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嘉瑞

(中國文史學家、詩人、民間文藝學家)

鎖定
徐嘉瑞,號夢麟,白族,1895年2月出生於雲南鄧川。中共黨員。徐嘉瑞先生是一位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研究範圍涉及戲劇、歷史、文學、民間文藝等多個領域;他的學術著作對今日的雲南還有着深遠的影響;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史學家、詩人、民間文藝學家、教授。
中文名
徐嘉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白族
出生日期
1895年2月
逝世日期
1977年10月
出生地
雲南鄧川
代表作品
《大理古代文化史稿》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教授

徐嘉瑞個人簡介

徐嘉瑞教授 徐嘉瑞教授
徐嘉瑞(1895~1977),學者。號夢麟。大理鄧川人。抗戰前曾任昆明《民眾日報》社社長、雲南大學教授等職。抗戰時期,任中華全國抗敵協會雲南分會主席,主編詩刊《戰歌》,曾在華中大學、暨南大學任教。後參加雲南藝術界聯合會,任《雲南論壇》編委。
1949年後歷任昆明師範學院校管會主任、雲南省教育廳廳長、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省人民政府委員、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昆明分會主席、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常委、雲南民族文藝研究會主席、中國人民保衞世界和平大會雲南分會主席、雲南省政協委員等職。曾任中共地下刊物《壓榨》《南焰》編輯,《民眾日報》副刊主編,雲南大學教授、文史系主任,武漢華中大學、昆明師範學院教授,2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77年逝世。

徐嘉瑞人物生平

1910年,考入昆明工礦學堂,後因家貧,改讀公費的昆明師範學校。1913年,其父去世,徐為挑家庭重擔而輟學,任昆明陸軍醫院司藥,後又任昆明市公所秘書。在這段時期裏,他刻苦自學文史和日語英語,立志“以羣書為吾師,憑自學而成才”。1923年起,開始在昆明各中學任教。
徐嘉瑞在“五四”時期即開始文學寫作和學術研究,《星期三》、《滇潮》、《孟晉》等報刊上發表了他的作品和論文。1923年,他的學術專著《中古文學概論》由雲南官書局印行;1924年,由上海亞東圖書館重印,胡適在《序》中指出它把“平民文學的敍述放在主要的地位上”,因而是“一部開先路的書”。1927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任昆明民眾日報社社長:1929年,往上海,加入中國文學研究會,在暨南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公學任教,同時,為上海述學社出版部編輯和編輯處主任。
1930年 ,他從上海回昆明,因雲南地下黨遭受巨大破壞而與黨組織失去聯繫。他先後在昆明女子中學、達文學校任教,繼續宣傳革命、介紹馬列主義文藝理論以致被反動當局解聘。
1937年1月,徐嘉瑞到雲南大學任講師;先後擔任校長室秘書、文書科主任和副教授、教授、文史繫系主任等職務。他授過的課程有:“曲史”、“詩選及習作”、“中國文學史”、“詩經”等。1940年,雲大為避日機轟炸,擬遷校,徐嘉瑞曾於10月間去東川選擇辦學地點(根據劉堯民10月10日的日記)。
徐嘉瑞從1942年7月起,即任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之研究員。他勤奮敬業,研究成果卓著,成書的有《大理古代文化史》和《雲南農村戲曲史》等。據《大理古代史·繆跋》,該書之寫作,始於1944年,至1946、1947年間定稿,1949年才獲出版。《雲南農村戲曲史》一書,其醖釀階段可上溯至20年代。1923年出版的《中古文學概論》所附的徐擬編撰的中國文學叢刻第七種書目即為《清代民間雜劇》,這已和雲南農村戲曲發生了關係。稍後,他為指導施章對雲南雜劇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到抗戰開始,他對雲南農村戲曲的研究更是集中精力。遊國恩在《雲南農村戲曲史·序》裏,曾談及徐嘉瑞的孜孜不倦的研究情況:“餘親見其於亂鴉斜日中,偕其夫人攜一壺茶,一張幾,訪所謂段老爹者,聽其撫節安歌。夢麟則隨手記錄,增補其闕遺,審正其偽謬,汲汲如恐不及。”但是,這一研究工作,卻被某些人加以白眼。《雲南農村戲曲史.再版自序》就説:該書是“1940年編成的.....寫成後,擱置四年,無處印行;還受國民黨反動統治者的譏諷,輕蔑,認為不能登大雅之堂;又認為由大學印行,是玷辱最高學府”。兩書在學術界的反響很好,例如羅庸就説,《大理古代文化史》的史料豐富、分析嚴謹,實為“網羅羣言,鉅細鹹採,折衷至當,辨析微茫....體大思精,三百年所未有也。”而《雲南農村戲曲史》一書,李何林則指出,在它以前,“中國的地方性戲曲是也沒有‘史”的。它們雖有“史”的發展事實,但沒有‘史’的敍述記錄”,因此,該書“是一部開始的著作”。
抗戰勝利後,徐嘉瑞利用休假的機會,應聘到武昌華中大學講學,1948年6月回到雲大,後因支持學生運動而被解聘。
從抗戰開始,徐積極投身抗日洪流,創作了朗誦詩集《無聲的炸彈》和五幕劇《台灣》。1938年,他籌辦並主編詩歌雜誌《戰歌》;1939年初,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昆明分會理事,1944年,被推選為理事長。
雲南一九四九年前夕,徐嘉瑞曾擬往“邊縱”領導的解放區,只是“由於通訊聯繫中斷”而無法成行。但云南很快即和平解放。徐以極為欣喜的心情寫詩誌慶:“二十年來爭鬥苦,二千萬眾狂歡同。青年流盡青春血,化作金星旗上紅。”徐在新中國建立後,歷任昆明師範學院校管會主任、省教育廳廳長、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昆明分會主席、省民族文藝研究會主任委員、《文學研究》和《學術研究》編輯並被選為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是一級教授,著名的文學史家、民間文藝學家,在教育界、文藝界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 

