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開法

鎖定
徐開法(1614—1666年),字茲念,號坦齋,江蘇崑山人,明貢生。開法屢試鄉試不第後,援例進入國子監,以期大展宏圖,但向南明朝廷上書數十事均石沉大海,如開屯島嶼、募練鄉勇等建議。後來因失望於朝廷混亂的政局,便不再出仕,歸家育子,但濃重的家國情懷又使其不忘關心時政。三個兒子徐乾學徐秉義徐元文號稱“崑山三徐” 。生前被敕封為翰林院修撰,卒後因兒子乾學而被追為刑部尚書。 [1] 
慈念
坦齋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江蘇崑山
出生日期
1614年
逝世日期
1666年
本    名
徐開法
主要社會關係
徐乾學、徐秉義、徐元文、顧炎武
齋 名
集義居

徐開法人物生平

開法自少年時,學習能力就冠絕同齡人,常常一目十行,12歲時就能作文,15歲就中秀才,成為蘇州遠近聞名的才子。開法雖然懷才不遇,出仕無望,但不僅沒有放棄鑽研學問,反而更加用功。他博覽羣書,尤其精熟司馬光《資治通鑑》,著有《甲子會記考證》。他沿襲家族研究易學的傳統,蒐集並整理易學書籍極其精要,使邑中學易士人皆尊其為宗。此外,他還廣泛搜求典故及天下志書,對錢穀盈絀、科名盛衰、人才進退之事熟稔於心,並整理出了洪武、永樂兩朝鄉試、會試兩榜的人物事蹟。因開法擅長文章之道,頃刻間便能下筆千言,金溪許灣地區的書賈紛紛慕名前來,求取文章,刊刻發行。由於書中內容評論精當,楚粵士人爭相搶購,竟一時造成“洛陽紙貴”。
開法隱退後勤勤懇懇地教導和督促兒子們學業,讓乾學兄弟誦習他謄寫的古今文章,並從旁指導他們執筆作文,稍有不貫通,便嚴厲批評。乾學兄弟每每參加考試,開法都等在考場外,考試一結束就讓他們背誦所作的文章,如有謬誤便當眾斥責,從不在意旁人眼光。開法對兒子的鞭策從未放鬆,直到順治十七年(1660年),乾學已成舉人,元文考中狀元,開法來到京師,不等元文問候的話講完,仍像當初督課一樣,先問元文當時學習國史的情況如何。此外,開法也經常督促女婿申穟的課業,勉勵其要把科舉功名放在心頭。同時,開法亦重視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每當乾學兄弟讀書閒暇時,開法會向他們講述前人的嘉言懿行,以使他們明理正心、修身進德。順治十一年(1654年)底,乾學與元文北上京師趕考時,開法贈給他們一封長信,內容都是檢點自身、待人接物的箴言。時至順治十六年(1659年),元文中狀元。開法聞訊立即寄信京師,仍是言辭懇切地誡勉元文。開法有感於年輕時無暇料理自己的生計,故而對兒子們的生活和前程格外地精心謀劃。開法一生無法晉身仕途,轉而把期望寄託在兒子身上,悉心教導與撫育兒子,希望他們能夠取得功名,光宗耀祖。誠然,後來“徐氏三鼎甲”誕生,開法功不可沒,正如葉方藹説:“雖天之產才特異,而公善教之功,亦豈可泯哉?”
開法雖然隱居,但實際上一直關心着時局的發展,尤其關注東南地區。開法深厚的才學深得時人欽重,地方官時常登門向開法請教時政要務,開法便“條列興革事宜”。當時漕政腐敗不堪,差役勒索無度。開法認為必須正本清源,要從上至下進行政策改革。為此開法考察明朝歷代漕運制度,指出其弊端與改進措施。當時蘇州府和松江府賦税較重,開法多次向官員建言,應該仿照耶律楚材舊制或酌情減免税收,以緩解百姓的困苦。儘管其賦税方面的建議沒有被採納,但仍使聞者歎服。開法這種憂國憂民造福地方的事例不勝枚舉。 [1] 

徐開法軼事典故

其一,滬上靜安寺鄉有王、葉兩家人,早有婚約。後來王氏夫婦去世,只留下1子,家業沒落。葉氏打算將女兒嫁給富裕的秦家,而把王氏兒子趕到油坊裏當長工。開法知道後,對葉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承諾出資置辦嫁妝,並操辦婚禮,最終促成了兩家的親事。
其二,嘉定真如鎮陶圓的女兒天生麗質,被人販子拐賣到了王副將開設的妓院,衙門無法制衡。陶圓夫婦痛哭流涕,卻無能為力。最終開法與王副將據理力爭,自掏50金將女子贖出交還給了其父母。另,清軍進攻到崑山時,某鎮將劫掠了數百名女子,強佔了開法的宅院當作監禁之處,並讓開法充當看守。開法趁其不備,將這些女子都放了,為了掩人耳目,毅然將自己的宅院全部燒燬了。等鎮將來索人時,開法謊稱疏於防火,發生火災,人都燒死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正是諸如此類的舉動,開法被時人稱讚為少有的具有正義之氣的人。 [1] 

徐開法主要作品

著有《漕政考要通鑑》、《甲子會記考證》、《易經注義》等。 [2] 

徐開法親屬成員

長子:徐乾學於康熙九年(1670年)中探花,官至刑部尚書,總裁《明史》《一統志》《大清會典》等,參修《鑑古輯覽》《御選古文淵鑑》等,著有《憺園文集》《讀禮通考》《資治通鑑後編》等,建有冠絕一時的藏書樓傳是樓。
次子:徐秉義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探花及第,累遷至吏部侍郎,總裁《明史》《一統志》《律例》等,著有《培林堂文集》《經學志餘》等。
三子:徐元文中順治十六年(1659年)狀元,官拜文華殿大學士,總裁《明史》《一統志》《三朝國史》《平定三逆方略》等,著有《含經堂集》《得樹園詩集》等,為清初史學的發展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1-2] 
徐氏兄弟“皆以鼎甲致位通顯”,名噪一時,被稱為崑山三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