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事

(漢語詞彙)

鎖定
後事,漢語詞彙。拼音:hòu shì。釋義:指將來的事;作戰時後方的事;死後的事。像裝殮、棺槨、殯葬等。見《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天子實雲,雖有後事,晉勿與知可也。” [1-2] 
中文名
後事
拼    音
hòu shì
注    音
ㄏㄡˋ ㄕㄧˋ
出    處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後事基本解釋

1. [what happened afterwards]∶後來發生的事情(多見於章回小説)。
此是後事,暫且不表。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2. [funeral affairs]∶喪事,死後的事。
三天辦完後事。
3. [sth. after dead]∶生前未盡之事。
老頭子感到健康狀況一年不如一年,已經着手安排後事。 [1] 

後事引證解釋

1. 後來的事。
白居易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詩:“家貧憂後事,日短念前程。”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二回:“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2. 身後之事。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
唐 薛用弱《集異記·李納》:“ 納遂授以後事,言畢而卒。”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只要有了個好兒子,能夠接續祖基,就是大哥哥不能見,也算他的後事完了。”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某太醫》:“醫醒而大病,自知不起,乃以其語告妻,囑託後事。”
3. 《禮記·喪服小記》:“父母之喪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後事,其葬服斬衰。” 孔穎達疏:“後事,謂葬父也。”後泛指喪葬事宜。
歐陽修《梅聖俞墓誌銘》:“ 聖俞卒,於是賢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親且舊者,相與聚而謀其後事。”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回:中平六年,夏四月,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 [2] 
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夫人一邊啼哭,一邊教人稟知三位同僚,要辦理後事。”
《紅樓夢》第二五回:閤家人口無不心慌,都説沒指望了,忙著將他二人的後事都治備下了。
巴金《家》三二:“大表哥,現在也不是哭的時候,應該趕快給梅姐辦後事才對。”
4. 後方事宜。
《晉書·山濤傳》:“ 鍾會作亂於蜀,文帝將西征。時魏氏諸王公並在鄴,帝謂濤曰:‘西偏吾自了之,後事深以委卿。’”
《北齊書·趙郡王琛傳》:“ 高祖將謀內討,以 晉陽根本,召琛留掌後事。” [3] 
韓愈《唐故河東節度觀察使滎陽鄭公神道碑文》:“ 樊僕射澤以襄陽兵戰淮西,公以參謀留府,能任後事。”《周書·李弼傳》:“太祖西巡,令弼居守,後事皆諮稟焉。” [1] 
參考資料