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妍

(中國海洋大學文學院教授)

鎖定
徐妍,吉林長春人。本科、碩士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曹文軒先生。中國魯迅研究專家、“近代文學”學者、青年文學評論家。現為中國海洋大學文學院教授。從事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當代文學批評和中國兒童文學研究。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叢刊》等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2008年收青年作家劉家宏為其弟子。徐妍教授出席2006-2007中國網絡文學節,發表《2006中國網絡文學報告》。2009年擔任全國公益寫手大賽評委。
現任青島市文藝評論家副主席。 [1-2] 
中文名
徐妍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師
職    稱
教授
性    別

徐妍人物經歷

本科、碩士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曹文軒先生。中國魯迅研究專家、“近代文學”學者、青年文學評論家。現為中國海洋大學文學院教授。人生格言為:“無所夢想的世界是不值得居住的,人類原本要夢想;而任何一種夢想,都有可能遭遇到幻滅的宿命。”

徐妍研究方向

從事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當代文學批評和中國兒童文學研究。

徐妍主要貢獻

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叢刊》等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2008年收青年作家劉家宏為其弟子。徐妍教授出席2006-2007中國網絡文學節,發表《2006中國網絡文學報告》。2009年擔任全國公益寫手大賽評委。

徐妍出版書籍

《新時期下魯迅形象的重構》(三聯出版社2009年版)

徐妍獲獎作品

理論批評《悽美的深潭——“低齡化寫作”對傳統兒童文學的顛覆》

徐妍代表作

1、《曹文軒小説論》,見《文學評論》2000年第4期
曹文軒以90年代的小説《草房子》、《紅瓦》和《根鳥》實踐着他“水遠的古典”的創作觀念。他借鑑從契訶夫、屠格涅夫到廢名、沈從文等中外作家作品中的古典形態,在充斥着慾望的文壇追求一種“淨潔”的美感,試圖開拓現代意識的詩性空間。他在對人生悲劇意義的探索中形成了小説特有的時間框架,其中也包含他對時間的形而上理解:讓夢幻和追憶超越具象化的時間,讓瞬間化為永恆
2、《蕭紅小説中的女兒性》,見《中國現代文學叢刊》2003年第3期
本文通過一個新的角度——女兒性對蕭紅小説的精神及藝術進行了的重新的讀解。介於兒童性與女性之間的女兒性使蕭紅選擇了直覺的方式回溯故事,使她自覺地放棄了啓蒙的姿態而採用體恤來進入眾生世界。同時,她由此採用了非自主性記憶的自主性敍述方法,並將印象與意象結合起來。
3、《2005年青春文學綜述》
2005年的青春文學從整體上説,是一個繼續分化和重組的階段。如果説以往的青春文學寫作者因其自身的“弱勢”地位而寧願半推半就地接受“80後”的集體稱謂,那麼這一年,他們更傾向於單兵作戰。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他們大多從狂妄轉向自省、激情轉向理性、成長轉向成熟。不過,這並不意味着青春文學作者沿襲了前輩作家的寫作路徑,而是相反,他們大多以“脱80後”的姿態試圖打造一個與以往成人作家所佔領的主流文壇有別的“另一個文壇”,即一個隸屬於文化傳播公司之下的“娛樂圈文學”。隨着一個時代的終結,他們理所應當地選取以進入文壇的方式顛覆文壇,這幾乎是2005年青春文學作者的行動綱領。但“另一個文壇”將給予他們怎樣的一種解放?他們所打造的“另一個文壇”是否與所要顛覆的文壇藕斷絲連,他們是否能夠具備自主性的自由空間,尤其,2005年青春文學現象藴含了哪些多重內在矛盾,一切都是以現象為本,在現象梳理的基礎上同時考察現象背後的生成原因,是本綜述的寫作目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