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城鎮

鎖定
感城鎮,隸屬海南省東方市,地處東方市南部,東與江邊鄉相連,南與板橋鎮接壤,西瀕臨北灣,北與新龍鎮相鄰。 [1]  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東方市區27千米。 [1]  總面積192.44平方千米。 [2]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感恩縣一區。1958年12月,成立感城公社。1983年9月,改為感城區,轄12個鄉1987年3月,改為感城鎮。 [1]  截至2020年6月,感城鎮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感城村。 [1] 
2011年,感城鎮財政總收入126.1萬元,比上年增長56.0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6.1萬元,比上年增長56.0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13.7萬元,個人所得税2.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6.61%、266.67%。人均財政收入26.34元,比上年增長55.1%。 [1]  2018年,感城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2] 
中文名
感城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海南省東方市
地理位置
海南省西南部
面    積
192.44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感城村
電話區號
0898
郵政編碼
572633
著名景點
感恩縣城舊址
車牌代碼
瓊D
人    口
55492人(2018年户籍人口)

感城鎮歷史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為感恩縣附城團。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感恩縣一區。 [1] 
1951年,為昌感縣三區寶城鄉。
1957年,撒區並鄉,成立感城中心鄉。 [1] 
1958年12月,成立感城公社。
1959年,析出板橋公社。 [1] 
1960年,板橋公社併入感城公社。
1961年,析出板橋、堯文2個公社,感城公社仍按原名。 [1] 
1983年9月,改為感城區,轄12個鄉1987年3月,改為感城鎮。

感城鎮行政區劃

感城鎮區劃沿革

1980年末,轄13個大隊。
1988年7月,轄14個村民委員會。 [1] 
1989年下半年,轄14個管理區。
1995年,轄15個村民委員會。 [1] 
2011年末,感城鎮轄感城、感南、感北、寶東、寶西、不磨、入學、堯文、加富、鳳停、民興、生旺、陀頭、陀烈、扶室1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24個村民小組。 [1] 

感城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感城鎮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感城村。 [1] 
感城鎮區劃詳情
公愛居社區
陀烈村
堯文村
加富村
感城村
生旺村
寶西村
鳳亭村
扶室村
民興村
寶東村
感北村
陀頭村
不磨村
入學村
感南村

感城鎮地理環境

感城鎮位置境域

感城鎮地處東方市南部,東與江邊鄉相連,南與板橋鎮接壤,西瀕臨北灣,北與新龍鎮相鄰。 [1]  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東方市區27千米。 [1]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8.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38千米。 [1]  總面積192.44平方千米。 [2] 

感城鎮地形地貌

感城鎮西部為感恩平原,東部為丘陵山地,地勢自東向西傾斜,地形分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沙灘5個類型。主要山峯有大蟹嶺、公共嶺、不磨大嶺,境內最高峯位於東部大蟹嶺,海拔44米;最低點位於西部連海處,海拔0米。 [1] 

感城鎮人口

感城鎮
感城鎮(1張)
2011年末,感城鎮轄區總人口4786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720人,城鎮化率37.02%。總人口中,男性20190人,佔42.18%;女性27673人,佔57.82%;14歲以下7818人,佔16.33%;15~64歲25194人,佔52.64%;65歲以上14851人,佔31.0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3893人,佔91.7%;黎族3970人,佔8.3%。2011年,人口出生率18.30‰,人口死亡率3.1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5.11‰。 [1] 
2017年末,感城鎮常住人口有51300人。 [4] 
截至2018年末,感城鎮户籍人口為55492人。 [2] 

感城鎮經濟

感城鎮綜述

2011年,感城鎮財政總收入126.1萬元,比上年增長56.0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6.1萬元,比上年增長56.0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13.7萬元,個人所得税2.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6.61%、266.67%。人均財政收入26.34元,比上年增長5.1%。2011年末,地區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98%。
2018年,感城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感城鎮農業

