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憤

(北宋王令所作七言律詩)

鎖定
《感憤》是宋代詩人王令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首聯先勾勒詩人自己的形象與氣質;頷聯寫他的志向,時刻等待君主任用治理亂世;頸聯用他的詩句寫他的秉性;尾聯直接述志,渴望像竇憲那樣驅逐“胡雄”、立功邊塞,並博得萬古英名。此詩直抒胸臆,意藴深厚,用筆勁直。 [1-2] 
作品名稱
感憤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作    者
王令
作品出處
《王廣陵文集》

感憤作品原文

感憤
二十男兒面似冰,出門噓氣玉蜺橫1
未甘身世成虛老2,待見天心卻太平3
狂去詩渾誇俗句4,醉餘歌有過人聲5
燕然未勒胡雛在6,不信吾無萬古名7 [3] 

感憤註釋譯文

感憤詞句註釋

1.噓氣:喘氣。玉蜺(ní):指長虹。橫:橫亙天際。
2.未甘:不甘心。虛老:虛度此生。
3.待見天心:意思是等待被君主任用。天心:語出《古文尚書·鹹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孫緬《唐韻序》“愧以上陳天心”,原指天的心意,這裏指君主的心意。卻太平:返回到太平盛世。卻,返回。
4.狂:本義是狂妄,這裏含有自信的意思。渾:即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中“老去詩篇渾漫與”之“渾”,指率意而為的意思。誇俗句:超凡拔俗的過人詩句。
5.過人聲:超過一般人的聲音。
6.燕然未勒:《後漢書·竇憲傳》記載,竇憲曾追擊匈奴單于,登燕然山勒石記功。“燕然未勒”是説功業未就。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胡雛:本於西晉時王衍對石勒的蔑稱,這裏指的是北遼與西夏。
7.萬古名:流傳萬古的英名。 [1] 

感憤白話譯文

年方二十就已形容枯槁,出門噓氣卻如貫日長虹。
身世雖微不甘虛度歲月,明主見用可使亂世太平。
自信詩句不同凡世流俗,醉後吟歌超過一般人聲。
功業未就東遼西夏仍在,渴望靖邊博得萬古英名。 [1] 

感憤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未知。北宋中葉,國勢艱難,政事日非,朝廷對遼國和西夏一味退讓,給遼夏歲歲納幣增加了人民負擔,積貧積弱的局面已經形成,有識之士怵然傷心。王令雖長期埋沒蒿艾,顛沛流離,求一温飽而不可得,壯志凌雲而報國無門,心情憤怒難平,作此《感憤》以抒發一腔感慨、憂國憂民之情懷。 [4] 

感憤作品鑑賞

感憤文學賞析

全詩處處充滿着一種奮發有為、 昂揚不屈的豪氣。一般説來,像這種直抒胸臆之作,很容易流於淺露直白,然此詩卻是一腔愛國熱血噴薄,抒發了作者那種踔厲昂揚的奮鬥精神,用筆峭勁雄傑,藴含着拳拳深情。
首聯“二十男兒面似冰”,這句用的是欲揚先抑的手法。二十男兒,本來應是容光煥發,卻是窮困潦倒“面似冰”。這一抑,不僅點明瞭作者的窘境,同時也為下文的不改其志作了鋪墊。“出門噓氣玉蜺橫”,典出曹植《七啓》:“揮袂則九野生風,慷慨則氣成虹蜺。”噓氣成虹,表明了作者要建立不世之功的志向。同時還暗含着化“冰”為“氣”聚而為“虹”,巧妙地完成了從窮困之境向雄傑之志的筆法轉換。
頷聯“未甘身世成虛老,待見天心卻太平”,則是直接地表明瞭自己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未甘虛老,説的是不滿自身當下境況;天心,指明主之心。而“卻太平”的,則指自己廓清宇內的雄心壯志。北宋中葉,積貧積弱的局面越來越重。王令對向遼夏兩國歲輸銀帛大為憤慨:“何哉二氏日內壞,不思刷去仍資存?”(《別老者王元之》)他渴望得到明主召喚,建功立業,實現天下太平的抱負。
頸聯表現了詩人過人的才華,“狂去詩渾誇俗句,醉餘歌有過人聲。”靈感到來,率性而為,所得詩句,便有超凡拔俗的過人詩句。“過人聲”,表面是指歌聲美妙,實則是指歌中所藴含的遠大志向和憂國憂民之情。
尾聯則是聯繫時局,再次擲地有聲地申明自已建功立業的不屈志向:“燕然未勒胡雛在,不信吾無萬古名。詩人渴望能夠投筆從戎,建功邊疆,一展雄心壯志。這實際上也是在宣傳一種主戰的思想,表現了詩人積極抗爭的信念。 [3] 
此詩以“感憤”為題,其主旨是感慨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和對遼、夏妥協退讓的政策,表示要踔厲奮發,為國抒難,立功邊塞,使天下復歸於太平,體現了詩人滿腔的愛國熱情與英雄壯志。筆力雄健又不失含蓄,情感豪邁又帶有深沉,胸臆直抒,沉着痛快,具有盛唐邊塞詩的風格。 [5] 

感憤名家點評

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陸耀東《中國曆代愛國詩詞精品》:這首七言律詩直抒胸意,一吐積壓在內心的抑塞不平之氣,以及不甘功業無成虛度年華的情懷。詩中既坦率地表明自己不同流俗,希望朝廷見用,施展才幹,報效國家,以返回太平盛世,又渴望投筆從戎,效竇憲立功沙場,千古流名。詩篇勁直激揚,極沉雄英爽之致。 [6] 
現代文學作家、原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吳汝煜:詩人渴望投筆從戎,一奮英雄之氣,立功邊塞之外,博取萬古之名,從而沉着痛快地顯示了敢作敢為的鮮明個性。(《宋遼金詩鑑賞》) [2] 

感憤作者簡介

王令(1032—1059年),字逢原,廣陵(今江蘇揚州)人。至和元年(1054年)王安石在舒州通判任上被召入京,路過高郵時,發現王令是個人才,推為知己,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雖然他未能實現大志,但其文學成就仍然是引人注目的。他的詩歌內容充實,風格勁健,熱情奔放,想像力豐富。有《王廣陵文集》。 [7] 
參考資料
  • 1.    馬世一編著. 古詩行旅 宋遼金卷[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4 ,130-131.
  • 2.    本社編. 宋遼金詩鑑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31-132.
  • 3.    樂雲,黃鳴主編. 中華詩文鑑賞典叢 唐宋詩鑑賞辭典[M].武漢:崇文書局,2015 ,458-459.
  • 4.    傅德岷,李元強,盧晉主編. 宋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159-160.
  • 5.    王以憲編著. 宋詩三百首詳註[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 ,120-121.
  • 6.    陸耀東. 愛國主義教育文庫·文學 中國曆代愛國詩詞精品[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79.
  • 7.    陳育寧主編 張廷傑著. 宋夏戰事詩研究[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 ,2002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