徐嘉瑞主要著作

《中古文學概論》《今古文學概論》《近古文學概論》《楚辭亂白解》《秦婦吟本事》《辛稼軒評傳》《雲南農村戲曲史》《金元戲曲方言考》《大理古代文化史稿》《望夫雲》《駝子拜年》《多沙阿波》《徐嘉瑞詩詞選》等。

徐嘉瑞活動年表

徐嘉瑞 徐嘉瑞
徐嘉瑞1895年2月出生在雲南大理鄧川的一個書香門第。15歲考入昆明工礦學堂學習,但因家境貧困,讀了兩年不得不輟學去報考省立師範的公費生。徐嘉瑞18歲時,父親因病不幸去世,家中斷了經濟來源,他被迫放棄學業。
1913年到1922年,徐嘉瑞在昆明陸軍醫院做司藥,這期間,他刻苦鑽研,勤奮學習,博覽羣書,同時還自學英語和日語。經過10餘年的不懈努力,徐嘉瑞進入了學者的行列。自1923年起,徐嘉瑞先後在昆明成德中學、省立第一中學和省立女子中學任教。其間,他東渡日本求學,帶回了一批介紹蘇聯文學及馬列主義文藝理論的書籍。
1924年徐嘉瑞出版了第一部著作《中古文學概論》,此後,開始從事白話詩文的創作研究。
1927年,徐嘉瑞在昆明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內負責情報、宣傳、學生運動等工作,隨後創辦和負責地下刊物。1928年,徐嘉瑞進入了昆明《民眾日報》社,擔任社長兼總編輯。他在報刊上宣傳革命文學,揭露和諷刺國民黨的反動政策。受到當局的責難,《民眾日報》只辦了1年就遭查封。
1929年,徐嘉瑞離滇到上海暫躲避,先後到暨南大學、復旦大學等校任教。1930年,徐嘉瑞從上海回到了昆明。
1931年,徐嘉瑞在昆明女子中學任教,向學生介紹馬列主義文藝理論和俄國文學,被反動當局發現後,立即通知校方將他解聘。
被昆明女子中學校方解聘後,徐嘉瑞到英國人辦的昆明達文學校擔任英語高級班教員。此期間,徐嘉瑞翻譯了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羅馬大將凱撒》等劇作。
1932年底,徐嘉瑞開始全面、系統地研究中國的近古文學。
1934年,徐嘉瑞出版學術專著《近古文學概論》。
1938年,徐嘉瑞任雲南大學講師。
1939年徐嘉瑞任雲南大學教授兼文史系主任。
1940年,徐嘉瑞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研究雲南民間戲曲花燈的學術著作《雲南農村戲曲史》。
1943年,徐嘉瑞創作並出版了著名的抗日話劇劇本《台灣》,並在昆明公演。
1944年的雲南戰火紛飛,抗戰進入了最艱苦的時期。徐嘉瑞先生應邀前往大理,為編纂大理地方誌作實地考察,為期34天。
1945年,一部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的學術力作《大理古代文化史》誕生了。
1949年,在方國瑜、馬晉三、繆鸞和等先生的鼎力支持下,《大理古代文化史》終於由當時的國立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印行,列為“西南研究叢書”之十。