2011年,感城鎮耕地面積4.5萬畝,人均0.94畝;林地面積11.5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番薯為主。
2011年,感城鎮農業總產值1.64億元,比上年增長4.83%,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1.42%。 [1] 
2011年,感城鎮生產糧食25557噸,人均534千克,其中水稻2萬噸,玉米3452噸,番薯2105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瓜菜。
2011年,感城鎮瓜菜種植面積3.6萬畝,產量9.4萬噸,其中南瓜3.85萬噸,冬瓜3.45萬噸,青菜0.8萬噸,豆角0.75萬噸,尖椒0.55萬噸。 [1] 
2011年,感城鎮生豬飼養量2.5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羊飼養量3.4萬隻,年末存欄2.2萬隻;牛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0.8萬頭;家禽飼養量2.6萬羽,上市家禽1.6萬羽。畜牧業以飼養豬、羊、牛、家禽為主。
2011年,感城鎮生產肉類1573.8噸,其中豬肉752.2噸,牛肉364.4噸,羊肉457.2噸;畜牧業總產值64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5.5%。 [1] 
感城鎮
感城鎮(1張)
截至2011年末,感城鎮累計造林6.12萬畝,其中防護林2.61萬畝,經濟林3.51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2萬株,林木覆蓋率40.07%,活立木蓄積量43.21萬立方米。
2011年,感城鎮水果種植面積4.227萬畝,產量10.21萬噸,其中芒果1.4362萬噸,香蕉3.324萬噸,哈密瓜3.65萬噸,西瓜1.8萬噸。
2011年,感城鎮有大型農業機械65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5170元。 [1] 

感城鎮商業

2011年末,感城鎮有商業網點206個,職工1300人。
2011年,感城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城鄉集貿市場1個,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

感城鎮金融

2011年末,感城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98%。 [1] 

感城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感城鎮已形成由公路和鐵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有225國道和海南西線高速公路及粵海鐵路西環線通往海口和三亞方向,其長度分別為12.7千米、8.5千米、8.4千米。
2011年末,感城鎮區八所至板橋客運汽車從225國道經過,日往返經過客運汽車48班次。 [1] 

感城鎮社會事業

感城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感城鎮有鎮文化室1個,建築面積為260平方米;村級文化活動場所10處,公共圖書室2個,藏書共1.5萬冊。 [1] 

感城鎮教育事業

感城鎮
感城鎮(1張)
2011年末,感城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685人,專任教師58人;小學13所,在校生6000,專任教師20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1所,在校生2670人,專任教師8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3%,小升初升學率99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718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34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76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408萬元,均比上年增長20%。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1] 

感城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感城鎮有醫療衞生機構57個,其中鎮級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56個;牀位36張。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85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38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52.85%,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51.1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100人,參合率86.6%;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8.01歲,其中男性75.8歲,女性80.04歲;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3‰、1.5‰。 [1] 

感城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感城鎮有體育場地32處,有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1] 

感城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感城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23户,人數801人支出169.44萬元,比上年增長117.68%,月人均176元,比上年增長122.7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0人,支出44.59萬元,比上年增長56%;農村醫療救助2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53人次,共支出57.72萬元,比上年增長63.1%;農村臨時救濟610人次,支出6.1萬元,比上年增長0.1%。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32人,緊急轉移安置3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56畝,倒塌房屋18間,直接經濟損失23萬元,救災支出10.8萬元,比上年增長1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3.85萬元,比上年減少8.38%。 [1] 

感城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感城鎮有郵政分局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5千米,投遞點9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87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202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095萬件,徵訂報紙25.55萬份、期刊4.5萬冊,業務收入40萬元,其中純收入15萬元。電信服務網點9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000門,固定電話用户1000户,比上年增加2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2.09%,比上年提高0.42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1.5萬户,比上年增加10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31.3%,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35千米,主幹電纜達35對千米,鎮區內的有線電視入户率達56.5%,移動手機覆蓋率達31.3%。互聯網用户500户,寬帶接入用户500户,比上年增加200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4萬元。 [1] 

感城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感城鎮有自來水廠2座,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0%;鎮區主幹道兩旁鋪設有30多條排污管道;污水處理率90%。 [1] 
  • 供電
2011年末,感城鎮區擁有110千伏及35千伏以上變電站(所)或供電站各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5萬兆伏。 [1] 

感城鎮歷史文化

感城鎮地名由來

感城鎮因鎮政府駐地位於感城村而得名。 [1] 

