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軍行七首

鎖定
《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組詩作品。這組詩以內容相關的七首詩形成連章,反映了複雜豐富的邊塞生活。第一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第二首詩描寫征戍者在軍中聽樂觀舞所引起的邊愁;第三首詩描寫古戰場的荒涼景象,寫將軍上表請求歸葬戰死將士骸骨,表現將帥對士卒的愛護之情;第四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衞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詩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鬥力;第六首詩描寫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詩主要描寫山巒疊嶂、烽火遍佈的邊塞景觀。全詩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顯示出盛唐氣象
作品名稱
從軍行七首
作品別名
從軍行
作    者
王昌齡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從軍行七首作品原文

從軍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1] 

從軍行七首註釋譯文

從軍行七首詞句註釋

⑴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⑵獨上:一作“獨坐”。海風:從邊地沙漠瀚海吹來當風。
⑶羌笛:羌族竹製樂器。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為傷離別之辭。
⑷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一作“誰解”。金閨:對女子閨閣當美稱,借指家庭。
⑸新聲:新制的樂曲。
⑹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⑺撩亂:心裏煩亂。邊愁:久住邊疆的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⑻關城:指邊關的守城。榆葉:榆樹葉。嫩者可食,亦可入藥。疏黃:指葉子稀疏枯黃。
⑼雲沙:像雲一樣的風沙。
⑽表請回軍:上表請求撤軍。表,上表,上書。掩塵骨:掩埋陣亡將士的遺骨。掩,埋。
⑾龍荒:荒原。後泛指荒漠之地或處於荒漠之地的少數民族國家。龍,指匈奴祭天處龍城。荒,謂荒服。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築城於此,置神威軍戍守。長雲:層層濃雲。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門關。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一作“雁門關”。
⒁破:一作“斬”。樓蘭:漢時西域國名,即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一帶。西漢時樓蘭國王與匈奴勾通,屢次殺害漢朝通西域的使臣。此處泛指唐西北地區常常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政權。終不還:一作“竟不還”。
⒂前軍:指唐軍的先頭部隊。洮河:河名,源出甘肅臨洮西北的西傾山,最後流入黃河。
⒃吐谷(yù)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後裔。據《新唐書·西域傳》記載:“吐谷渾居甘松山之陽,洮水之西,南抵白蘭,地數千裏。”唐高宗時吐谷渾曾經被唐朝與吐蕃的聯軍所擊敗。這裏泛指來犯之敵。
⒄胡瓶:唐代西域、吐蕃等地製作的一種金屬瓶子,似為工藝品,亦可作貯水器。落:指纏絡於肩膊。紫薄汗:紫色蕃馬
⒅明敕:明白地訓示或告誡,此指接到皇帝的命令。星馳:像流星一般飛馳.,形客速度很快。封寶劍:指帝王將寶劍賜給有功的邊將,即“尚方寶劍”。
⒆山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樣的山峯。
⒇依:倚靠。遠戍:遠方邊防駐軍的營壘。火:邊防報警的烽火。 [1]  [2]  [3]  [8]  [9] 

從軍行七首白話譯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邊高高地聳着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
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調子,無奈這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聽到《關山月》的曲調,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連綿起伏的長城。
其三
邊城榆樹的葉子早已稀疏飄落,顏色發黃了,傍晚時分,一場戰鬥剛剛結束,環視戰場,只見暮雲低合,荒丘起伏。
將軍向皇帝上表奏請班師,以便能把戰死沙場的將士屍骨運回故土安葬,不能讓士兵們為他鄉埋葬自己的戰友而傷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雲霧,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黃沙萬里,頻繁的戰鬥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後迅速出擊。
先頭部隊已經於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敵人展開了激戰,剛才還在交戰,現在就傳來俘獲敵軍首領的消息。
其六
將軍臂膊上綁縛着胡瓶,騎着紫薄汗馬,英姿颯爽;碎葉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懸掛着一輪秋月。
邊境傳來緊急軍情,皇上星夜傳詔將軍,賜予尚方寶劍令其領兵殺敵;將軍辭京奔赴前線,很快就大獲全勝。
其七
玉門關周圍山巒層層疊疊,像重重屏障護衞着王朝的西北邊防;烽火台遍佈各個山頭。
人們戍邊要依靠烽火來傳遞消息;而那裏山深林密,馬兒跑過一會兒就看不見蹤影了。 [2] 

