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意大利經濟史

鎖定
《意大利經濟史》是2000年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斯特羅諾沃(Castronovo)。本書敍述了意大利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先進的工業國的歷史。
中文名
意大利經濟史
別    名
La Storia Economica
作    者
卡斯特羅諾沃(Castronovo)
譯    者
沈珩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1] 
出版時間
2000年01月
頁    數
549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710002918X,9787100029186

目錄

意大利經濟史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從統一到19世紀末,是意大利經濟準備和進入“工業革命”時期;第二,從20世紀初到一次大戰,是意大利改變傳統經濟結構、擠進歐洲工業化國家行列的時期;第三,從20世紀20年代到二次大戰,是意大利法西斯執行統制經濟的時期;第四,從二次大戰後到今天,是意大利經濟重建和“經濟奇蹟”時期。意大利統一時,國民收入僅為法國和德國的三分之一,英國的四分之一,而今已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五經濟強國。本書不僅描述了工業、農業、對外貿易和人民生活發展的情況,而且還突出了存在的問題和發展中的矛盾。

意大利經濟史目錄

第一部分
一、意大利和歐洲:發展問題
1.落後和進步之間的國家
2.自由主義貴族和資產階級各階層
3.土地收益和資本積累
4.無起色的公共財政
5.農業改革問題
6.長時期的發展進程
二、北方和南方,城市和農村
1.意大利經濟原有的二元化
2.面向歐洲的窗口:北部的優勢
3.統一後南方的“失落”
4.無明確計劃,無差別立法
三、自由貿易,保護主義,經濟政策
1.統一後意大利經濟的總結
2.自由貿易模式的侷限性
3.文化、文明社會和產業主義
4.“大蕭條”和農村危機
5.向貿易保護主義轉化
四、意大利工業革命“情況”
1.棉花、鋼鐵及糧食作物的振興
2.十九世紀末嚴重的經濟情況
3.國家干預
第二部分
一、焦利蒂時期的擴張階段
1.新的世界經濟週期
2.巴達拿平原農業生產的迅速回升
3.工廠的召喚
4.意大利工業化中的新與舊
5.“工業三角洲”的形成
二、一個工業社會的雛形
1.政治階級、企業主和工會
2.收入、消費和生活水平
3.弱點和地區不平衡
4.社會緊張局勢
三、戰爭的影響
1.戰時經濟和擴張野心
2.移民潮低落和貿易赤字
3.利益衝突和社會對抗
4.大資產階級和民族主義
5.生產方面的各種****和地主的武裝進攻
6.財政改革的失敗和工人佔領工廠
第三部分
一、經濟勢力和法西斯主義
1.極權政權的基礎
2.1922-1925年的經濟政策
3.“高牌價”政策
4.從“小麥大戰”到綜合整治土地
5.1929年危機
二、救助性的“混合經濟”
1.伊米、伊利和銀行改革
2.停滯還是發展
3.大工業和國家官僚機構
4.介於盎格魯-撒克遜軌道和德意志軌道之間的體制
5.經濟勢力與法西斯分道揚鑣
第四部分
一、重建時期
1.意大利資本主義的保守力量
2.改革政策獨立自主的限度
3.1947年向緊縮通貨轉折
4.美援
5.從土地改革到南方開發銀行
二、“經濟奇蹟”
1.工業發展概貌
2.加入共同市場
3.體制的基礎結構
4.汽車工業的“意大利道路”
5.食利現象和利潤
三、通貨膨脹和衰退
1.農業蕭條和南方衰退
2.貨幣策略和規劃嘗試
3.國有企業和私有工業企業
4.“炎熱的秋天”
5.戰後經濟週期的結束
結 論
昨天和今天
1.全時期的回顧
2.舊與新
人名譯名對照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