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恩威並行

鎖定
恩威並行(拼音:ēn wēi bìng xí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魴傳》。 [1] 
恩威並行指恩德與威勢同時並行。 [1]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3] 
中文名
恩威並行
拼    音
ēn wēi bìng xíng)
近義詞
軟硬兼施恩威並用恩威並濟
反義詞
賞罰不明、賞罰不分
出    處
三國志·吳志·周魴傳》
注音字母
ㄣ ㄨㄟ ㄅㄧㄥˋ ㄒㄧㄥˊ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恩威並行成語出處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魴傳》:“魴在郡十三年卒,賞善罰惡,恩威並行。”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恩威並行”。 [1] 

恩威並行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名士叫周魴,他管理才能十分了得,因此命他為鄱陽太守。 [2] 
周魴赴任前,鄱陽地區的局勢非常混亂。北邊有魏國的大將曹休虎視眈眈,隨時準備進攻吳境;境內又有表綺攻城作亂,形勢十分嚴峻。 [2] 
面對內憂外困的局面,周魴立即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想要治理內亂,就必須先平定邊境。於是他一方面積極備戰,一方面派人給曹休送信,説自己有心要投降魏國,以此來誘騙曹休。 [2] 
就在曹休信以為真,率十萬兵馬進入鄱陽地區的時候,吳軍在周魴的率領下,突然發動襲擊,大敗曹休,邊界地區緊張的形勢緩和下來。 [2] 
隨後,周魴聯合其他力量合力攻討袁綺,不久就擒獲了他,內亂得以平定。接着,周魴又用計策誘使董嗣上當,一舉消滅了他,迫使董嗣的弟弟投降。做完這一切後,鄱陽形勢大有好轉。 [2] 
周魴任太守職務十三年後去世,在任時,他做到了賞賜有功的人,懲罰惡勢力,以恩德穩定軍心、民心,威嚴和恩惠同時施行,他的這些作為很快使鄱陽地區變得富足安定。 [2] 

恩威並行成語寓意

周魴在任太守期間,賞賜有功的人,懲罰惡勢力,以恩德穩定軍心、民心,威嚴和恩惠同時施行,使鄱陽地區變得富足安定。有恩無威,人不畏懼,權力的行使會大打折扣;而有威無恩,則會造成人人離心,失去凝聚力,權力也將形同虛設。所以,恩威並行的關鍵在於充分利用賞罰兩種手段,達到綜合效果。 [2] 

恩威並行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恩威並行”指恩德與威勢同時並行。 [1]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3] 
運用示例
南宋·洪邁《容齋續筆·下第再試》:“孟州進士張雨光,以試不合格,縱酒大罵於街衢中,言涉指斥,上怒斬之,同保九輩永不得赴舉。恩威並行,至於如此。” [1] 
南宋·周密《齊東野語·文莊論安丙矯詔》:“為朝廷計,宜先赦其矯詔之罪,然後賞其斬曦之功,則恩威並行,折衝萬里之外矣。” [1] 
清·褚人《隋唐演義》八二回:“詔語恩威並著,懾伏其心,務使可毒拱手降順。” [1] 
近代·趙爾巽《清史稿·奕經傳》:“發交內庫花翎等件,有功者立予懋賞,勉以恩威並行,整飭戎行。” [1] 

恩威並行成語辨析

恩威並行—寬猛相濟
“恩威並行”與“寬猛相濟”意義相近,兩者皆有恩德與威勢同時並行的含義;區別在於“恩威並行”過於強調手段,側重上級對下級或者尊長對卑幼同時使用恩惠和懲罰兩種手段,以達到駕馭下屬或者卑幼的目的;“寬猛相濟”則是側重於施政時寬厚和嚴厲兩種手段相互補救。 [2]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275
  • 2.    《中國成語大會》欄目組編著.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 1[M]. 南寧:接力出版社, 2015.11:218-219
  • 3.    周宏溟編著. 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9.0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