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景藩

鎖定
徐景藩(1927年12月-2015年3月11日),男,江蘇吳江市人。江蘇省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終身教授,江蘇省名中醫。出生於江蘇吳江盛澤鎮的中醫世家,1941年起隨父徐省三學醫,1944年夏從江浙名醫朱春廬續學3載,1947年懸壺鄉里,1952年報考衞生部“中醫研究人員”班被錄取,在北京醫學院學習5年畢業,1957年至江蘇省中醫院,迄今一直從事醫療、教研工作。曾任江蘇省中醫院院長兼江蘇省中醫研究所所長,江蘇省中醫藥學會名譽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1990年被遴選為全國500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1992年敬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江蘇省中醫系統先進工作者,1994年被評為全國衞生系統先進個人,1996年獲全國白求恩獎章,2009年4月評選為“國醫大師”,2009年8月成為江蘇省衞生系統唯一入選的“5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江蘇人物”。 [3] 
1946年6月起從事中醫臨牀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蘇省名中醫。
全國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全國著名中醫藥學家、首屆國醫大師稱號獲得者。
中文名
徐景藩
出生日期
1927年12月
逝世日期
2015年3月11日
出生地
江蘇省吳江市
職    稱
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性    別

徐景藩人物經歷

出身中醫世家,13歲從師學醫,1947年行醫。1957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中醫研究班。
歷任江蘇省中醫院院長、專家委員會成員,江蘇省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徐景藩 徐景藩
曾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內科脾胃病學組副組長、專業委員會顧問,江蘇省中醫醫學會理事、副會長,江蘇省委“333”工程選培專家組成員,江蘇省藥品審評委員兼中醫藥組組長,江蘇省衞技高級職稱審評委員會委員、主任委員,南京市中醫學會副會長,《中醫雜誌》特約編審,《江蘇中醫藥雜誌》常務編委,《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編委等職。
國醫大師徐景藩因病醫治無效,於2015年3月11日零時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9歲。江蘇國醫大師還有夏桂成幹祖望周仲瑛朱良春4人。 [1] 

徐景藩主要成就

徐景藩 徐景藩
從事中醫臨牀教學40餘年,擅長脾胃病的診療工作。對食管病主張調升降、宣通、潤養,創“藕粉糊劑方”卧位服藥法。創“連脂清腸湯”內服和“菖榆煎”保留灌腸法。創“殘胃飲”治療殘胃炎症。
1958年參與創建內科教研組,兼中醫內科課堂、臨牀教學。培養碩士研究生10名。他發表的確良30篇學術論文中,絕大部分為脾胃病專業性論文。著有《脾胃病診療經驗集》等2部。參加編寫《中醫內科學》、《現代中醫內科學》等4種教材。有4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江蘇省衞生廳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和甲級獎。

徐景藩主要榮譽

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3年被評為江蘇省中醫系統先進工作者。
1995年獲全國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6年獲全國白求恩獎章
2009年獲全國“國醫大師”終身榮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