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徵(拼音:zhē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17]  徵和它的繁體“”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徵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 [2]  。本義為征伐,後引申為遠行。“徵”(zhēng和zhǐ)始見於西周金文,本義為徵召,引申指徵求,又引申為徵收、徵取。還表示跡象、現象,引申指證明。 [3] 
今簡化字將“徵”僅僅限用於zhǐ音中,zhēng音同音假借作“徵”。
(基本信息欄來源: [4] 
中文名
拼    音
zhēng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tghg
倉    頡
homym
鄭    碼
oiai
字    級
一級(序號1159) [1] 
注    音
ㄓㄥ
平水韻部
徵-下平八庚,徵-下平十蒸 [5] 
總筆畫
8
四角號碼
21211
統一碼
5F81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結    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甲組】“徵”字形演變流程圖 【甲組】“徵”字形演變流程圖
徵是形聲兼會意字。從彳,正聲。彳為表示道路意義的“行”字左半,亦表道路。 “”為“徵”字初文,甲骨文字形作A,上面“B”表示城邑,下“C”為人腳形。舉趾往邑,會遠征或征伐之意。上面的口形或寫為一實心圓點。金文“正”字上部的圓點或演化為一短橫。春秋、戰國金文“正”字上部常增添一短橫,《説文》古文從此。甲骨文中已有了從“彳”旁的徵字。金文或增止成為從、正聲的形聲字。彳、辵為義近形符,常可通。《説文》小篆從辵、正聲。或體則從彳。漢以後一般只用從彳的徵了。徵本義為征伐。《殷墟文字丙編》 52:“貞:王叀侯告比正(徵)屍(夷)? ”《書·胤徵》:“胤徵。”孔傳:“奉辭伐罪曰徵。”引申可指遠行。《詩·小雅·小明》:“我徵徂西,至於艽野。”由本義征伐還引申出奪取、收取賦税等意義。正加上彳或辵旁後與正逐漸分化為兩字。“正月”一般只用“正”,偶或用“徵”字。員鼎“徵月”即以徵為正。徵又或用同“鉦”。䣄尹徵城:“自作徵城(“徵城”即“鉦鋮”,一種樂器)。” [2] 
【乙組】徵字形演變流程圖 【乙組】徵字形演變流程圖
西周金文的徵作乙組圖1。左下的“辵”為形旁,右上構件含義不明,可能為聲旁。戰國所見省去了辵旁,增加了口旁(乙組圖2)。《説文》古文(圖3)所見又增加了攴旁。小篆當是保留了初文所從“辵”旁的一部分因而有了“彳”旁。保留了古文的“攴”旁。至其中間的部分(乙組圖B),疑是乙組圖C之訛。《説文》:“徵,召也。從微省,壬為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即徵之。”構形分析與初文不合。 [3] 
徵召的“徵”和征服的“徵”字音相近。但在古代不同音。後來這兩個字變成了同音字。但是用法仍不相通。漢字簡化時,“徵"(zhēng)同音假借了徵(zhēng)。而徵字只限於念zhǐ音字義中,為音樂用字。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ēng
名詞
正行。



指徵夫。

《詩經·豳風·東山》:灑埽穹窒,我徵聿至。

衷衣,貼身小褲。

《宋書·五行志二》:桓玄時民謠語云:‘徵鍾落地桓迸走。’徵鍾,至穢之服。桓,四體之下稱。
徵鍾
用以指徵收的賦税。

《左傳·文公十一年》:宋公於是以門賞耏班,使食其徵。

圍棋術語。

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徵,殺也。兩邊逐之,殺而不止曰徵。

姓。古代傳説有仙人徵伯僑。

漢·揚雄《甘泉賦》:雖方徵僑與偓佺兮,猶彷彿其若夢。
徵僑
驚惶失措的樣子。

宋·王禹偁《謝除右拾遺直史館啓》:通宵未息於徵忪,詰旦遽諧於告謝。
徵忪
預兆;跡象。
symbol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河者,諸侯之象;清者,陽明之徵。
徵兆;徵候;特徵;象徵
表現;表示。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也。
徵實、徵數
取信。

《莊子·逍遙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指所徵召的徒役。

《左傳·昭公十八年》: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徵。

成。

《淮南子·泛論訓》:故聖人見化以觀其徵。

主管。

《莊子·天道》: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徵藏史
姓。

《三國志·吳志·程秉傳》:三國吳有徵崇。

動詞
遠行,遠去。(多指行軍)

《詩經·小雅·小明》:我徵徂西,至於艽野。
征途;征程;征帆;長征
出兵討伐。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易·謙卦》:利用行師徵邑國。
征討;征伐;出征
收取。
levy
《左傳·僖公十五年》:於是秦始徵晉河東,置官司焉。
《逸周書·大匡》:程課物徵,躬競比藏。
徵糧;徵税;徵購
奪取。
contend for
宋·司馬光《與王介甫第三書》:今之散青苗錢者,無問民之貧富,願與不願,強抑與之,歲收其什四之息,謂之不徵利,光不信也。

證明;證驗。
verify
唐·韓愈《賀慶雲表》:既徵於古,又驗於今。

引申為象徵。

葉聖陶《窮愁》:我與我夫同歲生……於是購此藍綢,各制一衣,曰以徵同心也。

質問;詢問。

《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徵召;徵聘。多指君召臣。

《左傳·僖公十六年》:王以戎難告於齊,齊徵諸侯而戍周。
徵兵;應徵
謂收捕。

南朝·陳·徐陵《為護軍長史王質移文》:既懼檻車之徵,便憂齊斧之戮。

招致,招惹。

《左傳·定公八年》:陽虎為政,魯國服焉,違之徵死。

尋求;訪求。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鴝鵒跦跦,公在幹侯,徵褰與襦。
徵文;徵求
(參考資料: [7-8]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二】【辵部】諸盈切(zhēng)
𨒌,正、行也。從辵正聲。
徵,𢌛(當作𨒌)或從彳。 [9] 

説文解字注

正行也。
《釋言》《毛傳》皆曰:徵,行也。許分別之,徵為正行,邁為遠行。
從辵。正聲。
形聲包會意。諸盈切。十一部。廴部又有延字。行也。
𨒌或從彳。
引伸為征伐。《孟子》曰:徵之為言正也。 [10]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𠀤證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匯,徵吉。《詩·小雅》:之子於徵。
又《韻會》:徵,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徵。《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徵。《孟子》:徵者,上伐下也。
又《正韻》:徵,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徵。
又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廝徵伯僑而役羨門兮。注:仙人姓徵,名伯僑。
又《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注:音徵,税也。當作徵。
又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注:音徵。税也。獨加賞之田無税。 [11]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12]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13]
《康熙字典(內府)》書影 《康熙字典(內府)》書影 [14]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4]

書寫演示

“徵”字書寫演示 “徵”字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15]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四清

開口呼
全清
諸盈切
tɕjɛŋ
集韻
𨒌
平聲
下平十四清

開口呼
全清
諸盈切
ʨiæŋ
韻略


平聲





諸成切

增韻


平聲





諸成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tʂi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知聲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諸成切
tʃi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七英影應益






(音韻資料來源: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