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憤

(近代秋瑾詩作)

鎖定
《感憤》是近代詩人秋瑾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既寫恨國運不昌,又愧救時無計,既對“反滿復漢”充滿信心,又為沒有適當機會推翻滿清統治感到焦慮,同時也對自己所從事的革命事業未能取得滿意的成績來酬答同志而感到遺憾。全詩感情奔放,筆調雄健,雖是南方女子所作,卻絲毫不亞於河朔英雄的氣概。 [1] 
作品名稱
感憤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體裁
作    者
秋瑾
出    處
《秋瑾集》

感憤作品原文

感憤
莽莽神州嘆陸沉1,救時無計愧偷生2
摶沙有願興亡楚3,博浪無錐擊暴秦4
國破方知人種賤,義高不礙客囊貧5
經營恨未酬同志6,把劍悲歌涕淚橫。 [2] 

感憤註釋譯文

感憤詞句註釋

1.莽莽:浩博無涯際貌。神州:中國。戰國時騶衍稱中國為赤縣神州。陸沉:大陸沉淪。神州陸沉,比喻國家淪亡。
2.救時:挽救危局。
3.摶(tuán)沙:把沙摶聚起來,比喻團結全國人民。孫中山《建國方略·民權初步序》:“中國四萬萬之眾等於一盤散沙,此豈天生而然耶?”興亡楚:秦始皇併吞六國後,楚人復國的願望特別強烈,楚南公預言:“楚雖三户,亡秦必楚。”後來楚將項燕的兒子項梁和侄兒項羽起兵抗秦,立楚懷王孫熊心為義帝,果然滅亡了秦國。《史記》載,秦滅楚後,楚人仍欲復國,楚南公曾預言道“楚雖三户,亡秦必楚”。
4.博浪無錐擊暴秦:《史記·留侯世家》載,秦滅韓後,張良招募刺客為韓報仇,時值始皇東巡,張良即派力士持鐵椎狙擊秦始皇於此,卻誤中副車,未能成功。這裏的亡楚,影射被清朝滅亡了的漢族政權。暴秦,這裏暗射清朝。
5.義高:志向高尚。客囊貧:化用”阮囊羞澀”的典故,東晉時,“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子阮乎不事權貴,衣冠不整,酣縱終日,不治產業,十分貧困,甚至於“但有一錢看囊,恐其羞澀”。旅途窮困,袋裏無錢。
6.經營:指籌劃並從事革命。未酬:指未有成果以報答信任與期望。酬,報。 [3-4] 

感憤白話譯文

中原大地幅員遼闊,無邊無際,感嘆國家的沉淪,自己沒有挽救危局的辦法,偷生世上感到很慚愧。
把沙弄成球形,振興已被秦國滅亡的楚國,在博浪沙,張良招募刺客,用鐵錐狙擊殘暴的秦始皇。
不要等到我們亡了國,才去恨自己種族的下賤和低劣,志向高尚,旅途窮困,袋裏無錢。
籌劃和從事革命活動,恨未有成果以報答革命同仁,持劍吟着悲歌,鼻涕和眼淚流出。 [5] 

感憤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此時的秋瑾已是一位堅強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戰士。她一方面創辦《中國女報》,積極投身於婦女解放運動;另一方面,又聯絡會黨,發動羣眾,準備舉行武裝起義。但是不幸的是,起義因泄密而失敗,革命黨人或死或囚,秋瑾面對失利的局面和嚴峻的鬥爭形勢,心情極其沉重,於是寫下了這首《感憤》詩。 [6] 

