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悠然自得

(漢語成語)

鎖定
悠然自得是漢語成語,拼音:yōu rán zì dé 形容態度悠閒;心情舒適。 例句有“爺爺退休後的日子過得悠然自得。 ” 該成語出自《晉書 隱逸傳 楊柯》:“常食粗飲水,衣褐緼袍,人不堪其憂,而柯悠然自得。
中文名
悠然自得
拼    音
yōu rán zì dé [1] 
近義詞
逍遙自在 、泰然自若、 怡然自樂
反義詞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悵然若失 憂心忡忡 心亂如麻 惶惶不安 心膽俱碎 心驚膽戰 [2] 
注    音
ㄧㄡ ㄖㄢˊ ㄗㄧˋ ㄉㄜˊ [1] 
出    處
晉書·苻堅載記·附王猛》
解    釋
形容自由清閒、心情舒暢

悠然自得釋義

悠然:閒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舒適。形容悠閒而舒適。 [2] 

悠然自得出處

唐·房玄齡等《晉書·苻堅載記·附王猛》:“自不參其神契,略不與交通,是以浮華之士鹹輕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懷。” [1] 

悠然自得例句

明·袁宏道《滿井遊記》:“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鬢之間;皆有喜色。” [2] 
華而實《漢衣冠》八:荒涼的甲板上,只有悠然自得的水手們。 [1-2] 

悠然自得成語辨析

近義詞】:逍遙自在 、泰然自若、 怡然自樂
反義詞】: 若有所失、驚慌失措 、忐忑不安

悠然自得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