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悲喜劇

鎖定
悲喜劇又稱為正劇,是戲劇文學的一種體裁,是悲劇和喜劇的交融和延伸,兼有悲劇和喜劇成分,通常具有喜劇的圓滿結局。能夠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擴大和增強了戲劇反映生活的廣泛性和深刻性。英國文學裏,威廉·莎士比亞晚期偏好寫悲喜劇的劇本(又稱‘傳奇劇’),在此之後直到19世紀這段期間是悲喜劇最盛行的時候。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討論到關於悲劇和喜劇重複的問題。 [1] 
中文名
悲喜劇
外文名
tragicomedy;tragicomic
別    名
正劇
漢語拼音
bēi xǐ jù
詞典解釋
是戲劇的一個類別,悲劇和喜劇因素在同一劇中出現,多半結局圓滿
特    徵
正劇的外部表現特徵,主要在於人物命運、事件結局的完滿性。它既指完美的收場、幸福的結局,又指生活的肯定方面或生活的否定方面

悲喜劇詳細釋義

悲喜劇 悲喜劇
正劇中主人公的選擇,不再像過去的悲劇或喜劇那樣受限制,它可以是崇高偉大的英雄,也可以是卑鄙齷齪的小人。正劇的題材既可以是嚴肅的社會現實問題或倫理道德問題,也可以是接近於市民生活的凡人小事。劇情中既有令人感傷流淚或不完美結局的悲劇因素,又有批判現實的不合理,正義獲得勝利的喜劇色彩。主人公也像悲劇人物那樣追求着歷史的必然要求,所不同的是,這種要求在悲劇中不可能實現,而在正劇中則具備了實現的可能性。在喜劇中,不合乎歷史潮流的要求被當作現實的目的而被追求着,而在正劇中,不合乎歷史潮流的要求則被否定掉。

悲喜劇起源

悲喜劇是18世紀法國啓蒙運動中從悲劇與喜劇中改革出來的資產階級的“近代戲”,故又稱“啓蒙戲劇”。
代表劇 代表劇
它是“介乎英雄悲劇和輕快喜劇之間的中間類引嚴肅戲劇”。博馬舍第一個把這種戲劇稱之為“正劇”。

悲喜劇分類

正劇有兩種類型。其一為傳奇劇類型。劇中人物從逆境轉入順境,全靠一種偶然的機遇:或遇賢明官吏,或出現一救世主等。另一種類型為英雄正劇。新舊兩種力量的較量進入到決戰的時刻,新生力量已強大到足以戰勝腐朽勢力的程度。

悲喜劇代表作

古今中外很多的劇作家留下了著名的悲喜劇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有:
莎士比亞:《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1602),《終成眷屬》(1602),《一報還一報》(1604)。
王實甫(元):《西廂記
湯顯祖(明):《牡丹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