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草

鎖定
德草是儒家以為統治者身邊的小人奸臣,向皇帝煽風點火,殘害百姓,一般形容“小人”、“奸臣”。
中文名
德草
注    音
dé cǎo
語    出
《論語.顏淵》:
比    喻
一般形容“小人”、“奸臣

德草基本解釋

【釋義】:1.《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邢昺疏:"在上君子,為政之德若風;在下小人,從化之德如草。"後因稱君子為政之德為德風。

德草詳細解釋

【解釋】:孔子説:“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向風而倒)。”【出自】: [1] 論語》一書中也還記載着許多條孔子答問為政的言論,同樣也都是十分具體實踐行為中遵守的規範原則。如:
子貢問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顏淵》)  答齊景公問政,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  答子張問政,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  答季康子問政,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參考資料
  • 1.    以下內容摘自孔子的《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