徐嘉瑞正義志士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徐嘉瑞除了從事教學和學術研究工作外,又積極投入到反內戰、爭民主的鬥爭之中。1945年12月,昆明爆發了“一二·一”學生慘案事件,他支持學生的正義鬥爭,還參加了罷教、為遇難學生送葬等抗議示威遊行活動。
雲南和平解放後,他先後擔任昆明師範學院校管會主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教育廳廳長、省人民政府委員等職。

徐嘉瑞人物事蹟

古籍專家徐嘉瑞在雲南
《中華讀書報》( 2022年08月17日 14版)
齊浣心
1936年胡適題簽《近古文學概論》 1936年胡適題簽《近古文學概論》
1958年2月4日,文化部副部長鄭振鐸在北京接待了一位來自昆明的客人,他在日記中寫道:“徐嘉瑞同志來找,因時晏,少談即去。”日記中記載的徐嘉瑞,就是從雲南遠道而來的客人。這一天鄭振鐸與徐嘉瑞只是“少談”片刻,但在幾天後的2月9日,他們又在全國政協禮堂見面了——他們一起參加了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召開的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大會,而這次大會的召開,是我國古籍整理出版界的一個歷史性時刻。
1958年2月9至11日,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出版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編輯等一百餘人蔘加大會。
從雲南來京參加古籍小組的成立大會的徐嘉瑞,正是古籍小組文學分組成員。這一天中午,鄭振鐸在家裏宴請了徐嘉瑞等人,繼2月4日後,鄭振鐸在2月 9日日記中記載“請徐森老、金子敦(兆梓)、徐嘉瑞、李一氓、趙萬里等,在寓午餐”。徐嘉瑞是何許人也?
徐嘉瑞,時任雲南省教育廳廳長、雲南省文聯主席,1958年2月初,他接到古籍小組的邀請函、作為即將成立的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文學分組成員來京參加大會的。
當時擔任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的都是陳寅恪、陳垣、翦伯贊、吳晗、葉聖陶等業界知名專家,擔任分組成員的也都是如尹達、夏鼐、魏建功、王伯祥這樣學養深厚的時彥俊賢。而徐嘉瑞是中國現代著名文史學家、詩人、民間文藝學家、教授。他的名字在當時北京的學術圈,還沒有那麼響噹噹,但他在戲劇、歷史、文學、民間文藝等多個領域開展研究,學術成果頗豐,也正因此,他被列為古籍小組文學分組成員。
徐嘉瑞先生是一位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研究範圍涉及戲劇、歷史、文學、民間文藝等多個領域;他的學術著作對今日的雲南乃至全國仍有着深遠的影響。
自我評價甚高的劉文典,在人生低谷時,曾得到徐嘉瑞的幫助。1938年劉文典從北平取道香港至昆明,在西南聯大任教。其後因生活拮据,於1943年受鹽商之聘到磨黑中學(普洱中學)任校長,半年後回到昆明,被西南聯大解聘。此時,擔任雲南大學文史系主任的徐嘉瑞對劉文典伸出援手,聘他到雲南大學文史系任教。這期間,劉文典在教學之餘還能從事學術研究工作。1945年,西南聯大解散,原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師生陸續遷回北平,而被西南聯大解聘的劉文典,失去了回北平的機會,成為少數來自北平卻留在昆明的教授之一。他在雲南大學開設了杜詩研究、文選學等課程,雲南大學中文系還為他開設了研究室,劉文典得以完成《莊子補正》《説苑校注》等的整理點校工作,他還計劃完成《羣書校補》《杜甫年譜》《王子安集校注》等。劉文典在學術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説與徐嘉瑞對他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1946至1947年,徐嘉瑞一度赴武昌任職於華中大學(今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錢基博於1946年10月受聘於此,二人成為同系同仁,他們所在的中文系系主任為我國知名語言學家傅懋勣。在此之前有關二人交集情況,史料中未見記載,徐嘉瑞與錢基博應相識於華中大學,並很快熟識併成為摯友。當時錢基博著有《中國文學史》《現代中國文學史長編》《明代文學》等,徐嘉瑞著有《中古文學概論》《近古文學概論》等,二人的研究領域是相通的,所以在這華中大學期間,二人他們二人與劉文典、羅庸等人當時共同為馬曜(幼初)的《茈湖精舍詩初集》作序,徐嘉瑞在序中寫道:“幼初……又常從錢子泉(基博)問學,子泉先生嘗與餘稱其天資穎異。”馬曜為雲南白族人,徐嘉瑞為其作序還有這一層同鄉之淵源,也因為這層關係,徐嘉瑞與錢基博的交往中會談及馬曜。