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治與法治研究

鎖定
《德治與法治研究》作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研究成果,系統研究了中西法律文化中的道德與法律、司法過程中的法律與道德、中國法治與德治的歷史與現實等專題,有助於人們確立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並重、德治與法治相輔相成的理念,進一步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從而有效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書    名
德治與法治研究
作    者
懷效鋒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
定    價
26 元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562032212 [1] 

德治與法治研究編輯推薦

法治與德治的功能以及法律與道德的關係是一個古老的命題。

德治與法治研究目錄前言

中西法律文化中的道德法律
一、從中西立法看道德的法律化
(一)從中國古代立法看道德的法律化
(二)從西方立法看道德的法律化
二、中西思想家有關道德與法律之關係的理論述評
(一)西方思想家有關道德與法律之關係的理論述評
(二)中國思想家有關道德與法律之關係的理論述評
三、從中國古代社會的復仇現象看道德(孝道)與法律的關係
(一)"復仇"與儒家的家族主義道德
(二)家族主義與國家主義的對立
(三)家族主義與國家主義的衝突與調和
四、中國現代法律中的道德因素考察
(一)憲法中的道德因素
(二)民法中的道德因素
(三)行政法中的道德因素
(四)訴訟法中的道德因素
(五)經濟法中的道德因素
(六)刑法中的道德因素
中國法治與德治的歷史與現實
一、中國古代法治與德治的歷史分析
(一)中國古代法治與德治的思想淵源
--以農耕文化為基礎的儒法之爭
(二)中國古代正統法治觀的形成與特點
--以儒學為指導思想的“德主刑輔”與“一準乎禮
(三)中國古代法治的基本模式--以倫理型文化為基礎的義務本位法治模式
二、中國古代法治與德治的哲學分析
(一)中國古代法治與德治的人性基礎
--由性善論、性惡論之爭到德、禮、政、刑綜合為用
(二)中國古代法治與德治的價值取向
--尚中庸、求和諧與為政以德的內在聯繫
(三)傳統思維方式對中國古代法治的影響
--法律的道德化與律學的經學化
(四)中國古代法治與德治的調整對象
--以倫常等級關係為最基本的社會關係
(五)中國古代法治目標的實現途徑
--以德禮息訟,以刑罰止訟
(六)中國古代法治和德治的實現途徑
--堅持有治人無治法的人治觀
三、中國法治與德治的現實分析
(一)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二)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努力推進以德治國
(三)實現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協調發展
司法過程中的法律與道德
一、法律與道德關係的法理學意義
(一)法律與道德關係的重要性
(二)關於法律與道德關係的兩種基本立場
(三)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四)法律與道德的正當聯繫
(五)歷史地看待法律與道德
二、司法過程中的法律與道德的實證主義分析
(一)司法過程中法律與道德的分野
(二)司法過程中法律與道德的結合一:形式因素
(三)司法過程中法律與道德的結合二:實質因素
(四)法官的角色與權限
三、當代中國司法過程中的法律與道德
(一)民事司法過程中的法律與道德
(二)刑事司法過程中的法律與道德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