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怛然

鎖定
怛然,漢語詞語,讀音為dá rán,意思是憂傷;驚懼貌。 [1] 
中文名
怛然
拼    音
dá rán
注    音
ㄉㄚˊ ㄖㄢˊ
出    處
漢書·成帝紀》

目錄

怛然釋義

1.憂傷貌。2.驚懼貌。 [1] 

怛然出處

漢書·成帝紀》:“朕惟其難,怛然傷心,夫‘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其罷昌陵。”
後漢書·獨行傳·譙玄》:“竊聞後宮皇子產而不育。臣聞之怛然,痛心傷剝,竊懷憂國,不忘須臾。”
金·王若虛《感秋》詩:“怛然感時心,自亦不能釋。”
清·張履《序》:“誠使當塗諸君子見之,怛然有所傷,炯然知所戒……則詩人之為功於詩,良不少矣。”
列子·黃帝》:“我內藏猜慮,外矜觀聽,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然內熱,惕然震悸矣。”
漢書·杜鄴傳》:“臣聞野雞著怪,高宗深動;大風暴過,成王怛然。
唐·韓愈《石鼎聯句》序:“道士倚牆睡,鼻息如雷鳴,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
宋·蘇軾《夜夢》詩:“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鈎魚。”
宋·朱熹《答林擇之》:“人慾橫流,天理幾滅。今而思之,怛然震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