從軍行七首創作背景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鋭意進取、衞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七首》就是王昌齡採用樂府古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4] 

從軍行七首作品鑑賞

從軍行七首整體賞析

第一首詩主要寫戍邊將士濃郁的思鄉懷親之情。前兩句敍事兼寫景,但情含其中。“百尺樓”突兀於沙漠戈壁中,四顧無垠,再兼秋日“黃昏獨上”,“海風”凜冽,已有空寂孤獨,悲風襲人之感。第三句再以聞“羌笛”吹奏述征戍之苦的《關山月》名曲,以聲寫情,句首冠一“更”字,使主人公的思鄉之情倍增不堪,故逼出最後一句:“無那金閨萬里愁。”此結語之妙,不僅不着痕跡地由景入情,而且宕開一筆,反以妻子思“萬里”外親人之語,襯出自己之愁情,兩面俱到,更顯二人心心相印之深情。此詩雖寫愁緒,但融景於情,境界壯闊。在詩人筆下,“百尺”高樓、迢迢“海風”、“萬里”“關山”,無不盡染愁緒,充分體現了主人公悲塞天地的巨大張力和強烈的感染力。
第二首詩亦寫戍邊將士辭家別親的怨愁,但末句翻以豪語結之,表現了戍邊將士忠勇報國的坦蕩胸懷。前三句極寫邊愁。隨着舞蹈的變換,“琵琶”又奏出新的曲調,但不管怎麼變換,在內心充滿思親懷故愁緒的人聽來,似乎“總是”在彈奏出“關山”別離的悲歌苦調,徒增心中紛亂的“邊愁”和“不盡”的“別情”。詩歌至此,已將愁説盡,不能自已,再深掘愁思,已無餘地。如何作結,更見功力。王昌齡不愧是“七絕聖手”,結語施以奇筆,突奏異響,以“高高秋月照長城”的雄偉壯闊之景,將徵人濃郁的邊愁一筆撇開,而翻出豪宕情懷。此句雖為景語,但詩人融情於景,在秋風朗月的廣漠背景下,遙望長城萬里的壯麗河山,使徵人由對其熱愛而意識到自己保衞河山的神聖職責,個人的區區“邊愁”就不足掛齒了,從而使徵人忠勇愛國的高曠情懷在壯麗之景的展示中得到完美體現。此詩構思新穎,多次轉折,前三句與結句是一大轉折,其中“換新聲”與“舊別情”為一小轉折,“總是”二字狀愁緒的強烈,亦頗傳神。這不僅使詩歌奇想層出,亦表現出詩人“緒密而思清”(《新唐書·王昌齡傳》)的藝術特色。
第三首詩通過對冷寂荒涼的古戰場景象的描繪,表現了詩人反對過度開邊之戰,對廣大士卒的悲慘境遇表示了深刻同情。前兩句以“榆葉早疏黃”寫塞外之寒。一個“早”字,突出了塞外物候與內地的不同,內地榆葉尚青,而塞外卻“早”已枯黃凋落。再加之“日暮”昏暗,“雲沙”瀰漫的戰場苦景的渲染,它折射出戰況的慘烈和士卒的巨大犧牲。故三、四句請求撤軍掩骨,“莫教兵士”在遙遠的“龍荒”之地作無謂的犧牲。“龍荒”二字含意頗深,它説明戰場已深入千里,遠遠超出自衞範圍,可見其反對開邊戰爭的態度和人道關懷精神的鮮明和強烈,感情悲憤至誠。此詩前兩句寫景,景中含情;後兩句説理,但以“掩塵骨”“哭龍荒”兩個生動情節的描繪,使反對開邊之理顯得有據可依,理直氣壯,而詩人的關愛之情亦潺潺流出,從而達到“情理兼至,聲意兩峻”(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的境界。
