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洱學院

鎖定
普洱學院(Pu`er University)坐落在滇西南重鎮普洱,是雲南省屬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由雲南省人民政府舉辦,實行省市共管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是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由中央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對口支援建設。 [1] 
普洱學院的前身是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於1977年開始籌建,1978年10月正式招生。1998年4月,雲南省電大思茅分校成建制併入,同年9月,學校的管理體制調整為“省地共建共管,以省為主”。2012年3月29日經教育部同意在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建立普洱學院。 [2]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佔地面積2054畝,建築面積26.2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為7.19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為1.07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14.1萬冊;數字資源145萬冊,其中電子圖書27萬冊;建有校外實驗實訓基地197個,建成校內實驗實訓室105個;有14個二級學院,共開設42個本科專業;有在崗教師724人,全日制在校學生13267人。 [1] 
中文名
普洱學院
外文名
Pu`er University
簡    稱
普院
所在地
普洱市
創辦時間
1978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普通本科院校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9月入選)
主管部門
雲南省
現任領導
胡國雲(黨委書記) [27] 
高職專業
20個
本科專業
42個
院系設置
14個二級學院
院    訓
固本和諧,創新致遠
院    歌
《普洱學院校歌》
地    址
雲南省普洱市學苑路6號
院校代碼
10685

普洱學院辦學歷史

1977年5月,思茅師範專科學校開始籌建。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8張)
1978年10月,學校正式招生,與思茅師範在同一校園辦學。同年12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為全日制公辦省屬專科學校。
1987年2月,遷入思茅市翠雲區寧洱大道242號校址獨立辦學,其後更名為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98年4月,雲南廣播電視大學思茅分校成建制併入。9月,學校管理體制調整為“省地共建共管,以省管為主”。
1999年,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被確定為雲南省首批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試點學校。
2000年,通過雲南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資質評價,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成為首批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合格學校。
2012年,學校遷至普洱市思茅區學院路1號。3月29日,經教育部批准,在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普洱學院。
2014年8月,普洱學院獲批作為雲南省首批嚮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發展試點高校。 [3]  9月,普洱學院被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批准為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單位。
2015年,普洱學院被雲南省列為國門大學建設項目高校。 [1] 
2021年5月,普洱學院醫學院、普洱學院咖啡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23] 
2023年5月,復旦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和普洱學院聯合建設的中華傳統醫藥現代化研究院在普洱學院正式揭牌; [30]  5月30日,普洱學院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31]  9月4日,普洱學院舉行茶葉咖啡學院揭牌儀式。 [33] 
/普洱學院 /普洱學院

普洱學院辦學條件

普洱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有14個二級學院,共開設42個本科專業。 [1] 
普洱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專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師範類)、漢語國際教育、歷史學(師範類)
-
行政管理、民族學、思想政治教育(師範類)、法學
法律事務、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類)、信息與計算科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應用統計學
小學數學教育、統計與大數據分析
英語(師範類)、商務英語
應用英語
生物科學、化學(師範類)、生態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藥品生物技術
物理學(師範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學)、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城市燃氣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工程造價、大數據技術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體育教育
美術學(師範類)、工藝美術、音樂學(師範類)、繪畫
音樂教育
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
-
酒店管理、烹飪與營養教育、會計學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旅遊管理、餐飲智能管理、烹飪工藝與營養、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園林、農學、茶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園藝
- [29] 
老撾語、緬甸語、泰語
-

普洱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有在崗教師724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07人,博士教師34人,聘請劉仲華院士為學院名譽院長,擁有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雲南省“興滇英才計劃”以及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各類人才稱號教師30餘人;認證“雙師雙能型”教師190名。 [1] 
類別
名單
雲嶺教學名師
於幹千、成文章
省級教學名師
朱平、馬力、張曉春、於幹千、李勝平、成文章 [4]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審批時間
級別
版畫教學團隊
2010
張曉春 [5] 
“三生教育”教學團隊
2011
杜巍 [4]  [6] 