感城鎮歷史遺址

九龍縣治遺址
九龍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入學村西側的海濱。這裏原有一座九龍山,傳説山下藏有九條龍,故縣城建在九龍山而得名。據《瓊州府志》記載“九龍縣自漢元封元年(前110年),建府於九龍山”。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立感恩縣,但縣治仍在九龍縣舊址。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將縣址遷往中和鄉(今感城)。九龍縣城遺址已有二千多年曆史,尚存有城池的斷牆殘壁,破磚碎瓦,縣城旁邊的九龍烽火台,始建於明代,尚存有一米餘高的台基。遺址證明了東方是瓊州開發地之一。
感恩縣治遺址
感恩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感城村。隋大業三年(607年),朝廷在漢代九龍縣舊址(今感城鎮入學村西,西臨北部灣)置感恩縣,縣治設在九龍山。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為適應經濟發展和軍事防禦的需要,縣治南遷中和鄉(今感城村),築土城。據《瓊州府志》載:“築城週三百九十四丈,廣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窩鋪二,闢門三。”後因年久失修,傾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復修。感恩縣治作為東方歷史上時間久的縣城歷經500餘年。感恩當時在城中建有學宮(孔廟)、城隍廟、關岳廟以及政府各衙門。
感恩學宮
感恩學宮又稱文廟。位於感城鎮感城村。始建於宋,原址在今感城鎮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明正統年間遷至今址。明萬曆十至二十五年(1582年—1597年)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生旺村)。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縣治遷回今址後重建的。由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聖祠。今僅有改建後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聖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餘建築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蕩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公墳
樓公墳位於感城鎮不磨村東知縣嶺南麓。樓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於明成化四年(1468年),座東北向西南,佔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縣土官知縣樓公之墳”。為花崗岩石砌造,由墓和頂的石層兩部組成。石砌墓分五層,底四層均為長方體,向上逐層收分,第五則比第四層外伸出4-8釐米,四周成斜坡瓦隴狀,坡高4釐米,第五層之上砌歇山頂小石屋。為三進院落。第一進和第二進屋中分別置有石香爐和墓碑,不巧玲瓏。第三進無物。該墓曾被盜過。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數釐米,但保存基本完好。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問題提供了依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雅坡縣治遺址
大雅坡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萬曆十年(1582年),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禦海盜,感恩縣治從中和鄉(今感城村)東遷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縣當時也稱大雅縣。大雅坡感恩縣治呈方形,每邊長約300米,城牆高約3米,頂寬3米,內土外石,城闢東、南、西三個城門和北部一個小門,城門由三合土磚砌。城外有護城壕,寬5至7米,東部最深處尚達3米。遺址保存一段20米長的石砌城牆,出土衙署宮殿的牆基,明代的磚和瓦當以及陶瓷器。該遺址對研究明代感恩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以及民族關係有參考價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麥家祠慘案舊址
麥家祠慘案舊址位於感城鎮感城村西北角的麥家祠內。麥家祠建於民國初年。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投降,抗日戰爭結束。當時,瓊崖特委南區軍事指揮部(專門負責日偽軍受降和擴大武裝力量)昌感縣委派第二支隊第三大隊副政委張愚和和昌感聯縣副縣長王廷俊帶領新編的第八中隊和地方民兵共103人,到感城外圍活動,準備接受日軍武器。但張、王二人盲目運行,喪失警惕,把部隊開進麥家祠駐紮。日偽軍拒絕向中國部隊投降,偽軍和日頑軍這時乘機糾集300餘人的兵力,突然對麥家祠發動圍攻。解放軍與敵激戰五、六個小時,由於日軍的暗中配合,加上中方援兵增援不及,又錯誤地死守麥家祠不肯突圍。結果除4人外,王、張和其餘97名戰士裝烈犧牲,日偽頑軍聯合制造了“麥家祠慘案”。舊址佔地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為二進格局,由正房、廂房和走廊組成。正房為面闊三間,進深13檁,硬山頂式磚瓦木結構。外有圍牆。1983年,人民政府進行了維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感城鎮所獲榮譽

2021年7月1日,感城鎮黨委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南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5]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苗建中毛志華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海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08月:228-230.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436頁.
  • 3.    感城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23]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23頁
  • 5.    海南表彰脱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 附名單  .南海網[引用日期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