至沒有黑色胸帶,僅有一條栗色胸帶亦多不明顯。 [4] 
虹膜褐色,嘴褐色,下嘴基部肉色,腳肉色。 [4] 
大小量度:體重♂16-27克,♀17-25克;體長♂135-162毫米,♀130-173毫米;嘴峯♂10-13毫米,♀10-13毫米;翅♂68-76毫米,♀65-75毫米;尾♂60-75毫米,♀58-78毫米;跗蹠♂19-25毫米,♀18-24毫米。(注:♂雄性;♀雌性) [4] 

慄耳鵐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平原、河谷、沼澤等開闊地帶,尤以生長有稀疏灌木的林緣沼澤草地以及溪邊和林間路邊灌木沼澤地區較為常見,也出現在田邊、地頭和居民點附近的草地灌叢中,不喜歡茂密的森林。 [4] 

慄耳鵐生活習性

繁殖期間多成對或單獨活動,非繁殖期常成3-5只的小羣或家族羣活動在草叢中,有時人快至跟前才飛起,飛不多遠又落在草叢中,有時也棲停於附近灌木上注視一會才又飛走,每次飛翔距離都不遠,而且都貼地面飛行。繁殖期間常站在灌木上或草莖上鳴唱,平時較少鳴叫,叫聲聲較其他的鵐快而更為嘁喳,由斷續的“zwee”聲音節加速而成嘁喳一片,以兩聲“triip triip”收尾。叫聲為爆破音“pzick”而似田鵐 [4] 
慄耳鵐食物組成隨季節而不同,繁殖期間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蚜蟲、尺蠖、粘蟲、蛾、甲蟲、金龜子等鱗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蟲及昆蟲幼蟲。此外也吃穀粒、草子和灌木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秋冬季也吃部分穀子、高粱等農作物。 [4] 

慄耳鵐分佈範圍

原產地:中國、印度、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東亞區)、泰國和越南。 [7] 
遊蕩: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和英國。
起源不確定:阿富汗。 [5] 
慄耳鵐分佈圖 慄耳鵐分佈圖

慄耳鵐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營巢於林緣或林間路邊有稀疏灌木的沼澤草甸中,巢多置於苔草塔頭或塔頭根部地上,藉助塔頭苔草的隱蔽,一般很難發現,偶爾也有少數置巢於小灌木茂密的低枝上。營巢由雌鳥承擔。巢呈杯狀,用禾本科莎草科植物的草葉、草莖、草根、鬚根等構成。其中巢外壁用禾本科枯草葉、枯草莖和小的枯葉構成,內壁為莎草科草莖、鬚根和苔蘚,其內再墊以獸毛和鳥類羽毛,每個巢5-7即可完成。巢的大小為外徑7-11.5釐米,內徑5-8釐米,高6-9釐米,深5-6釐米。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1年繁殖1-2窩,每窩產卵4-6枚,通常5枚。卵淡灰色、灰白色或灰青色,其上密被褐色或淡褐色小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為橢圓形,大小為18-22毫米×14.5-17.3毫米,重2-3克。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1-13天,孵化率85%左右,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體重2.2克,體長33.5毫米,全身除頭頂、肩、脅和股溝處有少許灰白色絨羽外,其餘處赤裸無羽、肉紅色。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9-11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 [4] 

慄耳鵐亞種分化

慄耳鵐(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慄耳鵐西南亞種
Emberiza fucata arcuata
Sharpe, 1888
2
慄耳鵐指名亞種
Emberiza fucata fucata
Pallas, 1776
3
慄耳鵐掛墩亞種
Emberiza fucata kuatunensis
La Touche, 1925 [3] 

慄耳鵐保護現狀

慄耳鵐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5]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慄耳鵐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