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鎖定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中國石化集團管道儲運公司院內,是徐州市教育局直屬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蘇師範大學共建學校。現設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部。學校是國家級示範高中、首批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1]  [3] 
學校始建於1975年12月,原為中國石油部下屬單位華東輸油管理局子弟學校,曾用校名有華東輸油指揮部中學、華東輸油管理局中學、中國石化管道中學等。2004年12月順應企業改革要求,學校整體移交社會,歸口徐州市教育局直管,更名為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2009年2月在徐州市政府主持下,學校增掛徐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13年4月又更名為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 
截至2023年9月,學校佔地180畝,總建築面積約10.8萬㎡,現有80個教學班,教職工300餘人,在校生4000餘人。 [1-2] 
中文名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
外文名
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To JSNU(Xuzhou No.36 High School)
簡    稱
師大附中、三十六中、管道學校
創辦時間
1975年12月29日
辦學性質
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
學校特色
國家級示範高中
首批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主管部門
徐州市教育局
現任領導
石鑫(校長)
張焰(黨委書記)
校    訓
包容礪行
地    址
徐州市泉山區中石化管道儲運有限公司院內
主要獎項
教育部人美美育學堂
江蘇省委組織部黨員教育實境課堂
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金牌單位
江蘇省模範學校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辦學歷史

1975年春,華東輸油管線指揮部成立,會戰隊伍彙集到徐州南郊翟山腳下,職工子弟的教育問題成為當務之急,指揮部決定籌建職工子弟學校,1975年12月29日管道職工子弟學校成立。
1976年,秋季開學時,指揮部決定建設新校舍。次年新校舍落成,建築面積為10085平方米,學校遷入新址。
1978年,起學校開設高中班。
1991年,被評為石油系統一類學校。
1992年,初中學部遷入現址,小學部遷入中學部,10月23日學校更名為華東輸油管理局中學。
1995年3月,職工學校與中學合併,形成了青少年宮、小學、中學、職校、黨校一體的新格局。
1997年3月,省教委發文,確認學校為省重點高中,學校成為市區繼一中、三中後的第三所省級重點高中。
1998年8月根據國務院重組改制的決定,華東輸油管理局劃入中國石化集團,華東輸油管理局更名為中國石化管道儲運公司,學校更名為中國石化管道中學。
2001年4月,省教育廳對學校進行工作驗收,同年6月學校被省教育廳確認為國家級示範高中。
2004年3月,學校被省教育廳批准為四星級高中,成為市區第二所四星級高中。
2004年9月,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精神,中石化集團總公司與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移交協議書。學校歸口徐州市教育局直管。
2005年1月10日,徐州市人民政府在中山飯店舉行揭牌儀式,學校更名為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
2009年,徐州市編制委員會下文,增掛徐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2012年,學校由徐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更名為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4] 
2017年,徐州市在三環南路以南、北京北路以東、京滬鐵路以西的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院內南區貨場的土地上,規劃建設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新校區。2019年12月動工建設。 [5-6] 
2022年8月31日,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高中部入住新校區。 [7] 
共建簽約儀式 共建簽約儀式
2022年10月29日,徐州市人民政府與江蘇師範大學共建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簽約儀式在江蘇師範大學泉山校區舉行。徐州市副市長吳昊、江蘇師範大學副校長王曉三代表簽約。 [3]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辦學條件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硬件設施

新校區總建築面積約10.8萬㎡,總規劃逐步可容納約126個班級(含初中部、小學部)。 [2] 
新校區所有教室、食堂、宿舍均安裝空調、暖氣,教室內全部配備鴻合85寸觸摸屏一體機,借閲一體化的校圖書館為省級示範圖書館。
新校區宿舍 新校區宿舍
新校區的住宿條件為獨立的六層宿舍大樓可容納1100人入住,所有房間均裝有空調,冬天有暖氣,有洗浴房和熱水供應。學校食堂採用自助點餐方式。 [2] 
學校使用了十二年整體電子教學資源,包含學科網、智學網、中小學虛擬實驗室、火花實驗室;備課系統有C30備授課系統和樂教樂學、釘釘智慧校園工作平台、百家網雙師課堂系統、小魚直播系統、文香錄播直播系統等。學校利用先進的硬件支持、藉助軟件平台,保證公文OA點對點傳達。新校區將包含安防信息、能源信息實時監測,真正做到安全環境下的信息互聯互通。 [10]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學校高中部現有教師124人,其中正高級(教授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75人,市級學科骨幹及以上名優教師20人,101餘名教師曾獲得省市級及以上各級各類榮譽。 [11]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教育部人美美育學堂、江蘇省委組織部黨員教育實境課堂、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金牌單位、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藝術特色學校、江蘇省文明校園等省、部級榮譽稱號;獲得徐州市模範學校、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標兵、師德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五五普法工作先進集體、依法治校示範校、優秀家長學校等市級榮譽稱號,現為徐州市基礎教育改革實驗先進學校、徐州市美術學科教研基地、徐州市信息學科教研基地、江蘇省藝術教育課程基地。 [1]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文化傳統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形象標識

  • 校名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中文標準字體與江蘇師範大學保持一致,採用文化名人、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手寫體(集字),與新版校徽結合使用。
學校的另一名稱“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中文標準字體採用著名書法家仇高馳先生題名的手寫體。 [8] 
  • 校徽
新校徽由江蘇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所長、著名設計師竇勤軍教授設計創作。 [8] 
自發布之日2023年7月20日起,舊版校徽不再使用。 [8] 
校徽釋義
1.校徽由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中英文名稱、建校時間(1975年)、書本變形的帆以及河流組合而成。
2.遵循中國哲學融通圓滿的文化傳統,校徽標識整體為圓形,代表圓滿、恆久,象徵着團結和諧,象徵着博大精深。雙環圓形的外觀也象徵着管道,寓意學校前身為“中國石化管道中學”的發展歷史,契合校訓中“包容礪行”的內涵。
3.書本變形的帆與河流巧妙的組合成附中的首寫字母“FZ”。書本象徵知識,書本變形的帆寓意為莘莘學子在知識的海洋裏、在人生的道路上揚帆起航,乘風破浪,飛向成功的彼岸,更賦予學校發展一帆風順的美好祝福。河流造型不僅寓意學校發展源遠流長,亦契合校訓中“長流及遠”的內涵。
4.校徽的標誌色為藍色(顏色代碼為#172B84),藍色代表着深邃、包容、理智、高貴。藍色是天空與大海的色彩,是高科技的色彩,激勵莘莘學子要胸懷開闊,要有探索精神和遠大理想。 [8] 
舊版 舊版
新版 新版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包容礪行
  • 學校精神
長流及遠
  • 辦學理念
以學生的成人成才為本,以教師的幸福發展為本 [1] 

江蘇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校領導

校長:石鑫
黨委書記:張焰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