1952年,錢基博將畢生所藏圖書與文物共211件捐贈給學校,他專門撰寫了《華中高等師範學校歷史博物館贈品説明書》(又名“歷史博物館贈品説明書”“華中高等師範學校歷史博物館贈品説明書”,有初稿本和油印本兩個本子),在説明書中,錢基博將所有捐贈物品分為十類,按年代排序,“系以説明”,很多物品涉及錢基博的親朋舊故,錢基博都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其中“西南遺民摩些族象形文殘卷兩紙”,就專門説明“此係本系舊同仁徐嘉瑞先生得於雲南麗江而以相付”(錢基博著,傅宏星主編:《文物散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191頁)。徐嘉瑞為雲南大理鄧川人士,工作生活在雲南,有機緣得到西南遺民摩些族象形文殘卷,但能將這種珍貴資料贈與錢基博,可見二人之交誼之深。這次贈與,應在徐嘉瑞返回昆明之際,他當時在華中大學任職僅一年時間。1958年2月,徐嘉瑞從雲南昆明趕到北京參加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徐嘉瑞與錢基博之子錢鍾書同作為文學分組成員,似應有機會碰面,而此時錢基博去世近三個月,不知徐嘉瑞與錢鍾書是否談及此事。
徐嘉瑞1930年完成了《中古文學概論》的專著出版,他在書中創造性地提出“中國文學分為貴族文學與平民文學”,胡適為該書所作序言稱:“雲南徐嘉瑞先生編的這部《中古文學概論》,很大膽地採用上文所説的見解,認定中古文學史上最重要的部分是在那時間的平民文學,所以他把平民文學的敍述放在主要的地位,而這一千年的貴族文學只佔了一個很不冠冕的位子。這種大刀闊斧的手段,一定有人要認為大逆不道的。但在我個人看來,徐先生的基本觀念似乎是很不錯的。無論如何,他這部書總是一部開先路的書,可以使贊成的人得許多參考的材料,也可以使反對的人得一些刺激反省的材料。至於為初學的人設想,一部提綱挈領、指出大趨勢和大運動的書,總勝於無數記賬式列舉人名書名的文學史多多了。”其中“這是一部開先路的書”、“指出大趨勢和大運動的書”,是胡適對徐嘉瑞這本專著的高度評價。
1936年,徐嘉瑞完成了《近古文學概論》的寫作,請胡適題簽,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發行。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毛澤東請上海的同志帶些書到延安,徐嘉瑞的《近古文學概論》就在其中,毛澤東評價這本書的作者徐嘉瑞是“第一個為‘下里巴人’疾呼的學者”。此後,毛澤東還將這本書與其他書一起批轉給延安魯藝圖書館收藏。
此後,徐嘉瑞擔任西南聯大教授,就雲南花燈的歷史源流進行考訂並有專門著述,這曾經被同行評價“有失教授身份”。儘管如此,徐嘉瑞始終堅持對俗文學、民間文學的研究、撰寫工作,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堅持致力於雲南羣眾文藝創作的發展工作,為“民族民間文學的發掘、收集和整理”做了大量工作。
1957年9月5日,徐嘉瑞在《人民日報》發表《昆明大觀樓的長對聯及作者》一文,介紹昆明市大觀樓180字長聯,首次將這副長聯進行句讀,並介紹其撰寫者孫髯的基本情況及撰寫長聯的歷史背景,以及阮元、程含章曾擅改長聯的情況。徐嘉瑞這篇文章,將昆明民間的長聯首次推送到全國人民面前,此後,昆明大觀樓的長聯為更多人所熟知。
1960年,徐嘉瑞與田間、老舍、周而復、陽翰笙、邵荃麟、阿英等人一同當選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主席郭沫若,副主席周揚、老舍、鄭振鐸)。在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成立大會上,徐嘉瑞還介紹了新中國成立十年間雲南羣眾文藝創作、發展情況,他在發言中説:“勞動人民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來沒有見過人民羣眾像現在這樣的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徐嘉瑞還介紹説,解放後雲南的“京劇”“滇戲”“花燈”先後到北京上演,獲得了極大的好評,而這些劇種,都是在廣大羣眾的支持愛護下不斷壯大的。
徐嘉瑞本人身體力行致力於民間文學的再創造,1957年他根據白族的民間從傳説故事創作了《望夫雲》,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此後,徐嘉瑞又將《望夫雲》改編為歌劇,1962年5月12日,大型歌劇《望夫雲》搬登上首都中央歌劇舞劇院的舞台,《人民日報》專門做了報道。
此外,徐嘉瑞還整理、翻譯並出版了彝族民間長詩《逃婚姑娘》、《納西族長歌》、《傈僳族古代民歌》等,為整理、保護民間文學做了大量工作,他已經不單純是一位“為下里巴人疾呼的學者”,而是已然成為一位“下里巴人”中的一員,成為一名為“下里巴人”的文學疾與呼的踐行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