第四首詩通過對塞外遼闊的戰場景象和激烈征戰生活的描寫,抒發了誓死報國的壯烈情懷。前兩句以“青海”“長雲”“雪山”“玉門關”等塞外相距遙遠的地名和壯闊意象,勾畫出氣勢恢宏的邊塞場景。其中再以“暗”“孤城”“遙望”等詞語,點出蒼茫荒寒的塞外地理特徵,使人不難體會到一股悲慨之氣已撲面而來。第三句以“黃沙百戰穿金甲”寫征戰,語言極為精練、剛健。大漠風沙的惡劣環境,身經“百戰”的慘烈經歷,“金甲”磨穿的艱苦卓絕,不僅未使主人公斗志頹喪,而是歷練得更為堅強,鬥志更加高昂,故第四句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邁誓言作結,就顯得水到渠成,滿篇生輝。此詩以戰場的苦寒、征戰的艱險反襯豪壯的英雄本色,對比鮮明,形象生動;以塞外博大壯闊之景驅昂揚豪邁之情,珠聯壁合,情景照人,不愧為“盛唐氣象”的傑出代表之一。
第五首詩寫唐軍前後齊出,夜戰殲敵的過程,頌揚了唐軍所向無敵的聲威。首句寫景。“大漠風塵”遮天蔽日,故白晝“昏”暗,這雄渾蒼茫之景,既展示出戰場惡劣的氣候,又襯托出軍情的緊急。第二句寫人。在這飛沙走石的天氣裏,唐軍不畏風沙之烈,揮師疾進。“紅旗半卷”,狀風沙肆虐,四面橫吹,致使旗難全張,形象十分生動。詩思之奇在第三句的突轉,詩人放下頂風疾進之旅不説,一下跳躍到傳來“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的戰鬥捷報,結果乾淨利落,出人意料。至此乃知前兩句所寫為後出之增援部隊,詩人正面寫增援部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乃為“前軍夜戰”“生擒”敵首張目,三、四句寫“前軍”雖是側面着筆,但有前兩句後軍形象的烘托,表現出了“前軍”高昂的士氣,戰鬥的激烈和決戰決勝的勇猛。將一場大戰壓縮到一首絕句之中,寫得如此壯懷激烈,如此搖曳多姿,如此含藴深厚,真不愧為“千秋絕調”(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
第六首詩通過描寫一位征戰萬里,不辱使命,一戰成功的英雄形象,謳歌了唐朝將士的神勇無敵。首句以洗練之筆,勾畫出一個肩背胡瓶,身跨戰馬的將軍形象,第二句雖為景語,但人在景中。將軍在一輪“秋月”的照耀下,巡行在遙遠的“碎葉城西”,碧空如洗,月華晶瑩,信馬而行中透出幾分鎮定悠然。第三句氣氛急轉,皇帝開戰的詔書和授予軍權的“尚方寶劍”如流星一樣迅疾送達前方。第四句寫將軍辭謝君王的信任,連夜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取“樓蘭”,果不辱使命。此詩弛張有度,前兩句節奏舒緩,有閒庭信步之感;後兩句寫輕鬆天,有星流擊之威,寫景、敍事、抒情有機結合,使“始如處女”“後如脱兔”(《孫子兵法·九地篇》)的人物形象特徵十分生動鮮明。
第七首詩寫玉門關一帶遼闊荒遠的博大之景,襯托出戍邊將士不畏艱險的征戰生活。前兩句以“幾千重””總是烽”大筆勾勒出玉門關一帶重密疊嶂,烽火遍佈的自然環境。“幾千重”的山上”總是烽”,即除了烽火台之外,別無它物,荒涼之景中又透射出戰場的肅殺之氣。後兩句寫將士們的戍邊生活。“人依遠戍須看火”,寫戰士們駐守在烽火台上,但由於關山阻隔,相距遙遠,一有敵情,只能舉火報警。“馬踏深山不見蹤”寫將士們一見烽火,馬上出發迎敵,但由於“深山”林密,峯迴路轉,很快就隱沒在峯谷之間,不見蹤跡。此詩寫景的突出特點是大小對比,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將塞外的博大渾浩之景展現得無以復加。寫山動輒“幾千重”,寫烽則“山北山南總是烽”,寫人卻十分渺小,甚至隱晦。要麼憑着烽火的升起,依稀可見“遠戍”之人,要麼一進“深山”便蹤跡全無,既是對比,又兼反襯。以小襯大,則境界愈大;以大襯小,則人物更顯。詩中徵人的艱苦生活,對敵鬥爭的神速果敢,縱橫馳騁的英雄之態,盡在這大小之辨中放射出奕奕神采,故其“山高月小”的美學效果十分震人。 [2]  [3]  [5]  [8] 

