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一種婚後丈夫到妻子家定居的結婚習俗,指新婚夫妻住在離新娘父母不遠的地方的生活形式。
- 中文名
- 從妻居
- 外文名
- uxorilocal residence
- 概 述
- 一種婚後丈夫到妻子家
- 起 源
- 前者是母系氏族制繁榮時
從妻居簡介
編輯從妻居,uxorilocal residence
從妻居起源
編輯前者是母系氏族制繁榮時期流行的一種婚姻居住形式。由望門居演變而來。男子從過去走訪女子,過偶居生活,改為遷往妻方氏族公社居住,通常稱這種居住形式的婚姻為妻方居住婚。由於這種婚姻仍然是暫時的結合,夫妻並未組成獨立的經濟單位,因而無論結合或離異都十分容易,只要妻方或妻方成員不滿意,就可命令男子離去,男子無權反抗。
到了父系氏族制時代,雖然妻方居住婚逐漸過渡到夫方居住婚(見從夫居),但其殘餘一直保留到階級社會。亞洲的米南卡保人,北美洲易洛魁人和海達人,南美洲的查科印第安人和亞馬孫河印第安人,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亞人和查莫羅人,西南非洲的納馬人等,近代還流行從妻居的習俗。在中國,部分拉祜族地區盛行妻方居住婚,在已基本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漢、布朗、哈尼、景頗、佤、傣、壯、瑤、達斡爾、高山等民族的某些地區,也還保留着短期或長期妻方居住婚的殘餘。短者住一至三年,長者住十餘年。
[2]
- 參考資料
-
- 1. 安東尼·吉登斯.《社會學(第五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75
- 2. 從妻居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3-02-04]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13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双子syf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