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政治思想的一個重要命題)

鎖定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孟子政治思想的一個重要命題,出自《孟子·離婁上》。 [1] 
中文名
得民心者得天下
提出者
孟子
《孟子·離婁上》雲:“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這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民為邦本”的民本主義政治傾向。孟子從“心學”的角度指出“民心”的重要性,也是孟子以仁政來“王天下”理論的具體展開。在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天下統一的趨勢已日益明顯,各大國君主不以在本國稱“王”為滿足,進而要在“天下”稱“王”。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也紛紛提出自己的“王天下”的理論。孟子恪守孔子的“德治”傳統,提出以仁政來“王天下”,激烈反對以講求耕戰用武力統一天下的主張。孟子認為主張“強戰”,就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闢草萊任土地次之”(《孟子·離婁上》)。孟子認為“仁者無敵”,“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孫丑上》)。之所以如此,孟子認為仁政能夠“得人心”,如所云:“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悦,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悦,而願藏於其市矣。關,譏(稽)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悦,而願出於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則天下之農皆悦,而願耕於其野矣。廛,無夫裏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悦,而願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如此,則無敵於天下。無敵於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同上)孟子還舉出古代聖王的例子説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如:“湯一徵,自葛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悦。”(《孟子·梁惠王下》)孟子這種以“民心”向背作為得天下的首要條件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每一朝代的開國創業君主往往都在不同程度上自覺或不自覺地實踐了孟子的這種思想。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