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怨尤

鎖定
怨尤,拼音yuàn yóu,注音: ㄩㄢˋ ㄧㄡˊ 漢語詞語,釋義:怨恨責怪。
中文名
怨尤
拼    音
yuàn yóu
解    釋
怨恨責怪
出    處
《論語·憲問》

目錄

怨尤釋義

埋怨責怪。

怨尤出處

《呂氏春秋·誣徒》

怨尤例句

《呂氏春秋·誣徒》:“人之情,惡異於己者,此師徒相與造怨尤也。”
應劭 《風俗通·窮通序》:“是故君子厄窮而不閔,榮辱而不苟,樂天知命無怨尤焉。”
南朝 梁 何遜《還渡五洲》詩:方圓既齟齬貧賤豈怨尤。 [1] 
宋 梅堯臣 《和謝舍人洊震》:“ 南陽 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時為怨尤。” [2] 
《宋史·陳宓傳》:“大臣所用非親即故……貪吏靡不得志,廉士動招怨尤,此朝廷權柄有所分也。”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一·葛端肅公家訓》:“行乎患難,無所怨尤;忠直之性,挫而愈厲。”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誰知他竟無一字怨尤,益加佩服老師的學識雅度。”
郭小川 《秋日談心》詩:“我們不能有任何怨尤,戰士的一生,本來是與各種艱難展開的戰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