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忠臣義士

鎖定
忠臣義士,漢語詞語,拼音:zhōng chén yì shì,指忠誠而有節操臣民
中文名
忠臣義士
拼    音
zhōng chén yì shì
釋    義
忠誠而有節操臣民
出    處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引證解釋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國家之難。”
宋 蘇軾 《大臣論上》:“天下不幸而無明君,使小人執其權。當此之時,天下之忠臣義士莫不欲奮臂而擊之。
《宋史 文天祥傳》: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
《明史·忠義傳序》:“從古忠臣義士,為國捐生,節炳一時,名垂百世。”
清·錢彩《説岳全傳》第七十三回:“忠臣義士,盡陷羅網之中;亂臣賊子,鹹置廟廊之上。”
詞語分開解釋
忠臣: 1.忠於君主官吏
義士: 1.恪守大義﹑篤行不苟的人。 2.指俠義之士。 3.舊指出錢贊助刻碑的人。 4.舊時官吏把其離任後來到其原轄地的士民,稱為"義士"。亦稱"義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