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惜別

(止庵創作的散文集)

鎖定
《惜別》是止庵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4年8月。 [1] 
該書是止庵在母親故世三年後,經歷涓滴沉澱,凝練而成的生死體悟。 [1]  該書字裏行間浸透了一位平凡母親對生命的熱愛,和止庵對母親無限的緬懷。 [2] 
作品名稱
惜別
作    者
止庵
文學體裁
散文集
字    數
184千字(2014年版)
首版時間
2014年8月

惜別內容簡介

全書共有六部分,以母親的離去為起點,片斷式地向回追溯母親生前的一個個細節:端午節五芳齋肉粽的滋味,古稀之年初當模特的喜悦,病中閲讀的幾百本推理小説,以及最後一個春節裏的煙花。作者在前人的生死議論間上下求索,討論生與死這一和每個人休慼相關,但又永遠難以解讀的哲學問題。 [1-2] 

惜別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存在於不存在
第二部分 曾經存在
第三部分 在死者
第四部分 不存在之後的存在
附 記夢
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第六部分 留影
後記 [2] 

惜別作品鑑賞

《惜別》寫母親去世這件事帶來的觸動,不是放聲悲歌,卻是坐在沙灘上靜靜守望“退潮”。最為沉痛、強烈的感情,都經由一層理性的過濾紙而得以呈現,過濾掉了那些過於感性的成分,而代以有距離的“觀望”。止庵曾將自己文章的這種寫法稱作“反抒情”抑或“抒情的阻遏”。但“反抒情”無疑也是抒情,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抒情。“抒情的阻遏”在《惜別》中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呈現。
一是抒情主體的變化。一般親情散文中的“我”身份較為單一,《惜別》當中的“我”則可分為作為兒子的“我”、作為讀者的“我”和作為作家的“我”三個層面。作為讀者的“我”面對母親的死想到的是讀過的書、前人以及他人對死亡的思考。作為兒子的“我”由母親之死憶及父親之死,再聯想起父母之生、“我”之生死;作為讀者的“我”,以自己對悲傷的體味去印證前人所言,再讓引言裏的前人與他者,替“我”説話;作為作家的“我”,則試圖就“失去母親”“死亡”這兩件事情同時説出自己的感受。
二是抒情語氣的變換。由上,對應着作者三種不同的抒情語氣:作為兒子的“我”,語氣是“哀憫”的,“哀”是哀母親之逝,是感性脆弱的;“憫”則是普遍的同情,是面對天下的母親和孩子,也即該書名為“惜別”,實為“惜聚”,希望讀者珍惜與親人的相聚;作為讀者的“我”語氣則是冷靜的,從所閲讀過的經典中尋求觀念的“遇合”,以探討的語氣仔細分析與闡述,但理性底下又潛藏着深厚的情感。止庵事實上是通過“母親”之死,再一次觸摸那些閲讀記憶,也是因“母親”的死,而讓“引言”替自己説話,表達深沉的情思。
三是抒情節奏的調整。止庵在《談抄書》一文中説過:引文是一種“客氣”的文章態度,“此外還與節奏有關……一個人從頭説到底,文章容易過緊過密,板結凝滯;適當穿插一點引文,也就和緩疏散開來了”。散文這種自敍性強的文體,無論如何都在説“我”,但如何言説“我”也該有技巧。親情散文中過於綿密的情感容易導致文氣不順,因此,《惜別》引用了母親的書信、日記,作者自己的日記等,使得《惜別》的行文始終貫穿着一種舒徐有致的優雅。像寫到母親臨終的場景,如果只是就事寫事,情感就會太過濃烈飽和,這時作者轉到《莊子》中的“竭澤之魚”、內山完造的《臨終前的魯迅先生》等,也是一種情感、文氣上的疏導。其實類似的寫法也見之於楊絳的《我們仨》中虛實結合的部分,只不過方式不同。
事實上,中國散文傳統裏的親情名篇,幾乎都擅以“極淡之筆”寫“極至之情”。無論是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林覺民的《與妻書》,還是周作人的《若子的病》《若子的死》等名篇,都是“於無聲處聽驚雷”,寫出了親情的深摯厚重,而止庵的《惜別》無疑仍是對這一傳統的延續。 [5] 

惜別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5年1月8日,《惜別》入選“2014年度新浪中國好書榜·年度十大好書”。 [3] 

惜別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惜別》
2014年8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978-7-208-12275-8 [1] 
《惜別》
2021年3月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978-7-5302-2068-9 [2] 

惜別作者簡介

止庵,原名王進文,又名方晴,隨筆、傳記作家,1959年1月16日生於北京,1982年大學醫科畢業,做過醫生,當過記者,在外企做過銷售,在出版社做過總編輯。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