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理情景劇

鎖定
心理情景劇,實際上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一種治療方法,是一種以團體形式處理心理問題的方法。
中文名
心理情景劇
作    用
心理輔導諮詢
心理學派
精神分析

心理情景劇詳解

心理情景劇是一種以團體形式處理心理問題的方法,通常是讓來訪者把自己的焦慮或者困惑用情景劇的方式表現出來,心理諮詢師在一旁進行點評,並藉此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進行指導治療,而來訪者在諮詢師指導以後繼續表演情景劇,直到最終對自己的問題解決有所幫助。心理情景劇通過團體成員扮演日常生活問題情境中的角色,使成員把平時壓抑的情緒通過表演得以釋放、解脱,同時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及獲得處理問題的靈感並加以練習。 [1] 

心理情景劇主要技術

主要有具象化技術、替身技術、鏡子技術與角色互換、角色扮演技術、音樂技術、情緒交通燈技術等。

心理情景劇作用分析

心理情景劇 心理情景劇
角色扮演可以提供成員宣泄情感的機會,特別是困擾他的消極情緒。在表演的同時,更可以深入地瞭解真實情況和他人的感受,增加人際關係敏感程度。當所有的扮演者都覺得無法繼續演下去,或指導者認為已達到目的時,隨時可以停止表演。指導者要讓每個表演者説出自己的感受,並相互提供意見或建議。最後由觀眾發表意見。在表演過程中,如果某位成員對某種角色強烈地表現出否定情緒時,可以勸他扮演該角色。這樣可以使他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當時的情境,瞭解對方的心情和立場。再者,這也是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最後,指導者組織團體成員討論整個活動的體會、感受,互相啓發、互相支持。至於表演什麼樣的情境,可以選擇成員共同關心的事情,如家庭生活、學業問題、休閒時光、交友等。

心理情景劇實際運用

心理情景劇的主要運用形式有選修課即興表演,以心理劇形式進行心理社團活動,以心理劇形式進行社團心理諮詢。
事實上,在各大高校中開展的心理情景劇與以上所説用與心理治療的心理情景劇是有所區別的。它會相應減少諮詢師在表演過程中的的介入,着重在為學生提供一個通過表演解讀自己、解讀生活、促進心理健康的平台。而在表演結束後,諮詢師或心理學家會給予適當的點評。
心理情景劇表演濃縮了部分大學生在日常交往中的恐懼、自卑、焦慮等現象。大學生可以共同討論一些關係到學生切身利益的問題,從而引出各方不同的立場。表演有助於學生增強對角色的理解力,提高學生的共情能力。也可以是某個團體成員個人獨特的問題情境,其他人可協助其表演。例如一個學生與同學關係有問題,常常發生衝突。可以模擬他平時生活中與同學爭吵的真實場景,請其他成員扮演那個同學,重現那個場面。根據不同人扮演此同學時他的不同表現,找出他內心衝突的根源。
總之,心理情景劇就是為同學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你可以在這裏重現生活場景、展示心理現象、討論新異觀點。內容、形式多樣,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高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資料
  • 1.    石紅.心理劇與心理情景劇實務手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9: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