從軍行七首名家評價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龍標《從軍》諸篇,靜摹動勘,順吐逆吸,真有脈可按、無跡可象者。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從軍》諸作,皆盛唐高調,極爽朗,卻無一直致語。
朱寶瑩《詩式》:自第一至第四章(指其一、其二、其四、其五),章法要自井然。(品)雄渾。
其一
敖英、凌雲《唐詩絕句類選》:桂天祥曰:起處壯逸,斷句傷神。
陸時雍《唐詩鏡》:“烽火城西百尺樓”一絕,“黃昏獨坐”一絕,“海風秋”一絕,“更吹羌笛關山月”一絕,“無那金閨萬里愁”一絕,昌齡作絕句往往襞積其意,故覺其情之深長而辭之飽決也。法不與眾同。
黃白山《唐詩摘鈔》:當黃昏蝕坐之時,鄉思已自“無那”,豈意羌笛更吹《關山月》之曲,聞之使人倍難為情矣。
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己之愁從金閨之愁襯出,便為情深。
黃叔燦《唐詩箋註》:曰“更吹”,曰“無那”,形出黃昏獨上之情,極纏綿悱惻。
李鍈《詩法易簡錄》: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無以慰閨中之思幾,正深於思家者。
張文蓀《唐賢清雅集》:氣骨高古,末轉從金閨説邊思,兩面俱到,妙。只有輕筆,便有餘味。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詩之妙,全以先天神運,不在後天跡象。如王龍標“烽火城西百尺樓”云云。此詩前二句便是笛聲之神,不至“更吹羌笛”句矣。
王闓運《王闓運手批唐詩選》:高響,是絕句正格。
俞陛雲《詩境淺説續編》:詩之佳處,在末句“無那”二字,用提筆以結全篇。海風山月,都化綺愁矣。
其二
郭濬《增訂評註唐詩正聲》:“總是”二字轉接得有力。忽説月妙。
唐汝詢《唐詩解》:末句景中含情,更慘。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奇想層出。周敬曰:意調酸楚。
黃白山《唐詩摘鈔》:前首以“海風”為景,以“羌笛”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為事,以“秋月”為景,景在事後。當觀其變調。
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首句言琵琶當起舞時換新聲也,是縮脈句法。下“總是”字,見得非獨於琵琶也,故三句雲“聽不盡”。聽已不堪,況所見又是秋月,其愁為何如乎?末句是進步法。
吳煊、胡棠《唐賢三昧集箋註》:有悽絕之音。
黃叔燦《唐詩箋註》:跟上首來,故曰“換”,曰“總是關山離別情”,即指上笛中所吹曲説。“繚亂邊愁”而結之以“聽不盡”三字,下無語可續,言情已到盡頭處矣。“高高秋月照長城”,妙在即景以託之,思入微茫,似脱實粘,詩之最上乘也。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首第二句已斬絕矣,第三句轉得不迫,落句更有含蓄,愈嘆其妙。
王闓運《湘綺樓説詩》:此篇聲調高響,明七子皆為之時不厭人意者。《王闓運手批唐詩選》:以“新”、“舊”二字相起,有無限情韻,俗本作“離別”,便索然矣。
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第二首琵琶之新聲,亦撩人之怨曲,滿腹離緒之人何堪聽此,故有第三句。末句忽接寫月,正以見邊愁不盡者,對此“高高秋月”但“照長城”,愈覺難堪也。句似不接,而意實相連,此之謂暗接。
其四
唐汝詢《唐詩解》:(末句)言冒風沙而苦戰苦矣,然不破樓蘭終無還期,悲何如耶?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李夢陽曰:語亦悲壯。
沈德潛《唐詩別裁》:“不破樓蘭終不還”句,作豪語看亦可,然作歸期無日看,倍有意味。