感憤作品鑑賞

感憤文學賞析

這首七律詩充分表現出詩人豪勇尚俠的性格。她雖然出身於士大夫家庭,接受舊式教育,但有着鮮明的叛逆性格。喜着男裝,身佩寶劍,而且毅然拋棄“小家”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真理,這樣的生活經歷使其作品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豪邁氣概。
首聯 “莽莽神州嘆陸沉,救時無計愧偷生”,一開始,詩人便警惕到神州大地的沉淪,併為憑一已之力無法獨自拯救危亡的時局而心急如焚。第一句短短七字,一片莽莽蒼蒼的深沉憂患便在一聲嘆息中撲面而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這樣嚴峻的局勢中,若不能救時,便為苟活,詩人急於救國卻無力迴天,因而感到慚愧,她總是這樣不斷以救時、救國的重任砥礪自己,不敢有片刻懈息。這一句令讀者聯想到當時中國貪圖安逸享樂之人,不知有愧。而詩人身為女子,為了救國而四處奔波,尤令人肅然起敬。
頷聯“摶沙有願興亡楚,博浪無椎擊暴秦。”“暴秦”在這裏既可指瓜分中國的帝國主義列強,也可暗指曾經奪取漢族政權的清朝。詩人感嘆自己力量暫時還是不足以與外國侵略者和清廷相抗衡,徒有報國之願而已。
頸聯 “國破方知人種賤,義高不礙客囊貧。”此時的中國四分五裂,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劃定勢力範圍,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險。在這種局勢之下,中國人與其他殖民地國家人民一樣,被帝國主義列強看作為劣等民族,任人奴役宰割。詩人即使貴為朝廷官員的妻子,也曾經在天津海關遭受外國官員的欺辱,因此對中國人被當作劣等民族的事實有着切膚之痛。這句表達了詩人的無比憂心和無限憤慨。詩人從事革命事業,開支巨大,她曾向夫家籌款,向好友籌款,但仍常處於困窘之中,以至於“萬里求學,往返者數,搭船隻三等艙,與苦力等雜處”。(吳芝瑛《記秋女俠遺事》)所以此處的“客囊貧”絕非誇大之詞。儘管如此,詩人相信自己所從事的是正義的事業,充沛的道義力量使她並不在乎財富的多少,即使身處窮困也在所不惜。
尾聯 “經營恨未酬同志,把劍悲歌淚縱橫。”雖然秋瑾與友人籌劃了一些活動,但遠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革命尚未成功,自己也覺愧對同志,因此倚劍高歌,熱淚縱橫,期望能夠遲早實現胸中的志向。秋瑾身兼敏鋭多思的詩人和壯懷激烈的女俠兩種角色於一身,手持寶劍仰天悲歌的形象更是體現出她無畏的膽略和力挽乾坤、收復國土、為革命獻身的勇氣與決心。
這首詩用典自如,“摶沙興楚”“博浪擊秦"“阮囊羞澀”這些典故信手拈來,準確而貼切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某種程度上使自由抒情與古典律詩的嚴整形式結合起來,又將新時代的愛國精神注入其中,從而在有限的篇幅中容納下更豐富的內容。 [4] 

感憤名家點評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譚邦和《媛詩九美:中國古代女詩人詩選》:“國破方知人種賤”一句,應是我中華民族刻骨銘心之奇痛,被詩人一語道出,驚心動魄,能不感憤之! [7] 

感憤作者簡介

秋瑾(1875-1907年),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後改名瑾,字競雄,自稱“鑑湖女俠”,筆名鞦韆,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於福建閩縣(今福州),其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曾自費東渡日本留學。積極投身命,先後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聯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1907年,起義事泄被捕,7月15日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8] 
參考資料
  • 1.    賀震編著. 古今牢騷詩欣賞[M].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220.
  • 2.    程翔章選注. 中國近代文學作品選[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73.
  • 3.    富金壁主編. 中華文化經典選讀[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638-639.
  • 4.    胡曉明主編. 歷代女性詩詞鑑賞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960-962.
  • 5.    盧冀寧,汪維懋著. 邊塞詩詞賞析[M]. 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 2013,345.
  • 6.    陳長喜主編. 中國曆代名詩賞讀 (下冊)[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834.
  • 7.    譚邦和編著. 媛詩九美 中國古代女詩人詩選[M]. 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 ,441.
  • 8.    周建忠,張祝平,黃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下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第9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