普洱學院教學建設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1個專業入選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試點建設專業,24個專業在雲南省專業綜合評價中獲評C等次,5個專業被評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專業被評為省級新興專業;建有校外實驗實訓基地197個,建成絕版木刻精品館、普洱生物多樣性科學教育館、“一帶一路”創新創業實訓基地、普通話測試中心等校內實驗實訓室105個,其中省級實驗實訓平台4個。 [1] 
類別
名稱
雲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建設專業
美術教育、生物技術及應用 [7] 
雲南省級特色專業
美術教育、英語教育、園林園林技術技術 [8-10] 
雲南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歷史學、美術學 [32]  、烹飪與營養教育、農學、漢語國際教育 [37] 
雲南省級支撐產業升級重點專業(羣)項目
園林(應用本科轉型專業)、旅遊服務貿易專業羣(高職專業)
雲南省級精品課程
絕版木雕技法、分析化學、心理學 [11-13] 
雲南省級實踐教學基地
熱帶園藝人才培養實習實訓基地(校外)、美術專業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中學英語教師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外)、“三生教育”實踐基地(校外)
雲南省級實驗實習實訓基地與創新服務中心
雲南省級實驗實習實訓基地與創新服務中心、農學專業普洱茶實驗實習實訓基地與加工技術創新服務中心 [4] 

普洱學院學術研究

普洱學院科研機構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先後獲批國家級平台1個,省部級科研平台9個,地廳級科研平台10個,建成2個院士工作站和普洱綠色經濟發展研究院、絕版木刻研究院等一批內設研究機構;獲批省級創新團隊2個,地廳級科研團隊21個。 [1] 
類別
名稱
雲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雲南省高校普洱學院力學開放重點實驗室 [14] 
雲南省高校亞熱帶食用藥用資源開發與利用重點實驗室、雲南省高校民族醫藥資源研究東南亞國際合作重點實驗室 [38] 
雲南省公共服務科技平台
雲南咖啡品質優化及價值提升公共服務科技平台 [15] 

普洱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共計48項;發表科研論文1300餘篇,其中被SCI、CSSCI、SSCI、EI收錄69篇,出版科研專著120餘部,專利授權75件,獲省部級獎勵50餘項。 [1] 

普洱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12月,圖書館建築面積19288.25平方米,閲覽室座位1530個,紙質圖書117.51萬餘冊(件),數字資源206.79萬餘冊(篇),可用數據庫18個。擁有電子圖書67萬餘冊,電子期刊46萬冊,學位論文92萬冊,音視頻4970小時。圖書館歷年訂購期刊800餘種,報紙28種。 [16] 
  • 學術期刊
《普洱學院學報》 《普洱學院學報》
普洱學院學報》原為《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年1月更名為《普洱學院學報》,設有特色欄目“佤族文化研究”、“拉祜族文化研究”,哲社版主要設置欄目有“佤族文化研究”、“拉祜族文化研究”、“政治·經濟研究”、“歷史·文化研究”、“語言·文學研究”、“教育·教學研究”;自然科學版主要設置欄目有“生物學·化學研究”、“物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研究”、“環境科學研究”、“體育科學研究”、“基礎教育研究”等欄目。 [17] 
期刊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萬方全文數據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原文收錄期刊,《超星期刊域出版系統》全文收錄期刊。 [18] 

普洱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堅持面向瀾湄流域開放辦學,與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建立了學術交流合作關係;有留學生176人,累計招收留學生800餘人,其中老撾留學生人數居全國前列,近三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學生國際化排名”位居全國第50位、全省第2位;建立東盟學院,開辦老撾語等3個非通用語種專業;與泰國清萊皇家大學、老撾國立大學等高校合作,採用聯合模式培養英泰、英老復語型人才、漢語國際教育人才近千人。2022年底,學校聯合東軟集團、老撾蘇發努馮大學共建中國第一個“一帶一路”國際數字產業學院。主辦首屆瀾湄教育合作論壇,成功舉辦兩屆泰北地區漢語演講比賽。 [1] 