黃白山《唐詩箋註》:玉關在望,生入無由,青海雪山,黃沙百戰,悲從軍之多苦,冀克敵以何年。“不破樓蘭終不還”,憤激之詞也。
張文蓀《唐賢清雅集》:清而莊,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悽楚音。
俞陛雲《詩境淺説續編》:首二句乃逆挽法,從青海回望孤城,見去國之遠也。後二句謂確鬥無前,黃沙可戰,金甲都穿,見勝概英風。
朱寶瑩《詩式》:首句長雲迷漫,雪山亦暗,有不甚明見之意。二句惟見有孤城,遙而望之,系玉門關雲,起勢遠甚。三句在黃沙之地已經百戰,終穿上金甲,轉得突兀。四句不破樓蘭不還,如順流之舟矣,結句壯甚。
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第三首(指其四)又換一意,寫思歸之情而曰“不破樓蘭終不還”,用一“終”字而使人讀之悽然。蓋“終不還”者,終不得還也,連上句金甲着穿觀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為思破敵立功而歸,則非詩人之本意矣。
其五
唐汝詢《唐詩解》:江寧《從軍》諸首,大都戍卒旅情,獨此有獻凱意。亦樂府所不可少。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戰捷凱歌之詞。末即殲厥巨魁之意,謂大寇既擒,餘不足論矣。橫逸之氣,壯烈之志,合併而出。旲山民曰:健。陸士鈨曰:跌宕。
朱寶瑩《詩式》:首句大漠之鄉,風塵迷霾,日色慾昏,蓋已近暮天。先寫塞外情境,此為凌空盤旋起法。二句言風起塵揚,紅旗難以全張,故半卷也。出轅門,出戰也。前軍所指,連夜接戰,地在洮河以北,先已擒得吐谷渾。曰“前軍”,則全軍尚未齊至。曰“已報”,有不待全軍至而己獲勝者。“夜”字應上“昏”字,“已報”應上“前軍”二字。
俞陛雲《詩境淺説續編》:此詩總結前數章,故言掃老上之庭,飲黃龍之府,以告武成。為塞下曲之悽調悲歌別開面目也。
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第四首(指其五)但寫邊軍戰勝之事。 [3]  [4]  [6] 

從軍行七首作者簡介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陝西)人。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7]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0
  • 2.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76-79
  • 3.    徐中玉 金啓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485-486
  • 4.    黃嶽洲.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上卷).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13:539-542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14-118
  • 6.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434-436
  • 7.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1
  • 8.    佘正松.邊塞詩選.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163-169
  • 9.    王兆鵬 楊雪瑩.小磨詩坊·邊塞.武漢:崇文書局,2019: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