普洱學院文化傳統

普洱學院形象標識

  • 院徽
校徽 校徽
普洱學院校徽主體為長5cm、寬1.7cm的矩形,印有字體為毛體的“普洱學院”學校中文名稱,供學生佩戴的校徽為白底紅字,供教師佩戴的校徽為紅底白字。式樣簡潔大方,有較強的識別功能。
校徽主色調為綠色,寓意“妙曼普洱,綠色家園”。圖案似樹,寓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三人行。必有我師”。圖案似學子放飛小鳥,寓意“莘莘學子、放飛希望”。圖案由茶有綠,寓意“古茶清香、坐擁蒼翠”。圖案有水,寓意“瀾滄江、湄公河、橋頭堡,國門大學,教書育人”。 [19] 
  • 校旗
普洱學院校旗為白色長方形旗幟,尺寸為192cm×118cm,中間區域印有中、英文校名(中文校名字體為毛體、英文校名字體為加粗華文宋體),左上角配以學校標識圖,圖案與校名字體顏色可為綠、紅、藍三色。 [20] 

普洱學院精神文化

  • 院訓
固本和諧,創新致遠
固本:修身立德,篤學厲行。《論語·學而篇》上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學習、修德,是高校師生所要堅固之根本。堅固根本,方能遠行。
和諧:講信修睦,修己安人。《禮記·禮運》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在少數民族聚集的國門高校,師生應當修己安人,以誠待人,共同建設一個誠信、團結、和睦的和諧校園。
創新:昂揚向上,氣象常新。《禮記·大學》記載早在商湯時代的盤銘之上就鐫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説明只有具備創新精神,才有不竭的生機和活力。“創新”要求學校師生勇於革新,進德修業,與時偕行。
致遠:胸懷天下,志在四方。致遠,出自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在鼓舞師生胸懷天下,樹立遠大抱負,實現高遠志向。 [21] 
  • 院歌
《普洱學院校歌`》
哀牢無量,瀾湄漡漡。
吾校屹立,山水同光。
肇自丁巳,勤謹逾常。
化育邊徼,聲名斯揚。
青衿踵武,才德孔彰。
求實致用,為棟做梁。
植根滇南,服務梓桑。
放眼寰宇,開襟南洋。
固本和諧,高品內藏。
創新致遠,百族和昌。
訓之誡之,至善何防?
精誠黽勉,澤潤四方。 [22] 

普洱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李險峯、吳琳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黨委委員、副院長
副院長
陳勇 [24-25]  [34-36] 

普洱學院校園環境

普洱學院內建有三大特色展館:絕版木刻精品陳列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博物館和生物多樣性科學教育館,集藝術、愛國教育和科學研究於一體,深受國內外遊客讚譽。校園四季綠樹成蔭,花草繁茂,配備講解標識牌,成為研學旅遊和科普活動的理想場所。此外,校園內還有山頂休閒亭、1314打卡點和健康步道等景觀景點,適合開展多樣化的娛樂活動。2022年度國家3A級旅遊景區評定工作中,普洱學院獲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普洱學院標誌建築

普洱學院校友情況

姓名
備註
毛祥益
西盟分公司裝維主管 [39] 
黃鵬
勐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 [40] 
李麗東
服役於海軍部隊某院校 [41] 
李海蓮
普洱茶妃商貿有限公司創始人 [42] 
桑磊
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捧當完小任教 [43] 

普洱學院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
2014年
被列為首批省級轉型發展試點高校 [44] 
2017年
評為2016年雲南省級“平安校園”,獲得“平安校園”榮譽稱號 [45] 
2019年
獲批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院校 [44] 
2021年11月12日
入選第二屆雲南省文明校園候選公示名單 [26] 
2022年10月26日
被雲南省總工會命名為雲南工匠學院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